陳美彤
摘要:本文主要對我國先秦時期的文學作品莊列語言的個性化特色進行了分析和闡述,希望能夠幫助廣大讀者朋友們更好的把握莊子與列子的寓言他特色,以便人們感知先秦時期這些優(yōu)秀文化作品所蘊含的獨特魅力。
關(guān)鍵詞:先秦文學;莊列寓言;個性化特色
莊列寓言流傳數(shù)千年,依然受人關(guān)注,除了其富含有深厚的哲理以外,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這些寓言的寓言作品中充溢著奇幻瑰麗的想象,撲朔迷離,神秘莫測,具有浪漫主義色彩。那么莊列語言究竟具有哪些個性化特色呢?下面,筆者將結(jié)合自身的理解和認識對其進行詳細分析。
一、莊子寓言——汪洋辟縱闔,儀態(tài)萬方
莊子是先秦時期杰出的哲學家、思想家和文學家,同時他也是諸子中卓越的寓言大師。莊子的寓言無論是從思想性還是藝術(shù)性的角度來看,從先秦時期到今天,其所展現(xiàn)的特點都是極為鮮明的,在我國的文學發(fā)展史上司馬遷、郭沫若及魯迅等名人都對莊子的寓言給出了較高的評價。莊子的寓言中既表達了對自由的向往、揭示了生死的玄妙,也深度控訴和揭露了社會的黑暗,其寓言在思想性上精辟深邃,在藝術(shù)性上則具有超凡脫俗、獨樹一幟的特點,在對莊子寓言的個性化特色進行歸納分析時,筆者認為其主要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想象瑰麗,奇幻莫測,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這一特點也是先秦時期莊子寓言所獨有的。在莊子的寓言中,經(jīng)常能夠看到各式夸張和出神入化的描摹,令人嘆為觀止,讀完之后,久久不能忘記,比如說“鯤鵬展翅”的寓言中,對魚化鳥,鳥化鵬,鵬化鯤的想象與描寫,可以說是幾千年來的第一人。再比如說“任工資垂釣”中,釣餌也會我們所熟悉的事物,而是五十頭大肥牛,而用這種聞所未聞的釣餌釣上來的魚,體形的龐大也超出了人們的想象,它讓江南的人們直吃得生厭。在這些奇異而又夸張的想象中,讀者不僅沒有對莊子的描述產(chǎn)生懷疑,反而信以為真,這也是莊子浪漫精神的體現(xiàn)。
二是汪洋恣肆,氣勢磅礴,給人以壯美的享受。莊子的寓言境界從未局限于陋室之中,而是以境界開闊,氣勢雄渾著稱,如在《逍遙游》中的鯤鵬展翅高飛,水擊三千里,扶搖直上九萬里;《齊物論》中的“至人”,磅礴萬物,乘云氣,騎日月西游于四海之外……這些作品中所描繪的形象無一不是壯美的,其絕非常人所能想象到的。
三是擬人畫物,逼真?zhèn)魃?,風采獨特??v觀中國古代的寓言作品多是以刻畫人物為主,在莊子的寓言作品中,也有許多關(guān)于人物的描寫,但是相較于其他寓言作品來說,莊子在刻畫人物時已經(jīng)不再是簡單的局限于人物本身,而是嘗試對其他物品進行擬人化,在莊子的作品中存在有較多的動物寓言,而這些動物則被賦予了人的特色,比如說,在他的作品中出現(xiàn)了蛙、鱉、鯤、鴟等動物形象,而這些動物往往都具有人的思想或者是特點。莊子寓言不論是在思想還是藝術(shù)風格上都可謂是獨樹一幟,其多角度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拓寬了先秦時期寓言的創(chuàng)作題材,極大的豐富了寓言的內(nèi)容,可謂是我國寓言史上的一顆明珠。
二、列子寓言——科幻爍彩,畫心入微
列子寓言能夠與莊子寓言齊名,便顯示出了其藝術(shù)價值地位之高,列子寓言題材豐富多彩,具有較大的文學價值,其雖然不像莊子寓言那樣在語言描寫上大膽而獨特,但是其也留下了諸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如今天我們熟悉的杞人憂天、朝三暮四、愚公移山等經(jīng)典故事都是出自列子寓言。在對列子寓言個性化特色進行分析時,筆者發(fā)現(xiàn)其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想象奇麗,以富于科學幻想的寓言著稱。列子寓言與莊子寓言類似,都長于想象,尤其是在一些科幻意味的寓言故事中,這一特點更加明顯,如在《湯問》篇中的“偃師造人”、“扁鵲換心”、“兩小兒辯日”這三則寓言,其所描述的故事,提出的問題,遠超于當時的科技水平和思想認知。
二是價值不菲,深入反映了古代人民對各種自然和社會現(xiàn)象的探索與嘗試。列子中的許多寓言,其所揭示的一些現(xiàn)象和問題,對于后世人們的思想認知也有一定的啟迪作用,比如說,“杞人憂天”中的杞人雖然是對未來無謂的擔心,作者雖然諷刺了杞人的行徑,但是其對于自然和宇宙探索與思考的精神卻是極為可貴的。此外,列子的寓言還善于對人物心理活動進行細致入微的描摹,比如說,“燕人返國”、“亡釜者”都對人物心理進行了細致而深入的刻畫和描繪。
總之,先秦時期的寓言種類眾多,而莊列寓言歷經(jīng)幾千年的發(fā)展,卻依然沒有在時光的洪流中被掩埋,就是因為其以浪漫恣肆、奇幻瑰麗的浪漫主義風格和特色使廣大讀者們感受到了寓言之美,而這種極具個性的美,即便是在今天依然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參考文獻:
[1]左代瓊.淺析先秦寓言深于比興的特點[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2).
[2]楊學東,高明.從《列子》管窺先秦兩漢寓言之轉(zhuǎn)引[J].柳州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8(04).
[3]高婕.先秦寓言中愚人形象的審美文化解讀[J].新余高專學報,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