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高寒草原草甸區(qū)土壤侵蝕及植被覆蓋對養(yǎng)分空間分布的影響
        ——以興海盆地子科灘為例

        2019-10-19 01:50:22陳澤濤沙占江王求貴胡菊芳馬玉軍
        水土保持研究 2019年6期
        關鍵詞:研究

        陳澤濤, 沙占江, 王求貴, 余 迪, 胡菊芳, 馬玉軍

        (1.青海師范大學 地理科學學院, 西寧 810008; 2.青藏高原地表過程與生態(tài)保育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西寧 810008; 3.中國科學院 青海鹽湖研究所, 西寧 810008; 4.青海省氣候中心, 西寧 810001)

        土壤是作物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是決定植物生長狀況的首要條件,同時也是植物生長所需氮、磷、鉀等養(yǎng)分的主要來源[1-3]。土壤養(yǎng)分的空間變化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植物生長及空間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變土地利用結構[4-5]。而植被覆蓋狀況、土地利用結構的改變會反作用于土壤,使得土壤養(yǎng)分含量在空間上發(fā)生變化,二者互為因果[6-7]。在青藏高原,草地是最主要的植被類型,占青?!鞑馗咴脖豢偯娣e的63.9%[8]。該區(qū)域近年來圍繞高寒草原草甸、土壤環(huán)境、以及生態(tài)環(huán)境變化的研究成果很多。如土壤退化與草地退化關系的研究[9-12];草原草甸區(qū)土壤與植被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其關系的研究[13-18]。

        本研究通過土壤化學方法來對高寒草原草甸區(qū)興海盆地子科灘土壤TN(全氮)、TP(全磷)、TK(全鉀)、EXT-N(堿解氮)、EXT-P(速效磷)、EXT-K(速效鉀)以及OM(有機質)的空間分布及其空間關系進行研究;結合遙感方法監(jiān)測植被生長狀況及137Cs法分析土壤侵蝕強度,分析在不同的植被覆蓋類型、不同的植被覆蓋度以及不同的土壤侵蝕強度下的土壤養(yǎng)分的空間分布特征,探索土壤侵蝕、植被覆蓋以及植被類型對土壤養(yǎng)分空間分布的影響。為該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土壤侵蝕預防與治理等提供基礎資料與科學依據。

        1 研究區(qū)概況

        研究區(qū)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地理坐標為35°30′—35°55′N,99°38′—100°14′E(圖1)。為新生代山間斷陷切割盆地,其東北部為昆侖系河卡山,大河壩河流經盆地西南邊界注入黃河,盆地位于河卡山與大河壩河之間[19]。除西北部有部分山地、東部發(fā)育為第四紀河湖相沉積物形成的礫石溝谷外,其余均較為平坦。海拔為2 500~4 600 m,區(qū)內面積1 234.84 km2,年均溫-4~1℃,年降水量300 mm,年蒸發(fā)量1 680 mm。屬于典型的高原大陸性氣候,空氣稀薄,日照充足、輻射強烈,熱量條件差,氣候干燥、寒冷。風力侵蝕、水力侵蝕、風力水力復合侵蝕以及凍融侵蝕等侵蝕類型均在該區(qū)域分布。研究區(qū)屬于高寒草甸與高寒草原過度地帶,主要以高寒草甸土、高山草原土、栗鈣土、風沙土為主。植被類型主要以高山嵩草(Kobresiapygmaea)草甸和芨芨草(Achnatherumsplendens)草原、紫花針茅(Stipapurpurea)草原為主,有小面積的灌叢和喬木在河谷低地陽坡發(fā)育。

        圖1 采樣點分布

        2 研究方法及手段

        本研究所有的空間數據采用Albers等面積圓錐投影,中央經線為99°40′,標準緯線為35°30′,該投影可以最大限度減少由投影方式帶來的面積變形[20]。將landsat 8 OLI遙感影像數據、土壤養(yǎng)分和137Cs采樣點坐標統一進行投影變換,為下一步研究工作做準備。

        2.1 遙感數據獲取與處理

        本研究主要通過landsat 8 OLI影像(p133,r35,p133,r36;2016/07/01地理空間數據云平臺)數據分類提取得到研究區(qū)植被覆蓋類型;VFC提取采用像元二分模型獲得[21-23],該模型已被廣泛應用于VFC計算,其假定遙感影像由綠色植被信息和無植被信息(裸地)組成,VFC計算多采用NDVI數據,估算公式為:

        (1)

        式中:NDVI為影像中各像元的歸一化植被指數;NDVIsoil和NDVIveg分別為全裸土覆蓋像元和全植被覆蓋像元的NDVI值,分別由高分二號衛(wèi)星PMS2影像獲得(2016年6月17日),數據來源于青海省高分中心(http://qhgis.cn/),坡度、坡向等信息則是通過1∶30 m的DEM提取所得,數據來源于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地理空間數據云平臺(http://www.gscloud.cn)。將地表形態(tài)因子坡度、坡向、高程等以及1∶100萬土壤類型圖、VFC和植被覆蓋類型等參考因子進行綜合分析。結合區(qū)域景觀特征分析土壤養(yǎng)分空間分布的差異。

        2.2 土壤樣品獲取與處理

        分別于2016年6月和2017年9月采集土壤樣品共128個。其中采集137Cs分層樣72個,其中平行樣12個。所有樣品稱重并用聚乙烯自封袋密封帶回實驗室。樣品剔除石子和植物根系,放入60℃烘箱進行恒溫烘干至恒重,分層樣品研磨混勻后過20目篩子,樣品裝入離心管并密封,樣品測試采用美國CANBERRA公司生產的GCW-3525高純鍺γ能譜儀,能量測定范圍為3~3×103KeV,相對探測效率為50.2%,能量分辨率為2.2 KeV,利用Genie-2000譜分析軟件提取137Cs的譜數據,通過對137Cs的γ能量峰661.7KeV(85%)進行計算,其重復測量相對誤差小于5%。測定的樣品用IAEA-SOIL-2(09~03)-T5進行標定。測定工作在青藏高原地表過程與生態(tài)保育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進行。

        同時采集自地表向下0—15 cm全樣56個。全樣采用剖面豎切的方法采集立方體土柱,土壤全樣將大塊團塊狀土壤樣品捏碎即可,混勻后,取100 g樣品進行TN,TP,TK,EXT-N,EXT-P,EXT-K,OM以及pH值的測定,其中OM測定采用重鉻酸鉀氧化法、TN采用凱氏定氮法、TP用酸溶—鉬銻抗比色法、TK用酸溶—火焰光度法、EXT-N用擴散吸收法、EXT-P用碳酸氫鈉浸提—鉬銻抗比色法、EXT-K用乙酸銨浸提—火焰光度法[24]。養(yǎng)分測定試驗委托青海大學農林科學院土壤肥力研究所進行。土壤養(yǎng)分經過數據篩選、異常值的處理以及正態(tài)變換檢驗后,將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數據進行正態(tài)變換并進行地統計分析以及克里格插值。

        2.3 地統計學方法

        地統計學方法是基于區(qū)域化變量理論基礎上的一種統計方法,被廣泛應用于土壤特性空間變異方面的研究[25-27],本文中只做簡要說明。假設區(qū)域化變量滿足二階平穩(wěn)假設,其半方差函數公式[28]如下:

        (2)

        式中:γ(h)為半方差函數;h為分隔兩樣點的矢量,稱為步長;N(h)為相距為h的樣點對數目;Z(xi)和Z(xi+h)分別為區(qū)域化變量Z(x)在位置xi和xi+h處的實測值。

        空間變量數據的非平穩(wěn)性比較常見,只要變量在適度大小的鄰域內滿足平穩(wěn)性,仍然可以得出合理的統計分析結果[29]。因此選擇一個穩(wěn)定的半方差函數以及合適的鄰域對地統計制圖非常關鍵。

        克里格插值法是一種最優(yōu)無偏線性估值方法[30]。對變量在點x處的估計值Z*(x)可以通過該點影響范圍內的n個有效觀測值Z(x)的線性組合得出,即:

        (3)

        式中:λi是賦予觀測值Z*(xi)的權重,表示各觀測值對估計值Z*(x)的貢獻,其和為1,在保證估值無偏性(即估計偏差的平均值為0)和最優(yōu)性(即估計值方差最小)條件下,可由變量半方差函數計算得到??死锔穹ㄔ谶M行最優(yōu)無偏估值的同時,還能得出變量的估計方差[31],這對提高制圖精度意義重大。

        本研究半方差函數的計算和理論模型的擬合均采用地統計學軟件GS+進行,各項異性半方差函數計算時的角度容差(tolerance)定向為±22.5°。最優(yōu)模型的選擇主要參考模型擬合的決定系數R2和殘差RSS,一般認為,擬合模型的決定系數R2越大,殘差RSS越小,擬合精度越高[28]??死锔癫逯涤葾rcGIS 10.2完成,生成grid數據后按照研究區(qū)邊界裁剪得到研究區(qū)土壤養(yǎng)分插值柵格圖。

        3 結果與分析

        3.1 植被類型空間分布

        對landsat 8數據進行遙感解譯并進行精度評價,采用隨機選取檢驗區(qū)法,選取350個地面真實樣本進行精度評價,分類結果為83%,Kappa系數為0.84(附圖2)。研究區(qū)以高寒草原、草甸為最主要的植被類型,其中芨芨草草原面積為394.27 km2,占研究區(qū)面積的31.92%,廣泛分布在研究區(qū)南部大部分地區(qū)以及東北部山地緩坡處;高山嵩草草甸面積為371.93 km2,占研究區(qū)面積的30.11%,主要分布在研究區(qū)西部、西北部海拔較高的坡地。紫花針茅草原面積為268.23 km2,占研究區(qū)總面積的21.71%,在研究區(qū)中部低地分布;礫石溝谷面積為79.94 km2,占評價區(qū)面積的6.47%,主要分布在研究區(qū)南部。該區(qū)域為溝谷地貌,以第三紀沉積巖層為主;圓囊苔草(Carexorbicularis)沼澤和河流面積分別為12.46,20.68 km2,占研究區(qū)面積的1.01%,1.67%;居民地和耕地面積分別為9.09,6.79 km2,占研究區(qū)總面積的0.74%,0.55%;人工林占研究區(qū)面積的0.10%,零星分布在子科灘南部;山楊林占研究區(qū)面積的0.55%,零星分布在大河壩河河谷低地;錦雞兒(Caraganasinica)灌叢零星分布在河卡山南麓,金露梅(Potentillafruticosa)灌叢零星分布在南部河流溝谷緩坡處,分別占研究區(qū)總面積的0.11%,0.07%。總體分類效果較好,但是其中部分類型分類精度相對較低,尤其是草原草甸過度地帶以及河流、溝谷等地區(qū),受遙感影像精度的限制以及地形、高程等的影響,降低了分類精度。

        3.2 VFC分級提取

        根據像元二分模型對研究區(qū)植被覆蓋度進行計算,得到該區(qū)域植被覆蓋度圖,本圖采用通常的5級表示法(0~0.2,0.2~0.4,0.4~0.6,0.6~0.8,0.8~1)(附圖3)。

        從附圖3可以看出,研究區(qū)西部、西北部以及東部部分地區(qū)蓋度較高,約在0.8以上,該區(qū)域植被類型以高寒草甸為主,植被覆被狀況良好;研究區(qū)中部及中南部緩坡處,植被蓋度相對較低,以高寒草原為主,植被蓋度為0.4~0.8;植被蓋度最低的位置為研究區(qū)南部的礫石溝谷區(qū)域,植被覆蓋極少(0.2~0.4);河流、裸巖、居民地等蓋度為0。

        3.3 土壤侵蝕強度及其空間分布

        研究區(qū)背景值以及各采樣點面積活度平均為(1 187.67±234.73) Bq/ m2(平均值±標準差)[32]。土壤侵蝕量利用非耕地土壤侵蝕模型進行計算[33],其強度分級根據我國水利行業(yè)標準(SL190—2007)進行劃分。

        表1中QN37土壤侵蝕模數為-299.83 t/(km2·a),該采樣點位于研究區(qū)中部谷地,在坡面流水堆積作用明顯[土壤侵蝕模數<0 t/(km2·a)],地表植被以紫花針茅草原為主要建群種,植被覆蓋茂密(VFC>0.9)地形平坦(slope<2°);QN11的土壤侵蝕模數為53.98 t/(km2·a),該點位于研究區(qū)西南部緩坡處(slope<4°)、植被覆蓋較密集(VFC>0.8)且地表植被以高山嵩草草甸為主要建群種,土壤侵蝕模數<200 t/(km2·a),侵蝕類型以微度侵蝕為主;采樣點QN51所在區(qū)域土壤侵蝕模數為899.77 t/(km2·a),該點位于研究區(qū)北部山區(qū)陡坡溝谷處,流水侵蝕發(fā)育明顯(slope>25°),地表植被覆蓋以金露梅灌叢為建群種,植被覆蓋度低(VFC<0.1),為輕度侵蝕區(qū)域。

        表1 各采樣點土壤侵蝕模數

        3.4 土壤養(yǎng)分的空間分布及關系

        通過對興海盆地子科灘土壤養(yǎng)分進行普通克里格插值,半方差函數模型及有關參數見表2,經評價,7種土壤養(yǎng)分均符合高斯模型,其中OM的擬合精度最高,R2為0.887,RSS為13.7;TN,EXT-N,EXT-P的R2較高,分別為0.764,0.729,0.725,RSS分別為1.8,3.83,0.67;TP,TK以及EXT-K的R2分別為0.588,0.587,0.620,RSS分別為1.07,36.7,4.47。插值結果見圖2。研究區(qū)土壤養(yǎng)分中OM,TN,EXT-N,EXT-P空間分布規(guī)律明顯,均呈現出從西南到東北逐漸降低的趨勢,其中OM含量為13.96~76.01 g/kg,TN含量為1.23~4.95 g/kg,EXT-N含量為52.01~297.50 mg/kg,EXT-P含量為1.38~11.85 mg/kg,最高值均出現在研究區(qū)西部的大河壩河以東的區(qū)域;TP含量為0.82~1.82 g/kg,最高值位于研究區(qū)南部,最低值位于研究區(qū)北部,呈由南向北遞減趨勢;TK含量為19.63~28.57 mg/kg,最高值位于研究區(qū)中南部、子科灘鎮(zhèn)所在地及周邊地區(qū),最低值位于研究區(qū)北部,由子科灘鎮(zhèn)附近區(qū)域向周邊遞減;EXT-K含量為76.11~248.80 mg/kg,最高值位于研究區(qū)中南部,中部含量高于平均含量,呈由中部向南北方向遞減的趨勢。

        植被蓋度和植被類型的空間分布特征高度相關,而地表植被覆蓋狀況良好與否很大程度影響著土壤養(yǎng)分的積累和存儲[34],植被覆蓋狀況與土壤侵蝕關系密切[35],它在防止土壤侵蝕中主要對降雨的削減、保水作用和抗侵蝕作用[33]。

        表2 土壤養(yǎng)分半方差函數模型及有關參數

        注:表中G表示高斯模型。

        圖2 土壤養(yǎng)分插值

        整體而言,研究區(qū)西部和西北部由于植被覆蓋良好(0.8

        4 討 論

        4.1 植被蓋度與土壤養(yǎng)分含量之間的關系

        將采樣點的植被蓋度與采樣點各類養(yǎng)分數據進行相關分析,結果見表3。

        表3 VFC與土壤養(yǎng)分相關性分析

        注:**代表0.01水平上顯著相關,*代表0.05水平上顯著相關,下表同。

        研究區(qū)植被蓋度與養(yǎng)分之間的相關性分析表明:植被蓋度與土壤中的TN,OM,EXT-P呈極顯著相關(p<0.01),與EXT-N顯著相關(p<0.05)。這與陳濤等[38]在藏北高原的研究結果一致,土壤養(yǎng)分中TN和OM含量與植被覆被、微生物等作用有密切關系,土壤中氮素主要來源于植物的固氮作用且主要在表層土壤中富集,植物的生長使得氮大量富集到地表;高寒草原草甸OM主要是由植物的殘體腐爛產生的,并富集在表層,植被生長茂盛的區(qū)域生物量豐富,OM的含量也高[38],因此當植物蓋度高時,TN和OM含量則相對較高,兩者正相關。以嵩草草甸為優(yōu)勢群落的高寒草甸土壤中,95%以上的氮素形態(tài)是有機氮,但隨著植被退化,OM含量降低,引起土壤有機氮含量減少[39]。前人在青海果洛等地的高寒草地對土壤(0—20 cm)中的OM及TN含量的研究發(fā)現隨著VFC的增加呈顯著的正相關[40]。因此研究區(qū)土壤中的TN和OM對高寒草原草甸地表植物的生長有著顯著的、積極的影響,同時土壤TN,OM,EXT-N含量可以作為衡量高寒草原草甸退化程度的重要指標。

        磷主要通過原生礦物的風化作用進入生態(tài)系統[41],主要來源于巖石的緩慢礦化(鈣磷灰石、氟磷灰石等)[42];土壤磷按化學結構可分為有機磷和無機磷兩種形態(tài),在大多數土壤中,磷以無機形態(tài)為主,主要以正磷酸鹽的形式存在,焦磷酸鹽的數量很少;有機形態(tài)的磷含量較低,而且變幅較大。其溶解度可分為水溶性磷、枸溶性磷和難溶性磷[43]。土壤中的EXT-P是指能為當季植物吸收的磷量,主要以無機磷為主。磷的遷移率很低,主要在植物根系富積,有機膠體或無機膠體對磷酸根產生吸附作用[44],植物所需磷素的唯一來源是通過根系從土壤中吸收[45],因此土壤中EXT-P供應充足的區(qū)域,植物可吸收的EXT-P越多,其植被生長狀況越好,蓋度越高[46-51]。前人在黃土高原森林邊緣區(qū)域退耕地的研究中認為EXT-P可能受植被恢復狀況的影響,但與其他養(yǎng)分的相關性很小。TP與植被的生長并無密切相關關系,然而本次研究表明EXT-P與TN,EXT-N呈極顯著相關(p<0.01)。

        本研究主要對比了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植被下土壤養(yǎng)分的含量分布狀況,主要植被類型有高山嵩草草甸、線葉嵩草(Kobresiacapillifolia)草甸,紫花針茅草原、芨芨草草原。因為高山嵩草草甸和線葉嵩草草甸植被類型屬于同一個植被型,紫花針茅草原和芨芨草草原屬于一個植被型,因此選取了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植被類型的4組采樣點來進行探討,其侵蝕強度等級均為輕度侵蝕、植被蓋度相近(0.6~0.9),分組情況見表4。

        由表4可以得出,4組采樣點的植被蓋度為0.6~0.9,土壤侵蝕模數為218.23~379.78 t/(km2·a),且4組采樣點植被蓋度從A—D逐步遞減,土壤侵蝕模數逐步遞增,4組采樣點均為輕度侵蝕。

        由圖3可知,高寒草甸土壤中的OM,TN,EXT-N,EXT-P以及EXT-K的含量要高于高寒草原土壤中的養(yǎng)分。該現象與兩種植被型特點有關,高寒草甸中草叢生長密集、根系密、表層覆蓋有植氈層[49],表層向下有約15 cm厚的草皮層,雖然高寒草原植被根系也很發(fā)達,但其植被密度較小,生長海拔比高寒草甸低,更容易受到風力、水力侵蝕,容易造成地表養(yǎng)分流失[50],因此OM總體儲量前者要高于后者;高寒草甸植被根系在0—15 cm交錯分布,生物量較為豐富,動植物殘體的分解使得土壤表層的速效養(yǎng)分再次富集。同時高寒草甸地表具有厚密的植氈層,可以有效的保存土壤中的養(yǎng)分,因此高寒草甸土壤養(yǎng)分中的OM,TN,EXT-N和EXT-P含量要高于高寒草原植被。土壤中鉀素和全磷的供應主要受成土母質和礦化作用的影響[51],和植被的關系并不明顯。

        表4 不同植被覆蓋下采樣點土壤侵蝕對比

        圖3 不同植被型下養(yǎng)分含量對比

        4.2 土壤侵蝕強度與土壤養(yǎng)分之間的關系

        研究區(qū)土壤侵蝕模數與養(yǎng)分的相關分析表明(表5),土壤中TN和OM與土壤侵蝕模數之間呈顯著負相關關系(p<0.05),土壤侵蝕模數與TK,EXT-N相關程度相對較弱,與TP,EXT-P,EXT-K無明顯相關關系。研究區(qū)TN與OM,EXT-N,EXT-P,EXT-K呈p<0.01水平上顯著相關關系。

        研究區(qū)土壤侵蝕模數與TN和OM的顯著負相關說明土壤侵蝕影響著他們在土壤中的含量,主要原因是在發(fā)生土壤侵蝕的同時,附著在土壤顆粒中的養(yǎng)分也隨之流失,土壤OM含量會顯著下降[52],因此當侵蝕程度較強時,土壤中OM含量較少,當侵蝕程度較弱時,土壤中OM含量較高。同樣,前人研究發(fā)現青藏高原三江源區(qū)土壤侵蝕強度與TN和OM也有明顯的負相關(p<0.01)[53],因此土壤OM和TN可作為衡量高寒草原草甸退化程度的重要土壤性狀指標。并能敏感反映高寒草原草甸土壤侵蝕強度。隨著侵蝕程度的增加,土流失最多的養(yǎng)分為TN和OM。

        EXT-N是TN中組成較簡單、活性較大的部分,其含量在一定時期內是土壤供肥的標志,它的高低與OM和TN密切相關[54-56]。該研究區(qū)土壤侵蝕速率與TN和OM呈(p<0.05)水平上的負相關關系,說明隨著侵蝕程度的增加,土流失最多的養(yǎng)分為TN和OM。

        表5 土壤侵蝕模數與土壤養(yǎng)分相關性分析

        5 結 論

        (1) 不同植被蓋度下各類養(yǎng)分的分布狀況有所不同,TN,OM以及EXT-P與植被蓋度呈顯著相關關系,其變化能明顯影響植被覆蓋的變化,同時植被覆蓋變化也能反作用于以上該類養(yǎng)分,二者相互影響。

        (2) 不同植被類型下的土壤養(yǎng)分含量差異較為明顯,從結果分析來看研究區(qū)以高寒草原、草甸為最主要的植被類型,占研究區(qū)面積的83.74%。芨芨草草原和紫花針茅草原主要分布在研究區(qū)南部、東北山地緩坡處,高山嵩草草甸和線葉嵩草草甸主要分布在研究區(qū)西部和西北部,南部有第三紀沉積巖層分布,約占研究區(qū)的6.7%,其他植被類型占研究區(qū)面積較小,分別為人工林、山楊林、金露梅灌叢、錦雞兒灌叢等,零星分布在研究區(qū)內;各植被類型下的土壤養(yǎng)分含量分別為:高山嵩草草甸>線葉嵩草草甸>芨芨草草原>紫花針茅草原。

        (3) 土壤侵蝕主要發(fā)生在地表0—15 cm,侵蝕量與養(yǎng)分中的TN,EXT-N以及OM呈顯著相關關系。高寒草原草甸土層較薄,養(yǎng)分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層,且全量養(yǎng)分中TN和OM含量最高,速效養(yǎng)分中EXT-N含量最高,因此侵蝕發(fā)生時以上3類養(yǎng)分的流失最為明顯。

        猜你喜歡
        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關于遼朝“一國兩制”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基于聲、光、磁、觸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電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6:04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關于反傾銷會計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層脫落的攻關研究
        電子制作(2017年23期)2017-02-02 07:17:19
        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三区| 精品人体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99精品久久免费| 天天躁狠狠躁狠狠躁夜夜躁| 欧美a在线播放|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青青草在线成人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日本不卡91| 色欲av蜜桃一区二区三| 国产农村乱子伦精品视频| 亚洲AⅤ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一区av在线| 好看的欧美熟妇www在线| 亚洲熟妇丰满大屁股熟妇| 69av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第一区综合激情久久久| 亚洲中文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调教网|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播放| 亚洲成a人网站在线看| 亚洲国产不卡免费视频| 97人妻人人揉人人躁九色|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学生妹亚洲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av| 中文字幕av熟女中文av|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欧美日韩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成人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久色在线拍揄自揄拍|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国偷自产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丝袜高跟美腿一区在线| 日韩av一区二区网址|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熟女少妇精品久久| 国产又大又硬又粗| 国产精品6| 99国产精品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