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雁 于喆源
摘 要:以水提醇沉法提取黃芪、黨參,研究黃芪、黨參水提物對臘腸中腐敗菌的生長抑制作用。用涂布法測定兩種水提物對臘腸中分離出的5種腐敗菌的抑菌作用并測定最低抑菌濃度。兩種水提物對腐敗菌的生長均有抑制作用,且對霉菌和酵母菌的抑制作用較細菌強,其中黃芪水提物的作用最強。黃芪粗水提物在質量濃度0.03 mg/mL時,開始對5種腐敗菌表現(xiàn)出抑菌效果;黨參粗水提物在質量濃度0.06 mg/mL時,開始對5種腐敗菌表現(xiàn)出抑菌效果。黃芪、黨參水提物對細菌、霉菌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且在抑制效果上存在一定差異性。
關鍵詞:臘腸;腐敗菌;黃芪、黨參;抑菌性
臘腸是中國傳統(tǒng)特色食品之一,主要靠原料肉自身的微生物與環(huán)境微生物的競爭作用完成發(fā)酵過程,發(fā)酵方式屬于自然發(fā)酵[1-2],因為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其他營養(yǎng)物質,在貯藏過程中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從而引發(fā)產品腐敗變質。工業(yè)化生產臘腸會通過添加化學防腐劑來抑制香腸中腐敗菌等微生物的生長,自制臘腸的防腐敗則主要是通過自身的高鹽分對微生物生長進行抑制[3-4]。
黃芪、黨參作為食藥同源植物,在賦予食物特殊風味的同時,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李瑜[5]、代建麗[6]等學者的研究已經表明,上述中藥材的水提物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黑曲霉與霉菌等微生物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疾焐鲜鏊幉牡囊志钚裕瑢Πl(fā)展健康安全食品和提高上述天然植物的綜合利用途徑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本研究嘗試通過篩選、鑒定自制臘腸中的腐敗菌,并利用黃芪、黨參水提物作用于腐敗菌,研究上述提取物對不同種類臘腸腐敗菌的抑菌效果,找出上述水提物對腐敗菌的最低抑菌濃度(MIC),并總結其規(guī)律,找到上述中藥材作為臘腸防腐劑的可能性。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自制無添加臘腸:購于張掖新樂超市;PCA平板計數(shù)瓊脂培養(yǎng)基、孟加拉紅瓊脂培養(yǎng)基、胰酪大豆胨液體培養(yǎng)基、0.9%無菌生理鹽水溶液:青島高科園海博生物技術司。
1.2 儀器與設備
全自動微生物鑒定系統(tǒng),法國梅里埃;LMQ.C全自動電熱壓力蒸汽滅菌鍋,山東新華醫(y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BHC-1300ⅡA2生物安全柜,蘇州安泰空氣技術有限公司;SPX-250生化培養(yǎng)箱,上海躍進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有效成分的提取
近幾年發(fā)展的新型技術有超臨界流體萃取法、超聲波輔助提取法、微波法和生物酶解法。不同方法對黃芪、黨參水提物的提取效果,已有多位學者[7-8]進行了研究。本實驗選擇超聲波輔助提取法,以水為溶劑對上述兩種植物進行提取。具體過程為:分別稱取上述干燥藥材粉末(過65目篩網(wǎng))約150 g,加入10倍量的80%乙醇回流2 h,過濾,棄去濾液,濾渣以水作為提取溶劑,料液比1∶10(g/V),在超聲溫度50 ℃,超聲波功率500 W、提取時間45 min的條件下提取,經過濾后,濾液加入乙醇至乙醇濃度為80%(V/V),靜置沉淀48 h,濾過,濾渣即為粗水提物產物。
1.3.2 臘腸的加速腐敗及腐敗菌的分離
將自制臘腸剝去腸衣后在環(huán)境中放置72 h,相對濕度50%,35 ℃下進行加速腐敗培養(yǎng),5 d后切取腐敗后的香腸10 g加入100 mL含0.9%無菌生理鹽水溶液的均質袋中制成樣品菌懸液,充分拍打混勻,稀釋至10-6
~10-7CFU/mL后,分別取0.1 mL樣品液于PCA平板計數(shù)瓊脂培養(yǎng)基和孟加拉紅瓊脂培養(yǎng)基上,涂布均勻后將細菌放置在37 ℃下培養(yǎng)18~24 h,霉菌放置在28 ℃下培養(yǎng)3~5天。用接種環(huán)挑取菌落數(shù)在30~300的平皿上的典型菌落,然后進行四區(qū)劃線培養(yǎng),反復劃線純化所得的菌落,最終得到純化的單菌落。將經過純化處理的菌種進行試管斜面劃線保存。
1.3.3 腐敗菌種的鑒定
采用形態(tài)學檢定與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進行微生物菌種鑒定。形態(tài)學觀察:觀察平板上單菌落的形態(tài)特性,利用文獻中的菌落形態(tài)學特征,記錄平板上單菌落的菌落形態(tài)特性,對腐敗菌種進行初步判斷。生理生化鑒定:利用全自動微生物鑒別系統(tǒng),對被測菌進行多組生化試驗,根據(jù)實驗結果,參考《常見與常用真菌》[9]《細菌系統(tǒng)鑒定手冊》[10]《伯杰氏細菌手冊》[11]中對細菌的生化特征鑒定的有關描述,對待腐敗菌進行分類鑒定。
1.3.4 抑菌試驗
1.3.4.1 菌懸液制備
用接種環(huán)沾取少量保存在斜面培養(yǎng)基上的菌種放入含10 mL胰酪大豆胨液體培養(yǎng)基試管中,細菌于37 ℃培養(yǎng)18~24 h,霉菌于28 ℃培養(yǎng)3~5天。然后用無菌生理鹽水稀釋,稀釋梯度為10-1、10-2、10-3、10-4與10-5,充分混勻,吸取100 μL在平皿底部,倒入冷卻至45 ℃左右的瓊脂培養(yǎng)基15~20 mL左右,搖勻,放在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后,進行菌落計數(shù),找出合適的梯度,使菌懸液的濃度達到106~107 CFU/mL,保存?zhèn)溆谩?/p>
1.3.4.2 溶液的制備
將水提物樣品用純化水溶解并用薄膜過濾法除菌后,分別配成質量濃度為0.1、0.2、2.0、20.0 mg/mL與80.0 mg/mL的水提物溶液。
1.3.4.3 水提物的抑菌試驗
取制備好的菌懸液用涂布法[12]檢驗抑菌效果。向平皿中倒入冷卻至45 ℃左右的瓊脂培養(yǎng)基15~20 mL,待凝固后,分別加入100 μL菌懸液和100 μL不同濃度的水提物溶液,用一次性L棒涂抹均勻。每個菌種設2個平行組,將涂布好的平板倒置于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細菌于37 ℃培養(yǎng)24 h,真菌在28 ℃培養(yǎng)72 h)后,進行菌落
計數(shù)。
1.3.4.4 最低抑菌濃度(MIC)測定
將經過過濾除菌的濃度為0.01、0.03、0.06、0.08 mg/mL與0.10 mg/mL的水提物溶液,定量加入到裝有10 mL TSB液體培養(yǎng)基的試管中,然后吸取40 μL菌液加入至同一試管中,混勻。同時做一個空白和一個只加樣品的對照。將試管放在37 ℃的恒溫培養(yǎng)箱內培養(yǎng)24 h,觀察并記錄菌落的生長狀況。以試管中肉眼可見濁度明顯低于樣品組濁度的濃度為最低抑菌濃度。
2 結果與分析
2.1 菌株鑒定結果
經過涂布和劃線培養(yǎng)配合革蘭氏染色,初步篩選出2種細菌和3種真菌,分別命名為J-1、J-2、J-3、J-4和J-5,其形態(tài)學觀察結果和生理生化鑒定結果見表1和圖1,參考《常見與常用真菌》《細菌系統(tǒng)鑒定手冊》和《伯杰氏細菌手冊》中對細菌和霉菌的生理生化特征鑒定的有關描述。結合對5種菌的形態(tài)學觀察、生理生化鑒定試驗結果,判斷出5種菌分別為陰溝腸桿菌,托爾豪特鏈球菌、酵母菌、黑根霉與米曲霉。因為霉菌主要是形態(tài)學觀察加之孢子傳播性強,無法完全分離純化,所以霉菌在一張平皿上觀察,結果如圖1。對細菌進行革蘭氏染色鏡檢,結果如圖2。
2.2 水提物抑菌試驗結果
通過測定不同濃度黃芪、黨參2種植物粗水提物作用下,5種腐敗菌菌落數(shù)的數(shù)目來判斷黃芪、黨參水提物對所篩選細菌的抑制效果,試驗結果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上述兩種植物水提物對篩選出的5種菌均能起到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隨濃度的增大先增加后減小并趨于平穩(wěn)??傮w而言,兩種水提物對真菌的抑制效果強于細菌。
當黃芪水提物質量濃度為0.01 mg/mL時,對5種菌的抑制效作用最弱,當質量濃度為0.2 mg/mL時,抑菌作用最明顯。當黨參水提物質量濃度為0.01 mg/mL時,對5種菌的抑制效作用最弱,當質量濃度為2.01 mg/mL時,抑菌作用最明顯,且對酵母菌的抑制作用明顯強于其他菌。原因可能是[13-15]:濃度較低時,滲透壓較低,對菌的細胞壁和細胞膜的通透性影響較小,隨著濃度的增大,滲透壓增大,引起細胞內容物外泄,對菌的生長起到抑制作用,而當濃度過大時,由于單位體積的溶劑對樣品的溶解度達到飽和,使得水提物的溶解和擴散受到了限制,進而影響了抑菌性。
2.3 最低抑菌濃度(MIC)測定結果
由表3可知,水提物的濃度增大到一定值時,培養(yǎng)物中菌落的生長情況明顯弱于樣品組,此即水提物對該菌的最低抑菌濃度。由下表可知,黃芪水提物對陰溝腸桿菌和托爾豪特鏈球菌的最低抑菌濃度為0.06 mg/mL,對酵母菌、黑根霉、米曲霉的最低抑菌濃度為0.03 mg/mL;黨參水提物對陰溝腸桿菌和托爾豪特鏈球菌的最低抑菌濃度為0.08 mg/mL,對酵母菌、黑根霉、米曲霉的最低抑菌濃度為0.06 mg/mL。上述結果表明兩種水提物對兩種細菌的抑制能力較三種真菌稍差。
3 結論
通過對自制臘腸中5種腐敗菌的形態(tài)學鑒定、生理生化鑒定,表明5種細菌分別為陰溝腸桿菌、托爾豪特鏈球菌、酵母菌、黑根霉與米曲霉。黃芪、黨參水提物對所篩選出的5種腐敗菌的抑菌試驗結果表示:黃芪粗水提物在質量濃度0.03 mg/mL時,開始對5種腐敗菌表現(xiàn)出抑菌效果;黨參粗水提物在質量濃度0.06 mg/mL時,開始對5種腐敗菌表現(xiàn)出抑菌效果。兩種水提物對酵母菌、黑根霉、米曲霉菌的抑菌效果較陰溝腸桿菌、托爾豪特鏈球菌明顯。我國的黃芪、黨參資源非常豐富,可作為天然抑菌物質的來源,本研究為黃芪、黨參水提物作為一種防腐劑以食品添加劑的形式添加到食品中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jù)。
參考文獻
[1]謝科.廣式臘腸微生物群落分析及產地溯源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yè)大學,2012.
[2]吳娜.廣式臘腸中腸球菌的分離、篩選及其應用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0.
[3]劉巧瑜,蔡詩鴻,曾曉房,陳海光,胡倩敏.廣式臘腸干燥過程中風味及其呈味機制的研究[J].食品科技,2019,44(8):109-115.
[4]劉文營,喬曉玲,成曉瑜,等.天然抗氧化劑對廣式臘腸感官品質及揮發(fā)性風味物質的影響[J].中國食品學報,2019,19(2):206-215.
[5]李瑜,周玉,江冠民,等.枸杞水提物與黃芪多糖抑菌活性的研究[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2,26(8):5061-5063.
[6]代建麗,周斯荻,劉銘軒,等.白芨多糖的抑菌作用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15,21(19):19-21.
[7]龔旭昊,張璐,董玲玲,等.黃芪多糖提取方法研究進展[J].中國獸醫(yī)雜志.2019,55(1):88-92.
[8]邱曉.黨參多糖的提取純化工藝及應用研究[D].北京:北京石油化工學院,2019.
[9]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常見與常用真菌》編寫組.常見與常用真菌[M].北京:科技出版社,1973.
[10]東秀珠.常見細菌系統(tǒng)鑒定手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11]Phillips I. The shorter 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J].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1978,11(2):219-220.
[1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GB 4789.2-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菌落總數(shù)測定[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6.
[13]李利紅,張華,李曉翠.不同規(guī)格黃芪多糖體外抑菌作用研究[J].鄭州牧業(yè)工程高等??茖W校學報,2012,32(4):6-7,19.
[14]陳克克.黨參多糖含量和組成分析及其對質粒DNA的保護作用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07.
[15]于梅,秦敬波,劉竹青,等.花生芽中白藜蘆醇粗提物對香腸中4種腐敗菌的抑菌活性[J].中國食品學報,2018,18(12):203-209.
作者簡介:楊海雁(1991—),女,甘肅張掖人,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食品藥品微生物檢驗檢測及代謝物分析。
通訊作者:于喆源(1991—),男,甘肅張掖人,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食品藥品檢驗檢測及品質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