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
1963年2月末的一天,毛澤東寫下“向雷鋒同志學習”七個大字,在此之前的一年,媒體廣泛報道了雷鋒事跡,毛澤東的題詞則意味著雷鋒精神被確立為一個時代的標桿。
毛澤東秘書林克在回憶錄中寫道:毛主席從左半邊床的書堆上,拿起一張信紙遞給我,上面寫著“向雷鋒同志學習”七個瀟灑蒼勁的行草字,我擬好的十幾個標語,他一個未用,這時,他吸了一口香煙,從容地帶著詢問的目光問道:“你看行嗎?”我爽朗地回答說:“寫得很好,而且非常概括。
從此,“雷鋒”不僅是一個人,還是一種信仰,也是一代代時代榜樣的代名詞。雷鋒之后,各個時代都推出了當時的榜樣人物,他們?yōu)樯鐣淞⒘司?、道德、行為的標準,激勵青年人以他們?yōu)榘駱?,完善自己的人生?p>
雷鋒紀念館物品。
“雷鋒精神”,影響了建國后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雷鋒,1939年12月30日出生于湖南望城縣安慶鄉(xiāng)的一個貧農家庭,7歲就成了孤兒。1960年參軍,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入伍前,他先后在鄉(xiāng)、縣當過通訊員,在農場當過拖拉機手,在鞍山鋼鐵公司當過推土機手,并多次獲嘉獎。參軍后,雷鋒勤學苦練基本功,各項科目成績都是優(yōu)良。1962年8月,雷鋒因公殉職,年僅22歲。
雷鋒犧牲后,全國各地、軍內軍外對雷鋒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宣傳,他的事跡被媒體廣泛報道:他把平時積存的200元錢捐助給遼陽災區(qū)人民和撫順人民公社,用自己的津貼費給丟了火車票的大嫂補票,主動幫助外出老人,利用閑暇時間擔任校外輔導員……雷鋒在日記中寫道:“多幫助人民做點好事,就是我最大的快樂幸福?!薄拔一钪?,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p>
1963年1月7日,國防部批準授予沈陽部隊工程兵某部雷鋒生前所在班為“雷鋒班”,1月23日,共青團中央發(fā)布決定,追認雷鋒為全國優(yōu)秀少先隊鋪導員。時任團中央第一書記的胡耀邦下達指示,要求共青團加大對雷鋒的宣傳工作,《中國青年》帶頭響應,出版了一期學雷鋒專輯,刊發(fā)日期在3月1日,當時毛主席住在中南海豐澤園里面的菊香書屋院,應編輯部的信件,他答應在2月25日之前寫好題詞。
毛澤東說,學雷鋒不是學他哪一兩件先進事跡,也不只是學他的某一方面的優(yōu)點,而是要學他的好思想、好作風、好品德;學習他長期一貫地做好事,而不做壞事;學習他一切從人民的利出發(f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1963年3月5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等都在頭版顯著位置刊登了毛主席的手跡,之后每年的3月5日被確定為學雷鋒紀念日。
在之后的幾十年間,雷鋒精神,更像一種生活態(tài)度,精神面貌,時刻激勵著年輕人對人性光輝的追求。馮小剛執(zhí)導的電影《芳華》,男主角劉峰就是文工團的學雷鋒標兵,他質樸善良,主動包攬了團里的臟活累活,甘愿為大家服務。
時代造就了一批雷鋒式的人物。
1960年代“基層干部”焦裕祿、1970年代工人代表鐵人王進喜、1980年代“身殘志堅”的張海迪、1990年代“人民公仆”孔繁森,還有21世紀后的“工人先鋒”李斌、“基層法官”鄒碧華、“援藏學者”鐘揚……一代又一代時代榜樣,代表著共和國的脊梁,激勵著全國人民。
1962年,焦裕祿到蘭考,當時,正值蘭考風沙、內澇、鹽堿等自然災害嚴重,農業(yè)產量低,群眾生活苦,焦裕祿同志以高度的革命精神,對干部和群眾進行思想教育,掀起了挖河排澇、封閉沙丘、根治鹽堿的除“三害”斗爭高潮。他以身作則、心懷群眾、無私奉獻,奮戰(zhàn)兩年,因積勞成疾不幸去世,年僅42歲,40多年來,焦裕祿用生命在河南蘭考燃起了一座永不熄滅的精神燈塔。
“八十年代新雷鋒”張海迪,因5歲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癱,她不沮喪沉淪,而是自學成才,與疾病斗爭,重塑人生信念。不僅翻譯了十萬字英文小說,編著了《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勵志作品,更自學針灸,忍受病痛為群眾治病達1萬多人次。面對命運的殘酷,張海迪時刻想著為人民多做什么,而不是索取什么,被稱為“當代保爾”。
“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兩度赴藏,歷時十年,幾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頂水源處采集水樣,擔任西藏阿里地區(qū)地委書記兩年時間里,全地區(qū)106個鄉(xiāng)他跑遍了98個,行程達8萬多公里。1994年,在帶領工作組赴新疆塔城地區(qū)考察時,孔繁森遭遇車禍以身殉職,時年50歲,藏族同胞在挽聯(lián)中如此評價孔繁森:“一塵不染,兩袖清風,視名利安危淡似獅泉河水;兩離桑梓,獨戀雪域,置民族團結重如岡底斯山?!?/p>
與孔繁森一樣,至今感動著雪域高原的還有援藏教授鐘揚,在西藏工作的16年里,鐘揚的足跡從雅魯藏布江邊到阿里無人區(qū),從藏北高原到藏南谷底,懷揣著“一個基因可以為一個國家?guī)硐M?,一粒種子可以造福萬千蒼生”的信念,他將熱血和生命獻給了西藏,他的人格和情操,至今仍然感動著我們的時代。
習近平深刻指出“雷鋒精神是永恒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xiàn)”,“任何一個民族都需要有這樣的精神構成其強大精神力量,這樣的精神無論時代發(fā)展到哪一步都不會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