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正好
每年放暑假,我總會立刻趕回老家——一個美麗的小山村,去陪陪爺爺奶奶,去享受那一份鄉(xiāng)村初夏獨特的音韻!
細細聆聽,初夏的聲音是如此美妙!
清晨,沒有喧囂的吵鬧聲,沒有發(fā)動機的轟鳴之音,只有小鳥輕柔的啼囀將我喚醒。聽,“唧唧”那是雛鳥在呼喚母親,委婉中帶著嬌氣;“啾啾”那是畫眉鳥婉轉(zhuǎn)悅耳的叫聲,聽起來像歌唱家在唱一首優(yōu)美動聽的歌曲,又像演奏家在用笛子吹一曲悠揚悅耳的樂曲;“喳喳”那是麻雀一刻不停的歡愉聲,似乎在招呼同伴連飛帶躍飄下樹來。各種鳥叫聲清脆如水音,勝似天籟,真是百聽不厭;也令一早起床的人兒精神爽朗,心情舒暢。
上午,尚不太熱,到屋后的小溪旁玩耍。探腳下去,任潺潺的溪水漫過腳踝,涼涼的。溪水碰擊著岸邊的亂石,就像小木槌敲打著揚琴的琴弦,叮咚叮咚,多么悅耳。天上的白云也仿佛停下腳步,聆聽著如仙樂般的音韻。
下午,天氣悶熱起來,慵懶地躺在臥椅上,靜靜聽蟬高聲鳴叫。蟬是夏日最活躍的歌手,一聲聲“知了,知了”是它在唱一曲夏的頌歌。那嘹亮的歌聲中,滿是夏的遐想。這是屬于蟬的狂歡,而我也陶醉其中。也許你要說它吵鬧,聲音刺耳,但我要稱它為生命的贊歌。初夏的炎熱是否已把你禁錮在涼爽的空調(diào)房中?來,走出房間,到陽光下,聽聽大自然美妙的聲音,感受夏日蓬勃的活力,像蟬一樣享受夏日特有的熱度。
我還聽見夏日風的囈語,它也訴說著夏日的喜悅與狂熱。突然,風猛烈起來,樹哆嗦著,樹葉被刮得唰唰作響,這是一場交響樂的序曲。蟬安靜了,它也想聽聽這場盛大的音樂會。不知什么時候,烏云籠罩了大地,風停了,序曲結(jié)束了,一切都那么靜,那么靜,這是正式演出前的最后沉寂。
只見一道閃電撕開天際,拉開了舞臺的大幕。十幾秒后,一聲石破天驚的雷敲響了第一個音符,樹葉沙沙作響,進而整棵樹開始顫抖起來,屋上的瓦片搖晃著,“嗒啦嗒啦”地響,甚至大地都被雷嚇得震顫。隨之而來的是傾盆的大雨。雨砸在房檐上、葉子上、石頭上、泥土里,聲音或高或低,或輕或重,或悶或亮,好似各種樂器正同時演奏。天空中,閃電一道亮似一道,如同現(xiàn)場絢麗的燈光;雷一聲高過一聲,仿佛把這首氣勢磅礴的交響樂推到了最高潮,真是酣暢淋漓……
入夜,夏日星空下,慢慢地,人入夢了,蟬眠了,燈滅了,只剩月亮灑下朦朧的月光。微風掠過樹林,樹葉抖動,發(fā)出唰唰的響聲,似有人在你耳邊輕聲呢喃;遠處蛙在池塘里“呱呱”地叫,似在訴說稻花香里的豐年。
初夏,蘊有多少美妙的聲音。停止對炎熱的抱怨,細細欣賞,慢慢品味,敞開你的心,讓我們一起聽聽初夏的聲音。
小作者對選材的匠心取舍:清脆的鳥聲、叮咚的溪水、嘹亮的蟬聲、風的囈語、暴雨聲等。同時注意材料的詳略和層次。暴風雨來臨前后的聲音,寫得很有層次,也很細膩。由風的囈語自然過渡到寫暴風雨前奏的聲音,將之比成交響樂的序曲。眾多聲音齊上陣,但又井然有序,由有聲到無聲。暴雨來臨時,極盡描繪之能事寫了石破天驚的雷聲、樹葉的沙沙聲、瓦片搖晃聲、雨砸下來的聲音,等等。選取的是不同特點的聲音,或高或低,或輕或重,或悶或亮,給人酣暢淋漓的感覺。暴風雨過后的聲音選取了微風、樹葉、蛙等細微的聲音,非常真實可感。加之小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讓讀者“聲”臨其境,仿佛真的聽了一場氣勢磅礴的交響樂,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與神奇。
指導老師:潘素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