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美
摘 要:幼兒期是孩子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期,平衡的膳食、合理的營養(yǎng)是保證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物質基礎,而良好的進餐習慣能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從小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對幼兒的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減少幼兒剩菜剩飯的現(xiàn)象,讓幼兒能吸收到各種食物的營養(yǎng),對此,我根據(jù)本班幼兒在進餐中出現(xiàn)的一些情況,進行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幼兒;減少;剩菜剩飯
很多孩子在家養(yǎng)成了挑食、偏食、邊吃邊玩等不良的進餐習慣,進入幼兒園后,由于生活衛(wèi)生習慣的變化,口味的變化,環(huán)境的變化,出現(xiàn)了剩菜剩飯的現(xiàn)象,家長們對此也很擔心,經常會有家長向我們詢問:“我家的孩子吃飯怎么樣?” “今天吃了什么?孩子喜歡吃嗎?”“沒有全部吃完今天的飯菜?”……諸如此類的問題是家長們最關心的事情。作為一名教師要學會觀察每個幼兒的進餐表現(xiàn),采取不同的方法來糾正幼兒剩菜剩飯的現(xiàn)象,幫助每一個幼兒養(yǎng)成自覺良好的進餐習慣。在減少幼兒剩菜剩飯方面我做了以下一些探索和嘗試:
一、營造寬松、愉快的用餐氛圍
創(chuàng)設一個干凈、整潔的進餐心理環(huán)境。對進餐表現(xiàn)好的幼兒,教師用眼神投給他們贊許的目光,用親切的摸頭等形式表示贊揚,激勵幼兒積極用餐。對進餐中有過失的幼兒一定要寬容,如有的孩子掉飯菜、剩飯、不小心把飯倒在地上,當出現(xiàn)這種情況時,我們不能訓斥、命令、批評,而要采用親切、關心的態(tài)度,寬容、諒解孩子。幼兒進餐是否有食欲與情緒好壞緊密相關。因此,我們教師在幼兒進餐前后不要批評孩子。比如:有的孩子碰撞了杯子,或做錯了其它的一些小事,老師要等他吃完飯再做處理,以免影響幼兒進餐的情緒。在進餐過程中,提醒幼兒不要交頭接耳說悄悄話,以免將食物吸進氣管。寬松和諧的精神環(huán)境,平等親切的師生關系,能使幼兒身心愉悅放松,有利于增進幼兒食欲。從而減少幼兒剩菜剩飯的習慣。
二、餐前引誘,調動進餐情緒
幼兒還處在直覺思維的階段,他們易受具體事物的直接影響,同時孩子們都非常喜歡模仿老師。針對幼兒的這一心理特點,我非常重視每天飯菜到班后的誘導工作。菜到了教室后,特別是遇到小朋友不太喜歡的菜,我都會用夸張的動作和語言來表現(xiàn)出自己對這個菜的喜歡。例如夸張的說:“哇,今天的菜好香啊,看, 還有紅燒雞翅呢,多香?。I養(yǎng)很豐富,肯定好吃極了” 教師熱情、親切的語氣可以引發(fā)幼兒的食欲,這樣,小朋友們也學著我的“饞”樣,動手吃起飯來。班里有的孩子不喜歡吃蔬菜,碰到吃蔬菜時,很多小朋友就皺起了眉頭,挑著揀著就是不愿意吃,我就告訴孩子小白兔最愛吃青菜和蘿卜,吃了青菜和蘿卜會變得像小白兔一樣白很漂亮,還能像小白兔一樣跳的很高。孩子們一聽一下子來勁了,都低下頭吃起了青菜,吃得又快又香。對于幼兒,老師利用夸張的動作,有趣的故事來吸引幼兒進餐的欲望,效果很好。我還根據(jù)蔬菜的特點給它們取了好聽的名字激發(fā)孩子吃的欲望,比如花菜就告訴幼兒是小小智慧樹,玉米粒就是小黃金,蠶豆就是綠寶石等等;同時,我利用幼兒愛模仿動畫人物的特點,告訴他們哪種食物是哪個動畫人物愛吃的,從而讓幼兒也愛上吃這種食物。如吃菠菜湯時,有的小朋友不愛吃菠菜,我就問了幾個問題激勵幼兒,我問“小朋友有沒有看過《大力水手》的動畫片啊?”小朋友都說看過,我再問“那么大力水手最喜歡吃的食物是什么呢?”許多小朋友馬上說是菠菜,我說:“是啊,大力水手吃了菠菜會變的很神通,能完成很多本來做不了的事,吃了菠菜它能飛上天,還能變出宇宙飛船讓小朋友到天上游玩呢……”聽了我這些話幼兒已經等不及想吃了,這次的菠菜湯空前暢銷。比如吃西紅柿時我會說,這是天眼神牛最愛吃西紅柿,吃了西紅柿力氣會變的很大,美人魚最愛吃海帶所以才長的這么漂亮……”;我還根據(jù)幼兒愛看動畫片愛模仿動畫人物的心理,激勵幼兒吃各種食物,從而保證了幼兒食物有均衡的營養(yǎng),減少剩菜剩飯的現(xiàn)象。
三、淺嘗即止,逐漸加量
不愿意吃的東西擺在面前,是一種壓力,非常影響進餐的情緒。這時對量的有效控制,有助于給幼兒減輕心理壓力,更容易接受本不愿接受的食物。從而造成剩菜剩飯的現(xiàn)象。
“淺嘗即止”是第一步,嘗一小口,試試味道。反正就是一口,吃下去不會有太強烈的反應。因為少,所以只是淺嘗,壓力相應的就會比較容易排除。這一步需要的時間比較長,得讓他的身心慢慢的適應食物、接受食物,減少剩菜剩飯的現(xiàn)象。班上的明明是出了名的挑食,特別是吃肉,每次聞到肉味,他都會嘔吐,我先給他少盛一點肉,和他約定:“我們先嘗一嘗,如果你覺得不好吃的話,我們就不吃!”他鼓起勇氣嘗了一口,馬上就吐掉了。我問他:“你嘗到肉的味道了嗎?”他搖搖頭說:“我剛才吐得太快了,沒嘗到味道!”“那你還可以再嘗試一下嗎?”明明使勁搖搖頭,我知道他的心思了,也就不讓他繼續(xù)嘗試了。接下來的幾天,我都會耐心的陪他一起嘗試吃肉,幾次下來,明明不那么拒絕了,他說:“老師,肉肉鮮鮮的,還是軟軟的……”
“逐漸加量”是一個慢慢的過程,由少到多,老師要有足夠的耐心進行等待??粗髅魉坪跻呀涢_始接受肉了,我就說:“我們多加一點瘦肉吧,讓我們的身體更加棒棒的!”明明說:“只能加一點點,太多我吃不了的”。我點頭答應。說話得再三思量,不能因為一句話而前功盡棄。表揚得適時給予,讓他的行為及時得到老師的肯定,給他信心,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心。就這樣,在我的影響下,明明現(xiàn)在已經可以吃一塊瘦肉了,對于孩子來說,是個不小的進步。
四、座位安排法
模仿是幼兒的天性。同伴的榜樣能引起幼兒注意,更能激發(fā)幼兒模仿的興趣。同時,教師還要有意識的把進餐表現(xiàn)好的幼兒與經常剩菜剩飯的幼兒座位安排在一起,用身邊的榜樣影響帶動他們,這樣,他們看到自己周圍的好朋友吃得這么香,受到感染和鼓舞,漸漸也吃得快,吃得香了,從而減少幼兒剩菜剩飯的現(xiàn)象。
五、樹立榜樣,循循善誘
幼兒的模仿意識較強,所以同伴的影響力非常大。而且這階段的兒童移情能力有了很大的發(fā)展,他們對別人的意見、別人感情的反應敏感性明顯增強,所以這個時候樹立一個榜樣,對一部分孩子會有很大的作用。
有一道菜是“冬瓜燒開洋”。開洋是一種海產品,比較鮮,有許多孩子不愿意吃,在碗里攪來攪去。這個時候只要有一個人在吃,就立刻會變成老師樹立的榜樣:你吃得真好。這是大海里的動物,可有營養(yǎng)了,你今天吃了這么多,一定會越長越高,越來越聰明。孩子都想長大、想聰明、想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很快就會有“老師你看我也吃的”或者“老師我也聰明”的話語,開洋也會一個一個跑到小嘴里、肚子里了。就不會出現(xiàn)幼兒剩菜剩飯的現(xiàn)象了。
六、鞏固保持,獎勵肯定
點滴的進步來之不易,一定要保持住。這時抓住孩子“愛表揚”、“好表現(xiàn)”的心理,給予孩子一些言語上、物質上和行動上的獎勵,不但會讓他的好習慣養(yǎng)成,還會讓他更自信。五角星是他們的最愛,是最好的物質獎勵。在一日的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孩子的進餐表現(xiàn),多給于他一些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機會或者優(yōu)先權,充分調動他的積極性,這會更加增強他克服挑食的信心。
有這樣一句教育名言“播下行為,收獲習慣,播下習慣,收獲性格”。這就是說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可以通過教育來培養(yǎng)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也是從幼兒時期抓起的。減少幼兒剩菜剩飯進餐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相信通過各方面的努力,我想我們的孩子都能養(yǎng)成良好的進餐習慣,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并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劉超良.試探陶行知的生活德育思想[J].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4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