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亞賓
8月28日,韓國又拿了“世界級大獎”。
根據(jù)2018年出生統(tǒng)計,韓國生育率跌至0.98。這是韓國1970年代開始生育率統(tǒng)計以來的歷史最低點,也是全世界最低。
韓國“光榮”地成為世界唯一一個生育率低于1的國家。
生育率低于1,到底是什么意思?
就是說15到49歲的韓國育齡女性,平均子女數(shù)量不到1個。
整個2018年,韓國全國新生兒數(shù)量只有32.68萬。這是什么概念?
中國城市廣州在2017年的戶籍人口新生兒數(shù)量就有27萬,這還不算非廣州戶籍的新生兒,總計估計應該超過韓國的32萬。
而韓國總人口是5100萬,但廣州常住人口2018年只有1490萬。
人口的萎縮,往往就意味著消費的萎縮、經(jīng)濟的低迷。
本來,發(fā)達國家生育率低是正常的。
然而像韓國這種剛剛邁入發(fā)達國家的門檻,生育率就滑落到了全球倒數(shù)第一,還是個很獨特的現(xiàn)象。
而對于如此低的生育率,作為社會婚育主力的韓國年輕人們,尤其是年輕女人們,顯然有話要說。
她們說:“這不是我們的鍋!”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韓國人也不相信婚姻了
最近韓國媒體上最常見、最討論熱烈的新聞是什么?朝鮮?美國?日本?三星?
是離婚。
8月,韓國女藝人具惠善和男藝人安宰賢鬧出離婚風波,原因是“他說因為我不夠性感,他出軌劇組其他女星”。
而在此前,被視為“金童玉女、世間絕配”的韓國藝人夫婦宋慧喬和宋仲基也宣布離婚。
有人或許會覺得演藝圈婚戀風波向來是媒體關注的焦點,不足為奇。
但韓國媒體之所以如此熱衷于報道藝人的婚姻,還是因為韓國民眾對此感同身受。
韓國是世界上離婚率最高的幾個國家之一,在亞洲也絕對是最高的。
2018年韓國有25萬對夫婦登記結婚,同時有10萬對夫婦登記離婚,粗略計算的話,四成都離了,這離婚率高得有點嚇人。
數(shù)據(jù)顯示,僅2015年當年離婚的韓國夫婦中,有29.9%是“已共同生活超過20年之后選擇了離婚的”。
而在這些“晚年離婚”中,大多都是女方主動提出的。婆媳矛盾、夫妻性格差異、家務矛盾、丈夫出軌,都成了主因。因為多年以來的積怨,韓國家庭中的女人們?nèi)虩o可忍,無需再忍,晚年開始放飛自我,追求自由。
這種情況在明星家庭中也司空見慣,具惠善在談到自己和安宰賢的婚姻狀況時就說:所有的家務全都是我一個人在做,他在分居前就已經(jīng)連家都不回。
女明星們不惜自爆家庭隱私、手撕鳳凰男,年長女人們不惜撕碎20余年的婚姻、主動離婚,這些活生生的例子每天都在韓國上演,也必然會波及韓國年輕人的婚育觀念。
最新數(shù)據(jù),截至2018年,韓國男性的初次結婚年齡為33.2歲,女性初婚年齡為30.4歲,而且數(shù)字逐年都在往后推遲。
韓國統(tǒng)計廳調查顯示,有高達六成的20~29歲年輕人覺得:不結婚,也挺好。
韓國人,尤其是韓國年輕人,越來越不想結婚了。
結婚越來越晚,不婚率越來越高,生育率自然萎縮。
一本女性小說引發(fā)的韓國社會真理大討論
有人覺得,韓國生育率如此低,一定是韓國政府的鍋,政府沒有出臺相關政策和社會福利,來鼓勵生育。
實際上這還真的錯怪政府了。迄今為止,韓國政府投入了超過100萬億韓元(近6000億人民幣)來鼓勵生育,然而收效甚微。
韓國是個儒家文化主導的社會。
絕對的男尊女卑思想,貫穿了社會的方方面面,這就是為何具惠善會控訴老公安宰賢:家務他從來不做。
不僅如此,絕對的“孝順”婆婆、絕對的家務全包、絕對的相夫教子,韓國社會一系列強加給女性的評價標準,讓許多韓國女人覺得“透不過氣”。
最典型的例子,在日前大火的戛納獲獎韓國電影《寄生蟲》中,無論是那個住在玻璃房子豪華別墅的富人家庭,還是宋康昊飾演父親的窮人家庭,媽媽永遠都是待在家里做家庭主婦、洗衣做飯、照顧孩子,無一例外。
去年,一本叫做《82年生的金智英》的小說成為韓國售出百萬冊的暢銷書。
在5000萬人口的韓國,一本書能賣出百萬本,絕對是轟動級別的。
而這本書之所以在韓國如此轟動,就是因為可以用一句話概括這本小說的內(nèi)容:《韓國女性被歧視、被嫌棄的一生》。
書中主角叫金智英,生于1982年,從小開始,就因為自己是個女孩,受到了各種不公平待遇。比如男同學打她,老師非但不批評男同學,反而說:男生喜歡才打你。
小時候,她偷吃弟弟的奶粉,重男輕女的奶奶就要打她;
她獨自夜行,被變態(tài)跟蹤,結果父親罵怪她自己穿太少;
她初入職場,又遭遇性騷擾,她在職場中,做同樣工作收入也比男人低;
懷了孕,地鐵上甚至都沒有人給她讓個座位,她生了孩子,又在壓力下被迫成為家庭主婦,辭去工作;
喪偶式育兒,丈夫一手不管,還調侃把孩子丟給老婆是因為“母愛偉大”。
結果,當她想推著孩子去咖啡館散散心時,聽到咖啡館員工在背后偷偷議論,說她是個只會在家花老公的錢、靠照顧孩子為生的“寄生蟲”——韓語中專門有這個詞,媽蟲。何其惡毒!
在小說里,因為中秋節(jié)臨近,金智英必須要穿越大半個韓國,陪著老公回到公婆家,親自下廚為公婆一家做一頓豐盛的中秋家宴,慶祝闔家團圓。
然而她突然想起,盡管她自己的父母和她一樣就住在首爾,她卻從來未能陪自己的父母過一個中秋節(jié)。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句濃濃儒家宗族觀念的話,在今日的韓國社會中,看來依舊是真實的存在。
這本書引發(fā)了韓國女性讀者的強烈心理認同。
韓國女性學者金蓮珠評價《82年生的金智英》:看到最后,你甚至都分不清作者寫的是金智英,還是你自己。
因為這本書就是千萬韓國女人一生的真實寫照。
可以說,這本小說,完美地解釋了為何韓國結婚率低、晚婚率高、離婚率高、生育率低等一系列社會問題。
因為韓國社會文化,出了問題。
90后韓國女人:不要做金智英
雖然書名叫做《82年生的金智英》,但其實這本書引發(fā)得最多感慨的,是當下韓國1990年左右和之后出生女生的共鳴,因為年近30的她們,正處在婚育、職場、家庭等人生重要選擇的十字路口,對金智英的故事尤其敏感。
這本書也引發(fā)了韓國社會硝煙彌漫的大討論,甚至還引發(fā)了韓國網(wǎng)民互撕。
比如1991年出生的韓國女藝人、紅天鵝絨女團隊長Irene(裴珠泫)就公開高調宣布自己讀完了這本書。結果卻出人意料。
因為韓國女團組合的粉絲受眾,往往是宅男居多,而韓國網(wǎng)民把《82年生的金智英》看作是“女性主義小說”,認為女性受到了男性的壓迫,這頓時讓裴珠泫的很多男粉絲很傷心,甚至有極端男粉絲激烈地罵她,焚燒她的照片,表示對她很失望,“要脫粉”。
而這本書改編的電影將在2019年10月上映,電影主頁下還是有許多男網(wǎng)友的謾罵:什么垃圾書,居然也要拍電影。
但90后女生對這本書的態(tài)度絕對是認同的。女藝人崔秀英甚至看完小說之后,還拍了幾集短視頻小節(jié)目,就叫《90年生的崔秀英》,與姐妹們一起吐槽韓國女人的辛酸成長史。
其中就提到,因為許多韓國公司知道女性職員一定會生孩子,所以從入職那天起,就沒想把好的薪水和職位留給女性。
而她們在面臨“同時在媽媽、妻子和事業(yè)”不同角色之間共同兼顧時的難處和辛苦。
但顯然,韓國的許多男網(wǎng)友們并不認同這本書。
甚至有好事的男網(wǎng)友,仿照《82年生的金智英》,在網(wǎng)上寫了一本小說《90年生的金志勛》,講述一個1990年出生的韓國男性的“悲慘血淚史”,指出并非只有女性被不公平對待,男人也一樣。
比如最大的例子,就是強制服兵役。
根據(jù)韓國兵役法,所有20歲至30歲的健康男性必須在軍中服役至少21個月,拒服兵役的人會面臨1年至3年的牢獄之災,連玄彬、宋承憲這樣的男星也不例外,都要乖乖服役,自然工作事業(yè)等均會被強行打斷。
此外,《90年生的金志勛》還寫了諸如結婚了男方家就要出錢辦婚禮、買房子等韓國社會中對男性的“強加項目”。
以此來試圖反駁說,并非只有女人們才有不公待遇。
有評論指出,如今20~30歲的韓國男性,其實受到服兵役、找工作難、房價高等影響,也并未享受到什么特權,而初入職場的他們,也沒有什么權力去對女人呼來喝去,同屬于被長輩壓榨的人。所以他們很委屈,我們也是受害者,誰說只有韓國女人才辛苦?
僅僅一本書,就把韓國的年輕人給撕裂了。
另一個有趣的數(shù)據(jù)顯示,73%的韓國人想移民離開韓國,最想去的國家是加拿大。有近一半的人表示:不想再次出生在韓國。
所以有韓國女生在面對媒體時說:“我覺得韓國女人未必就一定會成為金智英,還有很多選擇,比如當你還沒準備好,就不要結婚,不要生孩子?!?/p>
相比大多數(shù)韓國青年都是這么想的。
所以有議員將這本書贈送給了韓國總統(tǒng)文在寅,說:希望10之后的韓國,不會再讓“92年出生的金智英們”回憶時感到失望。
文在寅能否做到,筆者也不知道。
但是有個有趣的現(xiàn)象,《82年出生的金智英》在日本也登上了“最暢銷亞洲圖書”的榜首,并且三次加印,供不應求。
看來日本的金智英們,也很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