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路花,潘蘭貴,方偉文,李曉穎,陳俊偉*
(1.淳安縣農業(yè)農村局,浙江 淳安 311700; 2.淳安縣新安江開發(fā)總公司,浙江 淳安 311700; 3.浙江省農業(yè)科學院 園藝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淳安縣位于浙江省西部,地貌以低山丘陵為主,地勢四周高中間低,新安江、武強溪、富強溪等水系匯集于中部千島湖,形成580 km2的水面和409 km2的島嶼。淳安縣氣候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多雨,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17.0 ℃,最冷月(1月)平均溫度為5.0 ℃,極端最低氣溫-7.6 ℃(1969年2月6日)。全年≥10 ℃積溫達5 410 ℃,初霜期通常為11月下旬,終霜期為3月上旬,平均無霜期為263 d。由于淳安東北部高山對冷空氣的屏障作用,以及中部千島湖水域的調溫效應,相對周邊無大水體的縣,淳安縣無霜期長、嚴寒天氣少,雖然處于浙江西部山區(qū),但仍存在冬季氣溫相對較高的湖邊低山丘陵和島嶼,可適于枇杷等常綠果樹種植。
軟條白沙是淳安枇杷的主栽水果之一,因其果肉柔軟多汁、肉質細嫩、味甜似蜜、風味濃郁等特性而深受消費者喜愛。截至2018年底,淳安縣軟條白沙種植面積達952 hm2。軟條白沙枇杷秋冬開花坐果,花器官能耐-6 ℃低溫,而幼果在-3 ℃就受凍嚴重。因其花期早,多數(shù)花穗在最冷的1月以幼果形態(tài)存在。雖然淳安地處湖區(qū),但因地形復雜,淳安年平均氣溫有時也會達不到15 ℃以上(枇杷適宜溫度)[1]。在種植地選擇不當時,淳安枇杷凍害頻發(fā),嚴重影響枇杷的種植效益。為應對低溫凍害,本文通過分析淳安不同地形地勢冬季氣候特點,結合田間最低溫度觀察、枇杷坐果率調查,提出軟條白沙枇杷的適宜種植地選擇及其防凍栽培技術,以期為淳安枇杷的防凍栽培提供參考。
以茅頭尖林場枇杷園、金峰鄉(xiāng)五龍村枇杷園、汾口鎮(zhèn)千優(yōu)尤果園、千島湖鎮(zhèn)井塘村枇杷園的軟條白沙枇杷為試材,開花時選擇地塊有代表性的、生長勢和花量基本一致的5株樹定點作為坐果率調查,并各選取5穗頭花、二花、三花進行掛牌。
從淳安縣氣象站收集2006—2018年不同地形地勢的平均氣溫、年最低氣溫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分析。
2017年12月低溫來臨前,在淳安縣茅頭尖林場枇杷園、金峰鄉(xiāng)五龍村枇杷園、汾口鎮(zhèn)千優(yōu)尤果園、千島湖鎮(zhèn)井塘村等地掛自動溫濕度記錄儀(型號TH21R-EX,深圳華漢科技有限公司產),低溫結束后讀取數(shù)據(jù),調查各個點最冷日的溫度變化情況。
選取茅頭尖林場枇杷園、金峰鄉(xiāng)五龍村枇杷園、汾口鎮(zhèn)千優(yōu)尤果園、千島湖鎮(zhèn)井塘村枇杷園定點樹,分別調查掛牌的頭花、二花、三花的每穗總果數(shù)和成活果數(shù),坐果率(%)=成活果數(shù)/總果數(shù)×100,計算平均值。
淳安地形復雜,凹凸多變,海拔高低差異懸殊,使氣候垂直變化顯著。海拔<200 m,年平均溫度≥16.0 ℃;海拔在200~500 m,≤14.5 ℃年平均溫度<16.0 ℃;海拔>500 m,年平均溫度<14.5 ℃。同時,受千島湖水面的影響,有湖泊效應,使淳安縣年平均氣溫分布從中間湖區(qū)向四周海拔高的地區(qū)遞減。在湖區(qū)周邊山地或湖中島嶼,年均氣溫在17 ℃以上,是種植枇杷的適宜區(qū)。而遠離湖區(qū)的山區(qū)年均氣溫<15 ℃,不適宜種植枇杷。
據(jù)淳安縣氣象站監(jiān)測,2006—2018年,12月至次年2月枇杷開花坐果期間最低氣溫≤-3.0 ℃發(fā)生的年份有7年(表1);其中,最低氣溫≤-6.0 ℃發(fā)生年份有1年。說明每2~3年,枇杷幼果都要受凍。
表1 2006—2018年12月至次年2月冬季的最低氣溫情況
茅頭尖林場枇杷園位于千島湖水庫亞熱夏干區(qū)(1區(qū)),2018年最低氣溫-2.9 ℃(2018-02-06);金峰鄉(xiāng)五龍村枇杷園位于丘陵山地溫暖夏濕區(qū)(2區(qū))溫暖層(2 A),2018年最低氣溫-4.7 ℃(2018-02-04),-6 ℃ 2018年3月25日,我們對不同氣候類型種植區(qū)域的淳安軟條白沙枇杷成活率進行調查,結果(表2)表明,千島湖水庫亞熱夏干區(qū)(1區(qū))的茅頭尖林場枇杷園,因其冬季最低氣溫高,其不同類型花的成活率明顯高于其他枇杷園。而處于溫和層(2B)的千島湖鎮(zhèn)井塘村枇杷園,最低氣溫為-8.1 ℃,枇杷凍害最重,頭花成活率為0,二花、三花成活率也大大下降。地處溫暖層(2 A)的汾口鎮(zhèn)千優(yōu)尤果園由于朝北建園,氣溫相對較低,頭花嚴重受凍,成活率基本為0,主要依靠二花、三花結果。同樣地處溫暖層(2 A)的金峰鄉(xiāng)五龍村枇杷園,由于樹勢強、管理好,頭花、二花、三花的成活率均較高。 2.3.1 合理選址 參考《浙江省淳安縣農業(yè)氣候資源與區(qū)劃》,淳安枇杷的種植應選擇在千島湖水庫亞熱夏干區(qū)和丘陵山地溫暖夏濕區(qū)的溫暖層和部分溫和層建園,以滿足環(huán)境對枇杷生長結果的要求。淘汰海拔高、離庫區(qū)遠的枇杷種植園。淳安枇杷適宜種植區(qū)為千島湖水庫亞熱夏干區(qū)(1區(qū)),包括千島湖水庫內1 078個大小島嶼、庫邊鄉(xiāng)村、千島湖鎮(zhèn)、威坪鎮(zhèn)、汾口鎮(zhèn)、中洲鎮(zhèn)的大部分行政村,此區(qū)域有水面60多萬畝(1畝相當于667 m2),熱量條件最優(yōu),為全縣暖區(qū);次適宜區(qū)為丘陵山地溫暖夏濕區(qū)(2區(qū))溫暖層2A,主要在海拔<200 m的低丘河谷地帶(表3)。 表2 各果園2018年3月25日枇杷花果的成活率 表3 適于枇杷種植的區(qū)域 2.3.2 延遲與延長花期,避開幼果與低溫相遇 淳安軟條白沙枇杷花期10月至次年2月底,花期持續(xù)5個月。據(jù)觀察,10—11月開的花在次年1—2月形成幼果,其果徑達0.5~1.5 cm,而12—1月開的花在次年1—2月完成授粉受精或受精后萼片合攏進入幼果滯長期。調查表明,果徑1.0~1.5 cm的幼果易凍害,而剛完成授粉受精或受精后萼片合攏的滯長幼果抗凍力較強。晾根[2]、抹早春梢[3]、疏早花[1]等3大措施都具有延遲花期的作用。如處于溫和層(2B)的井塘村方小小果園進行摘春梢晚花栽培后,2018年3月25日調查,全樹基本無頭花,二花、三花每穗成活數(shù)平均達36.7、76.3個,多于不進行晚花栽培植株(平均為6.3、30.3個)。另外,增施有機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強樹勢,也具有延長花期的作用[4]。如處于溫和層(2A)的金峰鄉(xiāng)五龍村枇杷園,因管理好樹勢強,花期遲,每穗成活數(shù)較高,表明通過強樹勢,可實現(xiàn)晚花避凍。 2.3.3 冬季套袋、大棚設施增溫栽培,提高花果生長結果的溫度 陳俊偉等[5]的研究表明,在12月第1次霜凍來臨前將已完全謝花的枇杷果穗用雙層防水紙袋套住,套袋后平均溫度可提高1.5~2.0 ℃,坐果率是不套袋的1倍左右。金峰鄉(xiāng)五龍村枇杷園試驗表明,套袋可提高枇杷坐果數(shù),采用套單層、雙層白色紙袋的每穗坐果數(shù)平均達6.4、8.7個,而不套袋對照僅為5.2個。采用單膜或雙膜大棚設施進行避寒栽培,防凍效果顯著[6]。在金峰鄉(xiāng)五龍村枇杷園采用普通單膜大棚,2018年最低氣溫比露地枇杷園提高溫度2.6 ℃,頭花、二花、三花均坐果正常,平均每穗坐果數(shù)分別為9.3、13.7、11.7個;而露地頭花、二花、三花平均每穗坐果數(shù)僅為1.3、6.2、8.9個。說明采用冬季套袋、大棚設施,淳安一些次適宜區(qū)也能實現(xiàn)枇杷避凍。 淳安作為浙江枇杷主產區(qū),應充分利用千島湖水庫的調溫效應,選擇湖區(qū)周邊或島嶼的亞熱夏干區(qū)(1區(qū))種植,同時應采用抹早春梢、疏頭花和增強樹勢等措施延遲或拉長花期進行避凍。對強低溫年份也可采取冬季套袋和大棚設施進行防凍。2.3 軟條白沙枇杷防凍栽培技術
3 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