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璧如
清脆的鈴聲響徹校園,下午四點,這是珠海市香洲區(qū)鳳凰小學的放學時間。一群背著書包的小學生陸陸續(xù)續(xù)地從校門往外走,牽住在外等候的親人;或者與朋友結伴回家,也有不少學生依然還留在校園內認真值日或課外活動;在教學樓的架空層里,一群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有板有眼地練習著軍體拳。自2015年鳳凰小學迎來了第一批學生起,這座校園中灑滿了無數(shù)孩子的歡聲笑語,其中也包括來自澳門的孩子。
無隔閡的雙城“游樂園”
在鳳凰小學就讀的澳門孩子不多,就讀于五年級的琦悅與三年級的瀚天是一對姐弟,而六年級的思雯和子琳則是同班同學。這些孩子雖然是澳門戶籍,但是由于父母在珠海工作,出于接送照顧等方面的考慮,他們隨父母一同在珠海生活。
這些孩子已在鳳凰小學就讀數(shù)年,對學校已有深厚感情。他們羅列喜歡學校的理由:除了學校嶄新明亮、環(huán)境優(yōu)美之外,老師同學們都很友善,大家守秩序,講文明,做什么事情都會排隊,學生們遇到老師會問好。澳門戶籍只是一個“隱藏”起來的身份,他們在平日里與同學相處時毫無隔閡,如同水滴落入海洋,所有人毫無差別地共同學習成長。瀚天說,他的同學們不一定知道他是澳門人。事實上,即便知道也不會有什么“后果”——“我們班上的同學來自全國各地,還有同學是少數(shù)民族的?!辩鶒傃a充說。珠海作為經(jīng)濟特區(qū),外來建設者數(shù)量眾多,城市也有海納百川般溫柔包容的氣質,也許他們除了會常在周末回澳門“玩”之外,就再也找不到差異了。
孩子們習慣以“玩”這個詞概括許多活動,在他們的口中,無論是此城還是彼城,都是心儀的“游樂”場所。在珠海,他們喜歡游玩項目豐富的長隆海洋王國,風光怡人的十里蓮江,海風輕拂的野貍島,也喜歡學校旁邊的香山湖公園,這個新的休閑公園依山而建,湖水清澈,草坪如茵,十分適合進行戶外活動?!拔覀冇锌站蜁妥咭蛔?,周末還會組團去散步?!卞煺f,有時候他與朋友會穿過香山湖公園前往臨近的閱潮書店,在書店里閱讀自己喜歡的圖書。而到了周末,孩子們?;匕拈T,他們同樣對澳門的游玩地點如數(shù)家珍:澳門標志性的景點大三巴牌坊,由建筑師貝聿銘設計的澳門科技館,遠近聞名的“手信一條街”官也街,以及一些孩子們自己發(fā)現(xiàn)的“秘密基地”。孩子們以自己的方式和視角認識并熟悉這兩座城市,它們都是溫馨熟悉的“家”,也是妙趣橫生的“游樂園”。
不過珠澳兩地的差異同樣客觀存在,琦悅感覺澳門面積比較小,即使城區(qū)有許多繁華的地方,但由于建設時間較早,高樓外觀已經(jīng)顯舊;而珠海的空氣與綠化更好,居住生活環(huán)境更為舒適。子琳與她澳門的同齡朋友經(jīng)常聯(lián)系,在聊天中,她們也會向彼此分享自己的生活?!拔业呐笥褧臀彝虏郯拈T放假的天數(shù)少,而且冬天上半身包得像企鵝,下半身卻又要穿短裙。”子琳說。從孩子的視角出發(fā),珠澳兩地小學最直觀的區(qū)別可能就是校服了——珠海的小學校服統(tǒng)一,而且常穿的是褲裝的運動服,而澳門小學的校服款式大多由學校自主決定,設計風格偏西式,男生襯衫長褲,而女生會配有短裙。朋友的話聽起來有些像甜蜜的抱怨,畢竟剪裁合體的漂亮裙子對大部分女孩來說有著難以抵抗的吸引力——即便轉述了朋友的話,當被問及是否喜歡澳門學校的校服時,子琳依然輕輕地點了點頭。
當時間來到四點半,由于要上鋼琴課,琦悅提前離開了。實際上,不止鋼琴,琦悅還喜歡舞蹈與體育,甚至被推選為學校代表運動員參加跑步比賽;瀚天學習圍棋的初衷是想以此提升記憶力,而現(xiàn)在他頗為自豪地說自己的圍棋水平已經(jīng)快到考段位了;思雯熱愛美術,她從小學習油畫,隨后又繼續(xù)學習素描,未來也希望繼續(xù)在繪畫上深耕。采訪的第二天恰好是學校的體育節(jié),孩子們紛紛提到自己將會參與兩百米、四百米、接力賽和集體項目,除此之外,學校還有科技節(jié)、藝術節(jié)等眾多主題各異的節(jié)日、相關的游園活動以及七彩課堂,他們的童年繽紛琳瑯。
不同的學習選擇
距離鳳凰小學不遠、位于紅山路延長段的鳳凰中學主體工程近期封頂,這所新初中將在2020年9月開學,部分鳳凰小學的孩子未來將就讀鳳凰中學。內地的基礎教育一向以扎實穩(wěn)固聞名,這是部分澳門家長考慮讓孩子們在珠海就讀小學的重要原因之一。對珠海本地的學生來說,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與初中的就讀取決于學區(qū)劃分,按部就班地就讀即可,不過對在內地讀書澳門戶籍的學生來說,他們會在結束小學或者初中教育后回到澳門繼續(xù)學習,并在澳門參加高考。
孩子們的教育是家長十分關注的大事,雖然距離琦悅小學畢業(yè)還有一年半,距離瀚天小學畢業(yè)更是還有三年半,但是姐弟倆的母親已經(jīng)開始為孩子們的初中考慮。她希望孩子小學畢業(yè)后回到澳門接受初中教育,一方面是因為澳門初中的學習壓力會相對較小,而另一方面,澳門的教學氛圍會讓孩子得到更好的語言鍛煉,對英語與葡萄牙語的學習都有幫助。由于澳門使用繁體字,母親也已經(jīng)開始著手讓琦悅練習繁體字字帖,做足充分準備,以便到時能適應澳門學校的教學進度。但是姐弟倆卻更希望留在珠海完成初中的學業(yè)再回澳門,除了舍不得好朋友與熟悉的環(huán)境之外,學習本身也是他們考慮的因素之一,初中的學習難度和壓力雖然更大,但是他們并沒有將“回澳門讀書”作為一種逃避壓力的選擇?!拔覀兿M梢蕴魬?zhàn)自己?!辩鶒傉f,弟弟在旁邊點點頭。
而子琳的母親是澳門人,父親是祖籍廣西的加拿大人,她在小學畢業(yè)后將前往加拿大定居生活。子琳在珠海就讀小學的原因之一,是父親希望她能在出國前多了解中國的文化,接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與熏陶。這也許不僅是基礎教育的知識學習,更是平時滲入生活中的潛移默化。也許對孩子來說,此時尚不能真切感受到這種潤物無聲的“熏陶”,但是子琳曾提到自己的父母普通話都不太好,平時交流主要是用英語或粵語,而她本人在珠海上學長大,對話時普通話十分流暢,這或許已是一種證明。
當被詢問未來的目標大學時,孩子們的眼神熠熠,毫不猶豫地報出了心儀大學的名字,都是國內知名的一流大學。這并非“童言無忌”,而是真誠的初心,在未來,無論是留在珠海還是回到澳門,他們都會懷抱這份目標與夢想,好好學習,好好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