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淼
摘 要:本文針對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安全問題的控制與管理,結合理論實踐,在簡要闡述建筑結構設計特性的基礎上,分析了常見的安全問題,并提出控制和管理的對策。分析結果表明,科學合理的建筑結構設計,既能保證建筑工程的安全性,還能提升施工質量,希望對同類工程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建筑工程;結構設計;抗震性;先進技術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設中,結構設計的效果對建筑工程整體安全性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循相應的規(guī)范和標準,在科學的指導方法下進行。通常情況下,建筑設計和結構設計之間具有相互制約的關系,結構設計多以建筑設計為標準,在具體設計過程中,設計師要以結構的實際受力情況為基準,進行合理設計?;诖?,開展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安全問題的控制與管理探討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建筑結構設計安全性
在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城市土地資源愈發(fā)緊張,建筑工程逐步向著更高、更大的方向發(fā)展,對承載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結構設計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考慮不當,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如常見的裂縫、坍塌等都是建筑結構設計不合理引起的。因此,在建筑結構設計中必須嚴格遵循國家現有相關規(guī)范和標準,保證每個結構的質量和性能都在允許范圍中,從內到外保證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近年來,對建筑工程的質量、安全、性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既要充分滿足內部結構的安全性,也要符合城市規(guī)劃的要求,提升建筑工程實用性和美觀性。使得建筑工程在結構設計時要進行大量的數據運算,采用更加先進的設計理念和方式,以保證建筑結構設計符合相關的安全要求。
二、建筑結構設計中常見的安全問題
(一)缺乏抗震性
地震的一種常見的自然災害,對建筑工程具有較大的破壞,如果建筑工程抗震性不足,一旦遇到地震就會造成較為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雖然我國相關部門早已出臺了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抗震標準,但在具體設計中,仍然存在部分設計單位為提升經濟效益,不履行抗震設計標準的問題,也沒有對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進行高度關注。甚至在建筑結構設計中經常發(fā)生忽略抗震測試的問題,無法有效保證抗震性能,一旦發(fā)生地震, 必然會造成較大的傷亡和損失。因此,在建筑結構設計中,抗震性能不足是存在的主要安全問題。
(二)偷工減料問題依然存在
在建筑結構設計中,一些設計單位為將成本,經常會故意降低鋼材使用量,用其他材料代替,但如果過度代替,必然會影響建筑工程整體結構的穩(wěn)定性,從而降低建筑工程的總體質量和使用壽命,并埋下安全隱患【1】。我國對建筑領域對建筑結構設計時的鋼材使用量有明確規(guī)定,要按照建筑工程的種類、位置,選擇與之相適的鋼材類型。這就對建筑結構設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一些建筑公司甚至經常采用一些劣質材料進行施工,此種鋼筋的韌性和強度無法滿足建筑安全要求,一旦受到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如地震、大雨沖刷等,存在倒塌的可能,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對人們生命及財產也有較大威脅。
(三)建筑結構設計自身不夠合理
安全問題和質量問題是建筑結構設計及施工的主要問題,也是建筑工程領域永恒的話題,在建筑結構設計中,極易發(fā)生安全問題,主要原因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設計人員專業(yè)技術有限,無法滿足實際設計效果,是導致建筑結構設計安全問題頻發(fā)的主要原因。
第,在設計過程中,沒有把安全因素完全融入到設計環(huán)節(jié)中,沒有充分考慮建筑工程的經濟型和安全性,經常發(fā)生顧此失彼的問題【2】。
第,在建筑結構設計中,設計人員沒有做到部分安全和總體安全的有效銜接,安全設計偏向于部分結構,對整體設計安全考慮欠佳,這一點也是導致建筑結構安全性缺失的主要原因。
三、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安全問題的控制與管理對策
(一)全面提升建筑結構設計的抗震性能
我國國土面積比較遼闊,不同地區(qū)地形地貌,地勢起伏變化較大,部分區(qū)域是地震多發(fā)帶,因此,在建筑結構設計時必須全面提升抗震性能,具體而言,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同時入手:
第一,要在意識層面上,提升設計人員的重視程度,讓他們能夠充分認識到抗震性能在建筑結構設計中的重要地位,并且能夠深刻認識到結構設計對建筑設計的重要性,從每個細節(jié)入手,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3】。
第二,設計人員還要不斷提升設計的專業(yè)技能和理論知識,并在具體設計過程中,要秉著認真負責,態(tài)度端正的原則,緊密結合建筑工程的特性和使用情況,提升建筑工程結構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
第三,建筑結構設計人員還要定期學習更加先進的設計理念和方法,采用先進的設計軟件、工具,提升抗震性能,從而達到“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設計效果。
(二)加強先進技術的應用力度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和計算機軟件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建筑結構設計方法和工具不但推陳出新,合理應用高精尖技術,可有效提升建筑結構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在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建筑工程的結構日益復雜,傳統(tǒng)二維CAD技術已經無法滿足實際需求,多采用有限元及MIB可視化技術,這就對設計建筑結構設計人員的專業(y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大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力度,通過科學技術來提升建筑結構設計效果【4】。此外,也只有充分融入科技技術,才能保證建筑結構設計的科學性。因為,在新時期背景下,人們對建筑工程的要求已經不再停留于實用和美觀上,而是將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在具體設計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積極借鑒國內外的經驗和啟示,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來保證建筑結構設計的安全性。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要不斷反思和修改,以便及時發(fā)現設計中存在的問題,保證結構設計的安全性。
(三)加強對設計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建筑結構設計具有很強的專業(yè)性和復雜性,對設計人員專業(yè)素養(yǎng)及技術水平有很高要求,只有高度重視建筑結構設計的安全性,才能保證每個設計環(huán)節(jié)都能滿足設計標準和要求。同時設計單位,還要定期開展安全知識培訓和教育,并對所學的知識進行考核,將考核結構和薪資待遇掛鉤,提升他們參與培訓和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逐步提升設計人員對建筑結構設計的重視程度【5】。此外,為幫助設計人員樹立安全意識,還要對建筑結構設計結果進行全方位的安全檢查,以便及時發(fā)現安全問題,保證建筑結構的安全性。此外,建筑結構設計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多,對設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比較高,既要掌握相應技術和知識,也要具備嚴謹的工作素養(yǎng),從而最大限度上保證建筑結構設計的安全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結合理論實踐,探討了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安全問題的控制與管理,探討結果表明,建筑結構設計的安全性,對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使用壽命、性能等方面皆有較大影響。因此,在具體設計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安全問題,全面提升建筑結構設計的抗震性能,并積極應用更加先進的科學技術,不斷提升設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才能更好的保障建筑工程結構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促使我國建筑事業(yè)持續(xù)健康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徐曉賀.建筑結構設計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思考[J].住宅與房地產,2018(30):58.
[2]劉寧.高層建筑設計中有關安全設計問題的思考[J].建材與裝飾,2018(42):112-113.
[3]肖韶華.建筑結構設計現存問題及對策[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14):1-2.
[4]喬玉瑞.對建筑結構設計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思考[J].綠色環(huán)保建材,2018(07):102+105.
[5]方運進.建筑結構設計中鋼筋混凝土設計的關鍵點分析[J].綠色環(huán)保建材,2018(0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