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標準要求在當前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有效培養(yǎng)與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獨立思考與探究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之后闡述了新課程標準下高中化學實驗的創(chuàng)新途徑,通過開展豐富的實驗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知識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化學素養(yǎng),進而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創(chuàng)新
引言
高中化學具有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的學科特點,實驗教學是高中化學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實驗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幫助學生通過親手操作和體驗,深化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因此,教師需要結合教材內容與學生的能力特點,借助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營造輕松的實驗教學氛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感受和體驗實驗產生的化學現(xiàn)象,進而有效提升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1當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
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當前的大部分教師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更加注重學生對化學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導致化學實驗教學與理論知識點相脫離,忽略了化學實驗對理論知識點講解的重要性,并依靠大量習題來檢驗學生對知識點的學習與掌握程度,長此以往,導致學生失去對化學的學習興趣,難以提升化學教學的水平。同時,化學學科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邏輯性,由于缺乏對實驗操作步驟和過程了解和學習的機會,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沒有得到有效鍛煉,進而導致他們在實驗操作過程中缺乏經驗,甚至對實驗產生恐懼心理,不利于學生實驗能力的提升。此外,學校和教師缺乏對化學實驗的重視程度,沒有開設專門的化學實驗室,對于實驗儀器、藥品等基礎設施的擺放與使用不當,造成實驗儀器長期被閑置,出現(xiàn)了嚴重老化的問題,無法滿足學生實驗操作的需要,難以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進而影響了學生對化學知識點的認知和理解。
2新課程標準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創(chuàng)新途徑
2.1創(chuàng)設問題探究教學情境
化學學科知識點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為提升化學實驗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教師需要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創(chuàng)設問題探究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立足于實際生活,根據(jù)對生活中觀察和習得的經驗,對化學知識點進行自主探究。在此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和實驗素養(yǎng),掌握基本的化學實驗方法,激發(fā)學生對化學實驗參與的興趣和積極性,活躍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能力。同時,通過親自動手實踐對知識點進行驗證,能夠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學習信心,為今后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在學習《化學能與電能》一課時,在開展實驗教學活動前,教師可以先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火電站的工作視頻,并依據(jù)視頻內容提出問題:“同學們知道火電站日常工作是如何發(fā)電的嗎?”通過直觀、生動、形象的視頻形式充分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之后以問題導入的方式引入實驗教學,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開展實驗活動。教師引導學生分別用鎂條、銅片、鐵片、金屬夾、小燈泡、燒杯和果汁制作成水果電池,并對不同金屬產生的電能進行觀察、記錄與分析,最終得出化學能通過氧化還原反應轉化為電能的結論。在實驗活動中,教師為學生營造了開放性和動態(tài)性的教學活動形式,使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和探索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解答,有效培養(yǎng)與鍛煉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各項思維能力,同時,增強了學生對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效提升了化學實驗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2.2將化學實驗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
化學實驗中的部分化學反應現(xiàn)象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使得化學實驗課程的藥品、實驗儀器等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隨著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當今時代的教學形式發(fā)生了不斷的創(chuàng)新與轉變,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豐富學生的視覺和聽覺的感受,以更加直觀、生動的方式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對知識進行學習和理解。同時,有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形成對知識不斷積累的過程。因此,教師可以將化學實驗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將不能直接在課堂教學中操作的實驗活動過程借助多媒體進行展示,并利用Flash動畫將實驗過程進行分步驟講解。例如:在學習《氨 硝酸 硫酸》一課時,由于硝酸和硫酸都具有較強的腐蝕性,在實驗操作過程中,一旦出現(xiàn)失誤就容易對學生的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因此,教師在對這幾種化學制劑的性質進行講解的過程中,需要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相關的實驗步驟,以及對實驗儀器的組裝、拆卸和使用方法。以專業(yè)的視頻作為指導,有助于提高學生化學實驗操作的規(guī)范性和標準性,避免在今后的化學實驗中危險問題的發(fā)生。在觀看視頻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實驗的過程、內容進行討論,并利用動畫進行多媒體模擬實驗,根據(jù)化學反應現(xiàn)象總結出氨、硝酸和硫酸的化學性質。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但在這種教學形式中,教師需要注意多媒體技術使用的頻率,不可對多媒體技術形成依賴。
2.3開展小組合作實驗教學
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改變單一的教師灌輸式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獨立思考與總結尋找問題的答案,進而有效獲得適合自己的學習經驗與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動手實踐的過程能夠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更好的理解和分析,教師在學生實踐的過程中作為組織者與指導者的身份,要適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引導學生在合作中積極探索,有效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與溝通表達能力。同時,要確保學生間合作學習的效率和質量,保證學生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金屬的化學性質》一課時,教師將學生分為不同學習小組,并為各小組分配不同的任務,兩個小組完成“金屬鈉的加熱實驗”,另外兩個小組完成“鋁箔的加熱實驗”,這兩個化學實驗的操作步驟相對簡單,但在小組開展實驗活動中,教師也需要給予適當?shù)闹笇?,保證實驗操作的有效性。實驗結束后,要求各小組分別總結出金屬鈉和鋁的化學性質。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獨立思考與探究能力,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有利于提高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結語
實驗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幫助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實踐,對化學反應現(xiàn)象背后的化學知識點的本質產生更加清晰的認識與理解,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新課程標準下,對于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需要依據(jù)學生的能力特點,選擇安全系數(shù)較高的化學實驗,創(chuàng)設實驗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動手實對化學反應現(xiàn)象發(fā)生的原因進行分析,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考與探究能力。
參考文獻
[1] 韓英花.高中化學實驗探究教學模式的構建策略[J]. 文理導航(中旬). 2019(10)
[2] 趙世武.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心得[J]. 華夏教師. 2018(17)
[3] 高遠霞,崔艷麗.在高中化學實驗中培養(yǎng)綠色化學觀的探索[J]. 內蒙古教育. 2015(24)
[4] 石初華.高中化學實驗改進的分析與實踐[J].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 2018(12)
作者簡介:第一作者:劉淑娟(1978.09.)女,漢族,黑龍江大慶人,大慶師范學院本科畢業(yè),大慶市第三十五中學校教師,研究方向:高中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