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新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堅持人人盡責、人人享有,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保障群眾基本生活,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形成有效的社會治理、良好的社會秩序,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xù)?!笔糯髨蟾嫱ㄆN含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這正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初心所在。面對當前人民群眾日益多樣化、多層次的需求,明確提出和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發(fā)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正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馬克思主義人文關懷的基本要求與現(xiàn)實國情融為一體的突出表現(xiàn)。
1 正確認識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內涵
人文一詞,原文為“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當今解讀“人文關懷”,在強調人的價值、尊嚴及人格完整外,增添了新時代的內涵,核心在于肯定人性,滿足人的個性解放、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關懷人的精神生活。從員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來看,人文關懷是指尊重員工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不僅要關心員工物質層面的需求,關心困難員工、扶助弱勢群體,更要關心員工精神文化層面的需求,要知道員工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追求什么,用單位文化、發(fā)展愿景、職業(yè)夢想感召員工、激勵員工。
心理疏導是利用心理學知識來改變人的認知、情緒、行為和意志,達到治愈心理和精神疾病的目的。從員工思想工作的角度解讀,是指通過柔性化的溝通方式,幫助員工進行心理調適,使其宣泄不良情緒,緩解心理壓力,消除思想障礙,促進心理和諧。心理疏導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礎之上的,不同于教導也不同于指導,而是極具親和力、注重心靈的溝通和人性的審視,通過交流、解釋和理解等方式去化解員工的負面情緒和心理障礙,培養(yǎng)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員工的內在價值和內在潛能得到充分發(fā)揮。
正如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論述,所謂滿足人的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包含著三方面的內容:一是人的物質生活需要。因為,“我們首先應當確定一切人類生存的第一個前提也就是一切歷史的第一個前提,這個前提就是:人們?yōu)榱四軌颉畡?chuàng)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東西?!虼巳魏螝v史觀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須注意上述基本事實的全部意義和全部范圍,并給予應有的重視?!倍粩嘟夥藕桶l(fā)展生產力以創(chuàng)造日益豐富的物質生活資料,則是為實現(xiàn)這一人文關懷所必需的條件。二是人的精神生活需要。因為,以自由自覺和創(chuàng)造性為精髓的精神生活,正是把人的實踐活動與其他動物類的本能生存活動區(qū)別開來的“人的類特性”之所在。為此,必須在重視和滿足人們的物質生活需要的同時,不斷提高社會精神文化生產的水平,促進先進文化的發(fā)展。因為,從哲學的意義上講,實現(xiàn)“人的類特性”、展現(xiàn)人的本質力量的過程,即所謂“人化”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文化”的過程。三是人的社會交往和社會關系需要。社會性不僅是人的類本質,而且在人的類本質中具有基礎性地位,是人的類本質得以形成和實現(xiàn)的必備條件。
2 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新時代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在要求
把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引入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工作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核心,并有助于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2.1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意義
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我們黨思想政治工作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即意味著注重研究人的本性、人的需要、人的思想行為形成的客觀原因及規(guī)律,并遵循它的規(guī)律,有創(chuàng)新的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體現(xiàn)了我們黨思想政治工作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
2.2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原則
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關注民生、表達民意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著眼于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既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而“人文關懷”、“心理疏導”正是“以人為本”在我們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新體現(xiàn)。體現(xiàn)“人文關懷”最重要的是要關注民生,體現(xiàn)“心理疏導”最重要的是表達民意。
2.3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實現(xiàn)途徑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边M入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huán)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長。天津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明確提出創(chuàng)新發(fā)展、開放包容、生態(tài)宜居、民主法治、文明幸?!拔鍌€現(xiàn)代化天津”建設,充分體現(xiàn)了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的新發(fā)展理念和治國理政新觀念。新時代下緩解人的心理壓力、促進人的心理健康、實現(xiàn)人的心理和諧,已經成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維護團結穩(wěn)定、促進社會和諧的重大課題。為此,要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要在全社會倡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引導人們用和諧的方法、和諧的思維方式認識事物、處理問題,培育樂觀、豁達、寬容的精神,培養(yǎng)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會心態(tài),以開闊的心胸和積極的心境看待一切。在人與人關系上,引導人們樹立合理競爭、共同發(fā)展的理念,提倡包容和協(xié)作精神,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豐富社會文化生活,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發(fā)揮文學藝術陶冶情操、愉悅身心的獨特作用,用健康豐富的文化生活有效調節(jié)人們的情感和心理,消除不良情緒,使人們不僅生活上富裕,而且精神上感到愉快。把愛國熱情轉化為做好本職工作和刻苦學習的實際行動。冷靜理性合法有序地表達訴求,不做任何不利于安定團結的事情。
二是關注人們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愛和歸屬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實現(xiàn)(Self-actualization)五類。人的感受和需求是多層次的,當人們的生存需要得到滿足之后,自我發(fā)展、自我實現(xiàn)的愿望就會日趨強烈。因此高度重視人民群眾主體感受,充分關注每一個人自身成長與發(fā)展的需要,關注人的理想、信念和情感。要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盡可能地降低社會成員所面臨的風險因素,減少社會成員正常生存和發(fā)展的后顧之憂,最大限度地消除引發(fā)人們心理失衡、失調的外部誘因,為培育人的心理和諧提供社會環(huán)境支持。
三是完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機制。盡管危機本身具有不可預測的特點,但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是危機干預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建立健全社會輿情匯集和反映機制,加強社會心態(tài)的監(jiān)測、評估和預警,完善社會心態(tài)疏導、調適與平衡工作體系,促進社會情緒交流渠道暢通,避免不良心態(tài)積累惡變,引導社會心態(tài)良性變化,幫助人們在潛移默化中達到心理和諧。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把握員工心理需求,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多種渠道傾聽,讓員工心聲的溝通互動成為常態(tài);以體檢制度為切入點,充分發(fā)揮員工身心健康的作用;精心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員工讀書活動,陶冶情操積蓄能量;依托網(wǎng)絡體系,使各種培訓制度成為員工共享的福利;高度重視豐富精神生活,不斷提升團隊活動的價值。
3 小結
實施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建立和諧人際關系的有效措施。據(jù)有關資料報道,世界衛(wèi)生組織預測在21世紀影響中國最嚴重的疾病時指出,心理疾病是影響中國人民健康的最大問題。實施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就是運用心理學的理論與方法,從思想政治工作對象的心理特點和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出發(fā),通過解決工作對象的心理問題,有效解決員工在工作和生活中出現(xiàn)的心理困惑,減少焦慮、抑郁、恐慌及其他不良心理狀態(tài),改善人們的非適用行為,包括對人對事的看法,人際關系、并促進人格成熟,能以有效且適當?shù)姆绞?,以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來面對壓力,處理問題和適應生活,幫助他們維護和增進身心健康,促進個性發(fā)展和潛能開發(fā),進而達到和諧人際關系的目的。心理疏導和人文關懷為員工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開辟了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廣闊的空間。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創(chuàng)新,也是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創(chuàng)新。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都是從關心人、理解人出發(fā),充分考慮人的內在需求,努力實現(xiàn)人的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的統(tǒng)一,更好地發(fā)揮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只有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才能有利于分清問題的性質,找準切入點,理清工作思路,提高實效性。廣大職工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與時俱進,樹立人文關懷新理念,學習心理疏導新方法,才能加強改進職工思想政治工作。
(作者單位: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