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磊
洪應明曾在《菜根譚》中有言:“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此言得之。
尤其是在物質(zhì)條件豐富、外界紛繁雜亂的當今社會,擺正心態(tài),寵辱不驚,才是我們真正應做的。
近日網(wǎng)絡上傳得沸沸揚揚的“家長群危機”,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李先生因開法拉利跑車接送孩子,竟被老師認為是炫富,會引起同學的攀比心理。最終,事件以李先生反駁卻被踢出群結(jié)束,令人唏噓。
其實,在我看來,這件事完全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許李先生根本沒有想炫富,讓孩子們攀比,只是被那些心生羨慕甚至妒忌的人拿來大做文章。正如王陽明先生所言:“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比裟憧刂撇蛔∽约捍来烙麆拥奶摌s心,自然是“攀比者見攀”了。
因此,我們更須擺正心態(tài),寵辱不驚,堅持正確的價值觀。要相信,我心自有云白山清。
何謂擺正心態(tài),寵辱不驚?我想范仲淹就給過我們很好的解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辈灰驗橥饨缡挛锒淖冏约?,不因為自己的遭遇影響自己,這大概就是范公處世的準則吧。
寵辱不驚,不愛攀比浮名者,如季羨林老先生。他曾辭謝文學界頒給他的三頂桂冠——“國寶”“國學大師”“學界泰斗”。他在《牛棚雜憶》中寫道:“三頂桂冠一摘,洗去滿身浮華的泡沫,還我一個自由身,快哉。”可見,季老先生對浮名的摒棄?!拔母铩逼陂g,他遭受其他“左派”文人的打壓,卻不受其干擾,依然筆耕不輟。四百多萬字的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就是那時候翻譯完成的。曾見一本書刊對他的評價詞是:“寵辱不驚,最難時也不丟掉本心?!?/p>
如何做到寵辱不驚,保持看庭前花開花落的閑適,隨天外云卷云舒的淡然?我認為最重要的依然是心態(tài),只有擺正心態(tài),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才有可能臻至“破心中賊”的境界。楊絳先生與錢鍾書先生,從不汲汲于名利,他們兩個樸實真誠的老人,用一生的做派向我們詮釋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恬淡,真正的寵辱不驚。
堅守心中的一汪清泉吧,任憑別處山再高,水再遠,我心自有云白山清。
任憑外界繁華喧擾,我自以淡然處之,寵辱不驚。
評析
這篇作文的亮點在于機智。作者以“山中賊”和“心中賊”分別喻指產(chǎn)生攀比心理的外在原因和內(nèi)在原因,精當而形象。在擺出這個絕妙的設喻之后,文章自然地生發(fā)出思辨的路徑:修身養(yǎng)性(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破心中賊→擺正心態(tài)→寵辱不驚。做一棋眼,滿盤皆活,堪稱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