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有勝
摘 要:在煤礦電力系統(tǒng)實際應用的過程中,變電所屬于較為重要的部分,可進行電能中電流以及電壓的交換、分配等等,為提升所有設備的安全性,增強電力能源供應質量,應正確開展電壓調整工作,正確進行潮流的控制,并在其中安裝防雷設備,以此預防雷擊造成的影響,促使變電所以及地面各種電氣設備的安全使用,為其后續(xù)的發(fā)展夯實基礎。
關鍵詞:煤礦變電所;地面電氣設備;防雷擊措施
在煤礦變電所區(qū)域與地面電氣設備防雷擊工作中,應全面了解當前的防雷情況,正確開展防雷整改工作,總結相關經驗,采用合理的方式增強防雷性能,以此維護設備的安全性。
一、煤礦變電所與地面電氣設備的防雷問題
在煤礦變電所實際運行的過程中,如果不能正確進行防雷處理,很容易導致電氣設備受到雷擊的影響損壞,出現(xiàn)嚴重的經濟損失。當前一些大型的煤礦變電所在日常防雷工作中,主要使用避雷針設備進行處理,雖然可以通過設備的支持吸引雷電流,將其引入到大地,預防電氣設備出現(xiàn)雷擊問題,但是,在工作中卻沒有正確進行避雷針的布設,沒有嚴格計算保護范圍,不能全面性的進行電氣設備的覆蓋,導致防雷工作效果降低,各種工作的水平也受到制約性影響。與此同時,部分區(qū)域在煤礦變電所以及相關地面電氣設備方面,并未結合實際工作要求與工作要求等進行相關防雷設施與基礎系統(tǒng)的設計,嚴重影響防雷工作的合理落實。
二、煤礦變電所與地面電氣設備防雷擊措施
(一)變電所的防護處理
在此類區(qū)域防護工作中,應正確的應用先進的防雷擊措施,形成科學化、系統(tǒng)化的工作模式。一般情況下,可以使用避雷針設備或是避雷線設備,利用攔截引導雷電流的方式,使其方向改變。一般情況下,對于單支避雷針設備而言,保護半徑通常能夠滿足小型變電所的要求,但是,在大型變電所中,應將避雷針設備與避雷線設備有機整合,以此合理的預防雷擊問題。目前我國很多區(qū)域都開始將避雷針設備應用在防雷擊的工作中,可以進行雷電流的吸引,使其改變路徑進入到大地,預防電氣設備的雷擊事故問題,有助于提升電氣設備的安全性,同時還能進行電路的保護,所以在實際工作中應樹立正確觀念意識,合理使用相關避雷設備。
(二)進線方面的合理防護
在變電所區(qū)域范圍之內,進線屬于較為重要的部分,開展防雷擊的保護工作,有助于形成類雷電電流的限制性作用,使得避雷器的電流幅值與坡度處于合理的范圍之內,如果線路有過電壓,那么在幅值合理設定的情況下,線路絕緣百分之五十的沖擊閃絡電壓行波均會向著變電所方向運動,在沖擊耐壓方面,線路中的數(shù)值會高于變電所電氣設備的數(shù)值,因此,在防雷擊的工作中,應在變電所附近的進線區(qū)域,設置避雷線。如果未能進行避雷線的架設處理,那么如果進線出現(xiàn)雷擊事故,避雷器設備的雷電電流幅值很容易高于5kA,陡度大幅度提升,甚至會比允許數(shù)值高很多,在此情況下線路就會出現(xiàn)破壞問題。為了更好的針對雷電波的影響范圍進行控制,在變電所的進線區(qū)域,應重點進行35千伏到110千伏線路的處理,在其中設置1千米到2千米左右的避雷線,以此形成雷電電波的控制作用。如果線路本身有著很高的絕緣水平,那么在進線階段,就應該設置管型的避雷器設備,以此針對雷電電波的幅值進行嚴格控制。如果變電所的容量在35千伏之內,那么在進線方面就可以結合雷電的強度特點,因地制宜的設置避雷線,保證預防雷擊事故問題。如果避雷器設備與相關變壓器設備之間的距離超過10米,就要結合防雷擊的要求,正確的縮短距離,使其在9米之內。對于變電所而言,所涉及的范圍很廣,所以在防雷擊管理工作中,應正確的使用先進避雷設備與系統(tǒng),通過合理的方法提升防雷擊的工作效果,滿足當前的防護要求。
(三)正確開展控制室的防護工作
在控制室之內,微機屬于較為重要的設備,應對其進行合理的防護。一般情況下,控制室當中的微機設備與網絡系統(tǒng),均使用電子設備進行供電處理,一旦出現(xiàn)雷擊事故,將會導致出現(xiàn)一系列的損失。所以,為預防雷擊問題,應合理的選擇電源,例如:使用不間斷類型的電源系統(tǒng),其中含有蓄能裝置,通過逆變器的支持有助于增加恒定與恒頻的性能,可以更好的預防雷擊事故問題。當前我國市場中有很多先進的電源,使用了國際化技術,例如:雙變換在線類型電源,利用數(shù)字技術進行控制,可以確保工作負荷,防雷性能較高。[1]
對于微機而言,在防雷工作中,應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正確選擇相關的防雷方式與措施。首先,在出現(xiàn)雷電事故的時候,空氣當中會形成電磁、靜電感應,大地的電位也會出現(xiàn)一定的改變,此類現(xiàn)象很容易使得檢測信號發(fā)生串模干擾的問題,對監(jiān)控機械設備與控制機械設備產生影響,甚至還會誘發(fā)工模類型的干擾問題,導致信號輸入區(qū)域與接地區(qū)域的安全性降低。為更好的解決此類問題,在實際工作中應針對地下區(qū)域的雷電流進行分散處理,獨立性的設置地線引線,采用分屏的方式進行屏蔽電纜的設置。一般情況下,需要使用界面面積超過26m2的下軟銅線設置相關接地線,此類線路可以獨立性的與接地母排電系統(tǒng)相互銜接,形成屏體之間的絕緣作用。[2]
(四)針對變壓器進行正確防護
在相關的煤礦變電所中,變壓器設備較為重要,屬于核心類型的電氣設備,一旦出現(xiàn)雷擊事故問題,將會對整體區(qū)域的系統(tǒng)運行與供電效果產生影響。所以,在防雷工作中,要重點進行變壓器設備的防護處理,通常情況下,35千伏到60千伏的設備,無需設計中性點,而110千伏的設備應合理設計中性點,以此形成良好的防護作用。與此同時,需設置集中類型的接地網系統(tǒng),形成良好的變壓器保護工作模式,預防雷電電流入侵,以免出現(xiàn)嚴重的經濟損失。[3]
三、結語
在煤礦變電所以及相關地面電氣設備實際保護工作中,應全面分析雷電事故的發(fā)生特點與規(guī)律,結合目前的實際發(fā)展特點與具體情況,合理的選擇防雷擊措施與技術,利用正確的方法提升設備與系統(tǒng)的安全性,預防雷擊事故對其安全性造成的影響,加大整體管理工作力度,合理使用避雷針設備,正確針對接地系統(tǒng)進行設計,統(tǒng)一雷擊防護工作標準與模式,以此保護相關設備,使其可以在正常的運行態(tài)勢。
參考文獻:
[1]毛慧.淺談煤礦變電所和地面電氣設備防雷擊措施[J].山東工業(yè)技術,2018,12(22):87-455.
[2]詹杰.淺談煤礦變電所和地面電氣設備防雷擊措施[J].商品與質量,2018,44(31):187-233.
[3]朱凌宇.電氣設備遭受雷擊原因分析及防雷措施的完善[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23(026)12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