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元
在當今這個比較浮躁的社會里,教師面臨著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教師需要學會自己尋找自己的職業(yè)幸福感。
時下,無論是微博、微信還是街頭巷尾、茶余飯后,加上網(wǎng)上流傳的一些心靈雞湯,傳遞的話題,總離不開“幸?!倍?,體驗幸福、感悟幸福、追求幸福是每一個成長中人對幸福的不同理解,作為一名從事教育行當?shù)慕處?,幸福又在哪呢?/p>
學業(yè)成功者有成功者的煩惱,學業(yè)失意者也自有自嘲的勇氣,然而,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在圍繞自身的因素在發(fā)言,唯獨這幾位基層教育工作者的言談舉止中,都包含了一種對教育事業(yè)的迷茫和困惑,教育的出路、目的、追求乃至幸福等等,究竟在哪呢?
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現(xiàn)狀:作為教師這個職業(yè),教師的幸福感現(xiàn)狀如何?據(jù)調(diào)查,由于我國教師專業(yè)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社會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教師”已不再是一個簡單的職業(yè),而是一個技術性很強的專業(yè),由于現(xiàn)代社會對人素質(zhì)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教育質(zhì)量的要求也水漲船高,由于社會的變遷,社會日趨功利,師生的感情日漸淡薄,學生的問題日益嚴重,教師必須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來處理學生問題。另外,由于來自社會方方面面的壓力的原因造成的教師對職業(yè)的認同、滿意程度降低,興趣降低, 教師的職業(yè)厭倦心理比較普遍 ,事實表明,教育質(zhì)量的要求水漲船高與教師的工作成就感降低的矛盾,教師社會地位不高與社會家長對教師的期望增加的矛盾等等,都直接間接地影響著教師的主觀內(nèi)心體驗。在這種情況下,誰還能感覺到教師的職業(yè)幸福?如果有人要說:你們做教師的幸福,大部分的人會說,幸福啥呀?辛苦死了!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哪有幸福可言?
教師職業(yè)的勞心勞力、社會地位、勞動報酬確實很難輕言幸福,但這并不意味著就沒有了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事實上很多教師在享受著教育、體驗著幸福,他們以多元、多姿、多態(tài)的幸福觀詮釋著什么是教師的幸福,怎樣才能在平凡、清貧、煩瑣中不斷汲取幸福和快樂的元素。其實對于教師對說,是否能時時處處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不僅僅影響著其人生是否快樂,更影響著學生,只有教師幸福,學生才會感到幸福。那么教師如何去感受幸福呢?
要不斷地提高幸福的能力。“要做一個幸?;?qū)崿F(xiàn)幸福的教師,教師應當具有幸福的能力。”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主要方面:良好的知識結構、高超的教學能力、審美的素養(yǎng)。結合自身,對照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讓自己更專業(yè)化
作為教師,首先應該積累更多的專業(yè)知識,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提高應有的綜合性的文化涵養(yǎng)。因此,有空的時候,多看看書,充實充實自己。
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林崇德教授認為:“優(yōu)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成功經(jīng)驗的積累,在實踐中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在不斷努力中收獲成功的幸福。
三、提高自己的審美素養(yǎng)
學會以審美的心態(tài)看教育、看學生、看自己。
要享受教師這個職業(yè):要懂得享受課堂。課堂是教師生命最重要的舞臺,一個懂得享受上課的人,課堂便自然會成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臺,營造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和學生一起痛苦、一起歡樂,你就會少了許多教學的焦慮和煩惱。要懂得享受學生。教師職業(yè)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學生的成功和他們對你的真情回報,影響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的許多不利因素都可以從學生對教師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彌補。但要讓學生感恩你,你就必須學會感恩學生、呵護學生、尊重學生,真正做到這點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權威,那也許你會離幸福更遠。
幸福是人的心靈體驗,幸福是可以感受的,幸福是可以積累的。幸福的積累還與情緒有關:心情好的時候,你會覺得什么都順;心情不好的時候,有時覺得喝水還塞牙縫。這時您一定得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多往好的事情想,學會知足。常言道,知足者常樂;古人云,“知足之足,常足矣”,這都在說明如果你心情好了,知足了,這個世界就是彩色的,否則可能是暗淡的或灰色的。
作為教師,我們應多看到學生的長處,多看到學生取得的成績,滿面春風地去面對學生,讓明媚的陽光照到學生心坎上。這樣,即使是問題學生、給您慪氣的“壞孩子”,也會浪子回頭金不換,成為時代的俊杰。學生進步了,您也快樂了,學生和您的幸福指數(shù)都提高了,何樂而不為呢!相反,您如果板著一副嚴肅的面孔,或者將自己不愉快的東西,轉(zhuǎn)嫁到同學身上,那學生們當然會不領情,您自己也會覺得不爽,教學效果和師生感情都會大打折扣。
幸福源于堅持,堅持成就人生。我們每一個教師每天所面對的就是些細小的事情,堅持做好每一件我們認為微不足道的小事,不僅是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基,也是為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發(fā)展和幸福人生奠基,從這個意義上講,教育無小事,事事關人生,我們只要堅持做好每一件小事,天長日久,才可以成就學生,成就我們自己,最終成就我們?yōu)橹膬x的幸福事業(yè)。到那時我們就能舍棄功利,守住心靈的寧靜,潛心于教育的探索與創(chuàng)造,憂學生之憂,樂學生之樂。而當我們倚著晨曦里的每一片朝霞,在旭日上題寫教育的精彩與幸福的時候,我們的靈魂不再漂泊,精神不再荒蕪,心靈不再孤獨,難道這種教育的幸福感不就是我們最大的成就與寄托嗎?
社會是一個熔爐,也是一個染缸,每一位從事教育工作者不是天生下來就是抱有“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志向,在職稱評定、住房需求、家庭共存、待遇選擇等層面上,都與常人無異,那么,如何讓自己在職業(yè)操守上不忘初心,秉承“傳道、授業(yè)、解惑”的精髓,把幸福建立在與孩子們成長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建立在 子們追求知識每一堂課的教學中,建立在每一位孩子們期盼的目光里,那么,無論社會如何變遷,幸福就始終伴你左右。坐席上,還是這兩位80多歲高齡老師的一番話,讓所有人肅然起敬:幸福其實就是每天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點點滴滴,堅守做教師的的一份職業(yè),幸福就不會離你遠去。
我始終在堅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