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民
摘 要:由于城市路面上的私家車和電動車也是越來越多,各種車輛駕駛人的水平也是良莠不齊,行人不走人行道,橫穿馬路也時有發(fā)生。這種復雜的路況對于公交車的安全駕駛提出了挑戰(zhàn)。所以,各種與公交車有關的交通事故屢見不鮮。文中,主要就針對公交車出站及客傷事故進行分析。
關鍵詞:公交車;出站;客傷事故
目前,城市的常人口數(shù)量都在不斷的增加,是對于公共交通的安全要求也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城市公交車是這一領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由于環(huán)保的要求,許多城市使用純電動公交車的數(shù)量越來越多,而且,提速很快,由此所帶來的車外和車內(主要是摔傷)事故也是越來越多。特別是車內事故更為“頭痛”,并且,群傷的情況也不少見。
1 客傷事故原因分析
1.1 急加速
當公交車在短時間內,或者瞬間使車速大幅提高時,同時所產(chǎn)生向前的作用力也會相應加大。在車廂內,特別是站立的乘客,肢體的穩(wěn)定和安全,主要是靠手臂的力量去抓扶車內設施來保證的。由于這個作用力是突然產(chǎn)生或加大的,人還沒來得及加大手臂的抓扶力度,或者采取相應措施,這個時候乘客就會向后摔倒。
1.2 急制動
在公交車行駛過程中,由于瞬間大幅度降速,因此所造成客傷、群傷事故很多。當突然降速或停車的時候(瞬間改變了他的物理矢量),而乘客卻還保持原有的“行駛”運動狀態(tài)(即:慣性)。在車內乘客是安全隱患最為薄弱的環(huán)節(jié)。所以,就“首當其沖”。受慣性力影響,人會被向前“推動”,身體向前傾斜,甚至摔倒。
1.3 急轉彎
車輛突然改變行進方向的時候,乘客受慣性力的作用,會維持持續(xù)向前的受力方向。這個時候,因為行車方向已經(jīng)改變,乘客的身體會向左或向右擺動。如果慣性力過大而乘客(特別是站立的人)的擺動幅度也會相應增大,因此而摔倒的幾率也會相應大大增加。
2 預防客傷事故的對策
我的結論是一延長改變車輛物理矢量(車速方向等)所需要的時間,就可以有效的避免有關客傷事故的發(fā)生。實際標準應以乘客感受輕微程度,和相對無安全問題為準。在駕駛員操作過程中,延長改變車速及拐彎操作時間,是主動采取措施的一種最為合理和有效的方式。主動預防緊急制動,應需做到一早觀察、早降速、早判斷、早預防。
3 安全出站參考
公交車出站時發(fā)生的交通事故比較常見,而且,客傷事故也層出不窮。以下方法,是我工作中總結的一點經(jīng)驗,僅供參考。
3.1 進站后停車的位置很重要
它與出站時進入行車道的角度密切相關。車輛左右后視鏡的視線范圍,雖然可以有限調整,可還是有盲區(qū)的存在。后視鏡的視線不僅有限,而且還總是伴隨車身而移動,角度不變。當車進入行車道時的角度越大,盲區(qū)就越大。很多事故的發(fā)生,都與這個盲區(qū)有關,因為大多都是發(fā)現(xiàn)的太突然,措手不及。
所以進站后停車要注意幾點:
(1)方便乘客安全上下車。
(2)車的左側盡可能離行車道近一些,盡量不要影響車輛通行。
(3)與前車保持距離,避免出站角度過大。
(4)如前方無其他車輛,盡量把車停至車站范圍最靠前的位置,防止車的右前角站人。
3.2 進站要注意上下車乘客
(1)如果有乘客行動困難,一定要耐心等候。最好幫其找個座位,再問一下哪站下車。提前采取措施,防止其出危險。
(2)利用室內鏡和監(jiān)控觀察車內動態(tài),通過右側后視鏡確認乘客及其物品全部下車后再關門。
3.3 打開左轉向燈,仔細觀察車周圍的安全環(huán)境
確認后開始微動車(起步,但速度非常慢),同時向左緩慢打方向盤。
細致觀察(主要是左側)兩側及前方車輛和行人的動態(tài)。而且不斷的通過室內鏡和監(jiān)控觀察,了解車內乘客的情況,是否坐穩(wěn)、扶好。這段時間,一般不超過10秒(即:10秒行進7米),時速為2.5公里/小時。如果達到或超過10秒鐘,乘客還沒有扶好、坐好,應該立即停車等候。
這種操作有三大好處:
(1)對車內乘客一個提示。當人感覺車開始向前行駛時,會主動,并盡快尋找自己的位置坐穩(wěn)、扶好。再加上,由于車速非常慢,對乘客行走沒有影響,所以,相對人在車內行走的速度,反而比在地面上正常行走還要快。
(2)給其他車輛和行人一個安全提示。當車輛和行人看到看到看到公交車已經(jīng)開始起步,就會采取相應的措施。由于起步前行的車速非常慢,也就相對給了車輛和行人充分的時間,判斷并采取更為合理的措施,以便保證自己的安全。
(3)由于車速緩慢,公交車駕駛員就有了充分的時間,能對周圍(視線范圍內)的車輛及行人動向,有準確的判斷,根據(jù)情況可以在第一時間內采取措施。同時,如果突然發(fā)現(xiàn)對自己的行車安全,構成直接威脅的情況,可以立即停車,就算乘客還沒有扶好,也不會摔人。
3.4 緩緩增速,進入行車道
這個時間要注意觀察,特別注意左側和后面的來車動向。因為,不是所有車輛都會對公交車進行禮讓,況且,公交車不僅車速慢,而且還不如其他車輛(特別是小型車)靈活,安全形式對于公交車不利,所以,隨時做好停車準備,當車低速進入行車道,并將車身擺正的時候,車速不應超過15公里時速。
3.5 試探性提速
(1)切勿盲目提速。要根據(jù)前方車輛速度,適當均勻的提高速度,并與前方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2)將車速控制在對自己相對有利的范圍內,盡量保持直線行駛(少變道)。
(3)仔細觀察前方車輛的周圍環(huán)境,防止其行車安全受到威脅時,緊急制動,從而使自己也被動急剎車。
(4)左右觀察兩側情況,了解車輛動向。
參考文獻:
[1]何福生.公交車內老年人摔傷事故的預防[J].城市公共交通,2018(12):24.
[2]李翰星.城市公交車客傷事故的原因和對策[J].人民公交,2016(06):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