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彬 李春年 劉 冰 陳瑞雪 黃香河
鎳鈦根管銼是現(xiàn)代根管治療中不可缺少的治療器械,因其良好的根管成形力被廣泛應用,但在使用過程中鎳鈦銼不可預知的器械分離,為臨床治療帶來很大困擾。隨著鎳鈦材料的不斷更新,新型鎳鈦器械已被越來越多的應用于臨床。國產M3 和鋒度鎳鈦銼均為第三代鎳鈦合金器械,由CM-wire(con-trolled memory wire)即控制記憶金屬制成,材料為鎳含量較低的鎳鈦合金[1],其在室溫下可隨意改變形狀無回彈,具有較好地中心定位能力[2]。有研究表明,新型鎳鈦銼在抗循環(huán)疲勞能力方面較傳統(tǒng)鎳鈦銼有明顯優(yōu)勢[3],但在根管沖洗液對國產新型鎳鈦銼樣貌及抗循環(huán)疲勞性影響方面少有報道。本研究選取三種根管沖洗液分別與M3 和鋒度兩種鎳鈦銼接觸,記錄其對鎳鈦銼表面樣貌及抗疲勞性的影響,為臨床鎳鈦器械的選擇及安全使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1.1 材料設備 機用馬達(NSK 公司,日本);體視顯微鏡(SZX16,日本);電子顯微鏡(日立公司H-3500N 型,日本);M3 機用鎳鈦銼M1 型(20 號,錐度0.04,中國);鋒度機用鎳鈦銼X-Blue(20 號,錐度0.04,中國);游標卡尺(E.H.G.Lucas 公司,德國)。
1.2 方法
1.2.1 M3 和鋒度銼根管沖洗液浸泡方法 將M3 和鋒度鎳鈦銼各28 支,分為4 組(n=14),A 組模擬臨床使用情況在5.25%次氯酸鈉溶液中動態(tài)浸泡,B 組在2%氯己定溶液中動態(tài)浸泡,C 組在4.25%檸檬酸溶液中動態(tài)浸泡。動態(tài)浸泡是將鎳鈦銼安裝在20∶1 的NSK 減速馬達上,以300r/min速度分別在三種根管沖洗液中持續(xù)旋轉10min,取出后用無菌紗布擦干,再次浸入沖洗液中旋轉10min,反復三次共旋轉浸泡30min。鎳鈦銼與根管沖洗液的接觸為工作刃部分,鎳鈦銼手柄與沖洗液無接觸。
1.2.2 體式顯微鏡下觀察鎳鈦銼 將動態(tài)浸泡30 min 后的A、B、C 三組鎳鈦銼,分別置于體式顯微鏡下觀察其樣貌變化,從20~80 倍連續(xù)觀察,并與D 組鎳鈦銼進行對照比較。
1.2.3 電子顯微鏡下觀察鎳鈦銼 在每組鎳鈦銼中各隨機抽取1 支鎳鈦銼,共8 支,均去除手柄部分,工作刃進行噴金處理,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其樣貌變化,在500~2000 倍范圍內進行觀察。
1.2.4 抗循環(huán)疲勞性試驗 將不銹鋼金屬管固定于超硬石膏灌注的1×1×1.5cm 的模型中,高出模型約1mm,制成人工模擬根管。人工根管內徑0.86mm,彎曲角度為60°,彎曲半徑為6mm,彎曲中點距末端5.5mm。用臺鉗將模擬根管固定,將鎳鈦銼置于模擬根管內,使銼尖與模擬根管末端平齊,使用萬向固定支架固定鎳鈦馬達手柄,開啟減速馬達,旋轉速度為300r/min,扭力為2.0N/cm,使鎳鈦銼自由旋轉直至器械折斷。拍攝整個過程,使用Pr 視頻處理軟件回放視頻,確定鎳鈦銼折斷時間,精確到0.01s。根據(jù)折斷前的旋轉時間和速度計算出鎳鈦銼的循環(huán)疲勞轉數(shù)。用游標卡尺測量斷銼的長度,根據(jù)其原始長度計算出斷點到銼尖的距離,測量精度為0.01mm。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各組數(shù)據(jù)進行正態(tài)性和方差齊性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多組均數(shù)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兩兩比較采用SNK 檢驗方法分析處理,檢驗水準α=0.05,P<0.05 表明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1 鎳鈦銼在體式顯微鏡下樣貌
2.1.1 M3 鎳鈦銼體式顯微鏡下樣貌 M3 鎳鈦銼A 組表面出現(xiàn)不規(guī)則斑塊,B 組表面出現(xiàn)少量散在的斑點,C 組表面與D 組相比無可見變化。(圖1~圖4)
圖1 M3 銼在5.25%次氯酸鈉溶液中動態(tài)浸泡后樣貌(體式顯微鏡×80)
圖2 M3 銼在2%的氯己定溶液中動態(tài)浸泡后樣貌(體式顯微鏡×80)
圖3 M3 銼在4.25%檸檬酸溶液中動態(tài)浸泡后樣貌(體式顯微鏡×80)
圖4 M3 新銼未浸泡樣貌(體式顯微鏡×80)
2.1.2 鋒度鎳鈦銼體式顯微鏡下樣貌 鋒度鎳鈦銼A 組表面可見少量斑點,B 組和C 組鎳鈦銼樣貌與D 組相比均無可見變化。(圖5~圖8)
圖5 鋒度銼在5.25%次氯酸鈉溶液中動態(tài)浸泡后樣貌(體式顯微鏡×80)
圖6 鋒度銼在2%的氯己定溶液中動態(tài)浸泡后樣貌(體式顯微鏡×80)
2.2 鎳鈦銼在電子顯微鏡下的樣貌變化
2.2.1 M3 鎳鈦銼體式電子鏡下樣貌 M3 鎳鈦銼A 組表面呈現(xiàn)不規(guī)則侵蝕斑塊,B 組表面呈現(xiàn)少量片狀剝離,C 組表面與D 組對比無明顯變化。(圖9~圖12)
圖7 鋒度銼在4.25%檸檬酸溶液中動態(tài)浸泡后樣貌(體式顯微鏡×80)
圖8 鋒度新銼未浸泡樣貌(體式顯微鏡×80)
圖9 M3 銼在5.25%次氯酸鈉溶液中動態(tài)浸泡后樣貌(電鏡×1000)
圖10 M3 銼在2%的氯己定溶液中動態(tài)浸泡后樣貌(電鏡×1000)
圖11 M3 銼在4.25%檸檬酸溶液中動態(tài)浸泡后樣貌(電鏡×1000)
圖12 M3 新銼未浸泡樣貌(電鏡×1000)
2.2.2 鋒度鎳鈦銼體式電子鏡下樣貌 鋒度鎳鈦銼A 組表面呈現(xiàn)侵蝕條紋和少量斑塊,B 組和C 組表面與D 組對比無明顯變化。(圖13~圖16)
圖13 鋒度銼在5.25%次氯酸鈉溶液中動態(tài)浸泡后樣貌(電鏡×1000)
圖14 鋒度銼在2%的氯己定溶液中動態(tài)浸泡后樣貌(電鏡×1000)
2.3 根管沖洗液對鎳鈦銼循環(huán)疲勞抗性的影響
2.3.1 疲勞折斷圈數(shù) M3 各組間鎳鈦銼的循環(huán)疲勞轉數(shù)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鋒度各組間鎳鈦銼循環(huán)疲勞轉數(shù)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M3 組鎳鈦銼的循環(huán)疲勞轉數(shù)均顯著高于鋒度組鎳鈦銼(表1)。
圖15 鋒度銼在4.25%檸檬酸溶液中動態(tài)浸泡后樣貌(電鏡×1000)
圖16 鋒度新銼未浸泡樣貌(電鏡×1000)
表1 M3 和鋒度鎳鈦銼各組循環(huán)疲勞轉數(shù)(±s)
表1 M3 和鋒度鎳鈦銼各組循環(huán)疲勞轉數(shù)(±s)
注:不同上標字母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相同上標字母表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2 鎳鈦銼斷端長度 各組器械的斷端長度均位于模擬根管彎曲中點附近,斷端長度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表2)。
表2 M3 鋒度鎳鈦銼各組斷端長度(±s,mm)
表2 M3 鋒度鎳鈦銼各組斷端長度(±s,mm)
注:相同上標字母表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機用根管鎳鈦銼因其具有良好的彈性和記憶性,在臨床被廣泛使用,但在使用過程中可無任何形變的情況下發(fā)生分離。根管鎳鈦銼的器械分離包括扭轉分離和疲勞分離兩種情況。扭轉分離是當應力超過合金材料彈性極限產生塑性變形后的分離,疲勞分離為旋轉器械在彎曲根管內反復彎曲與伸直,使器械受到一個周期性的應力,最終由于材料疲勞而分離,通常不伴有可見變形[4]。有研究顯示分離的機用鎳鈦器械中70%為循環(huán)疲勞分離[5]。鎳鈦銼的抗疲勞分離能力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鎳鈦銼在使用中頻繁接觸的根管沖洗液。在根管預備過程中,除需要鎳鈦銼的機械預備外,還需要配合根管沖洗液的大量沖洗,以清除玷污層的牙本質,控制根管內感染。有研究表明鎳鈦銼在使用過程中,接觸的各種化學溶液對其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6]。蔡靜靜等[7]的研究顯示,根管沖洗液浸泡后的鎳鈦銼表面粗糙度顯著增加。
本研究選擇三種根管沖洗液,觀察其對兩種新型國產鎳鈦銼表面樣貌的影響。5.25%的次氯酸鈉為酸性鈣螯合劑,對許多金屬都有腐蝕作用,鎳鈦銼在使用過程中頻繁接觸次氯酸鈉溶液,表面可能會被腐蝕[8]。有體外研究顯示與其他沖洗液相比,使用5%次氯酸鈉作為沖洗液預備的根管數(shù)量明顯減少[9]。本次研究顯示兩種鎳鈦銼經5.25%的次氯酸鈉動態(tài)浸泡30 分鐘后,經體式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觀察,鎳鈦銼表面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的斑塊和侵蝕樣改變,與相關試驗的研究結果一致[10],高濃度的次氯酸鈉溶液會對鎳鈦銼表面產生腐蝕。2%的氯已定溶液是一種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具有廣譜抗菌和殺菌作用,有研究表明其能有效抑制細菌生物膜的形成[11],其腐蝕性較次氯酸鈉弱[12]。在本次研究中M3 鎳鈦銼接觸2%的氯已定溶液后表面出現(xiàn)少量斑塊和條紋,而鋒度鎳鈦銼表面則無明顯變化,表明不同品牌的鎳鈦銼抗化學溶液腐蝕的能力有所不同。4.25%檸檬酸是新型根管沖洗液MTAD 的主要成分,溶液呈酸性(pH=2.15)。最新研究顯示MTAD 能較好地去除根管壁玷污層,對根管壁的超微結構無明顯破壞[13],而檸檬酸對新型鎳鈦銼性能影響尚未見報道。在本次研究中M3 和鋒度鎳鈦銼在接觸4.25%檸檬酸30 分鐘后,表面樣貌均未出現(xiàn)明顯變化,顯示4.25%檸檬酸溶液對鎳鈦銼無明顯腐蝕作用。
根管沖洗液對鎳鈦銼抗循環(huán)疲勞性能的影響國內外均有報道,因鎳鈦銼的材料制作工藝不同,研究結果不盡相同。李長健等[10]的研究結果顯示ProTaper 鎳鈦銼在使用5%次氯酸鈉持續(xù)沖洗時抗疲勞性明顯降低。也有研究稱鎳鈦銼在5%次氯酸鈉溶液中浸泡5 分鐘后不會降低鎳鈦銼的抗循環(huán)疲勞性能[14]。為保證本次抗循環(huán)疲勞測試的準確性,M3 和鋒度鎳鈦銼均選擇20 號,0.04 錐度,采用同一金屬模擬根管進行測試,進入模擬根管內的器械長度相同,使器械旋轉時的彎曲角度一致。測試完成后測量鎳鈦銼斷端長度,斷裂位置均位于模擬根管彎曲中點附近,斷端長度無統(tǒng)計學差異,表明各組器械在根管內的位置一致,所受壓力也基本相同。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三種根管沖洗液對M3 銼和鋒度銼的抗循環(huán)疲勞性能均無明顯影響,與胡欣等[15]的研究結果相近。國產M3 和鋒度鎳鈦銼均使用CM wire 技術制成,通過特殊的熱處理方法控制合金材料的記憶,使其在常溫下維持在馬氏體結構,馬氏體相的合金絲韌性好,抗折強度高[16],不過度切削牙本質,具有良好的根管成形效果[17]。Shen 等[18]的研究發(fā)現(xiàn)次氯酸鈉溶液對CM wire 技術制造的鎳鈦銼循環(huán)疲勞抗性無明顯影響,本次試驗也得出相同的結論。這可能是因為經熱處理后的鎳鈦器械,氧化晶體直徑增大,表面應力值減小,表面電荷、電子功函數(shù)增加,從而使器械表面粘附力降低,與傳統(tǒng)工藝制作的鎳鈦銼相比,抗腐蝕性增加[19]。雖然體式顯微鏡下觀察顯示5.25%的次氯酸鈉溶液和2%的氯已定溶液會使鎳鈦銼表面樣貌發(fā)生一定變化,但表面產生的微小改變不足以影響新型鎳鈦銼的抗循環(huán)疲勞性能。試驗證明三種根管沖洗液均可根據(jù)臨床需要選擇使用,而不會對M3 和鋒度鎳鈦銼的循環(huán)疲勞抗性產生影響。
同時研究顯示M3 鎳鈦銼各組的抗循環(huán)疲勞轉數(shù)均顯著高于鋒度各組鎳鈦銼,表明不同品牌鎳鈦銼的抗循環(huán)疲勞性能存在一定差異,在臨床工作中需根據(jù)實際使用情況加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