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氮處理>低氮處理的趨勢。葉片脯氨酸含量、電導率和可溶性糖含量則表現為高氮和低氮處理明顯高于中氮處理,說明與正常施氮量相比,少施或多施氮肥都會對植株生長造成影響,使植株處于氮素逆境生長條件。不同株型水稻品種葉片滲透調節(jié)物質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可溶性糖含量上,緊湊型沈農07425的最大可溶性糖含量出現在低氮處理"/>
李珣 劉中卓 紀薇薇
摘要:以不同株型水稻品種為試材,探討了各施氮處理對水稻葉片滲透調節(jié)物質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株型水稻緊湊型沈農07425和松散型秋光的葉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現出高氮處理>中氮處理>低氮處理的趨勢。葉片脯氨酸含量、電導率和可溶性糖含量則表現為高氮和低氮處理明顯高于中氮處理,說明與正常施氮量相比,少施或多施氮肥都會對植株生長造成影響,使植株處于氮素逆境生長條件。不同株型水稻品種葉片滲透調節(jié)物質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可溶性糖含量上,緊湊型沈農07425的最大可溶性糖含量出現在低氮處理,而松散型秋光的最大可溶性糖含量出現在高氮處理。交互作用分析表明,葉片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主要受品種與施氮水平的正交互作用影響,且葉片脯氨酸含量受品種因素影響較大;品種與施氮水平的交互作用對葉片相對電導率、可溶性蛋白含量也產生一定影響,但二者受施氮水平因素影響更大。
關鍵詞:施氮處理;株型;水稻;滲透調節(jié)物質
中圖分類號: S311;S511.06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9)15-0117-05
氮是水稻生長發(fā)育必需的三大營養(yǎng)元素之一,氮素營養(yǎng)狀況直接影響著水稻產量和品質[1-2]。氮素的施用能活躍水稻氮代謝,增強葉片光合作用,延緩植株的衰老。隨著對水稻施氮方面的深入研究,學者們認為針對不同的水稻品種,選擇合適的施氮量是水稻種植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3]。蔣琪等研究認為氮素穗肥的施用有助于超級稻構建合理的群體結構,促進籽粒生長發(fā)育,對水稻最終產量有提高作用[4]。另有研究發(fā)現,通過調節(jié)水稻葉片中氨基酸代謝水平,可以提高水稻耐冷性并減少其在逆境下的產量損失[5]。糖類是調控植物代謝和發(fā)育的重要信號物質,不論是通過外部施用還是通過韌皮部施用,糖類都能刺激側根的發(fā)育[6]。脯氨酸是植物滲透調節(jié)的重要物質,同時脯氨酸還可作為物理化學因素起到穩(wěn)定物質代謝的作用。Smirnoff等證實了外源脯氨酸具有清除活性氧的作用[7]。蛋白質作為水稻的重要組分之一,其含量和組成直接影響著稻米品質[8]。前人展開了大量關于氮素對水稻氮肥運籌[9]、產量[10-11]、根系[12]、光合特性及碳代謝產物積累[13]等方面的研究,但從不同株型角度研究水稻葉片滲透調節(jié)物質的報道卻很少見。本試驗以緊湊型品種沈農07425與松散型品種秋光為研究試材,研究不同施氮處理對品種葉片滲透調節(jié)物質的影響,探討不同株型水稻品種間的差異,以期為科學施肥提供理論指導。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以沈農07425和秋光為材料。其中沈農07425穗型直立、株型緊湊、耐肥抗倒,是典型的直立穗緊湊型品種。秋光穗型彎曲、株型較松散、耐肥抗倒性較差,為典型的彎曲穗松散型品種。
1.2 試驗設計
試驗于2014年在沈陽農業(yè)大學水稻研究所基地進行。采用盆栽方式,盆缽直徑30 cm,高26 cm,每盆裝土 13.25 kg。土壤基本理化性質:全氮含量1.1 g/kg,全磷含量2.8 g/kg,全鉀含量34 g/kg,水解氮含量84.5 mg/kg,有效磷含量38.3 mg/kg,有效鉀含量138.7 mg/kg,有機質含量 29.8 g/kg,pH值5.65。分別設5個氮肥水平:低氮(N1,施氮量0.10 g/kg)、中氮(N2,施氮量0.15 g/kg)、高氮(N3,施氮量0.20 g/kg)、完全不施肥(CK)、不施氮肥(PK,磷、鉀肥正常施用),其中氮肥梯度參考毛達如的《植物營養(yǎng)研究法》[14]而設定。共10個處理組合,3次重復,完全隨機排列,氮肥為尿素。施用磷酸二銨300 kg/hm2(其中所含的氮已包括在總氮里),氯化鉀225 kg/hm2。氮肥分基肥、蘗肥、穗肥,按5 ∶ 3 ∶ 2比例施入,其中以尿素作為基肥,硫酸銨作為蘗肥、穗粒肥追施,磷肥和鉀肥作為基肥一次性施入。插秧前選取整齊一致的秧苗,每盆3穴,每穴1株。陰雨天氣采用遮雨棚防止雨水沖刷,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同生產大田。
1.3 測定指標及方法
分別于分蘗期(T1)、拔節(jié)期(T2)、齊穗期(T3)、灌漿后15 d(T4)、灌漿后30 d(T5)和灌漿后45 d(T6)取樣測定。參見郝建軍等的方法[15]測定脯氨酸含量、葉片相對電導率、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
1.4 數據分析
采用DPS數據處理軟件和Microsoft Excel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施氮條件下不同株型水稻品種葉片脯氨酸含量
2.1.1 施氮條件下不同株型水稻品種葉片脯氨酸含量比較 由表1可知,兩株型水稻品種各處理葉片脯氨酸含量在灌漿前期(T3至T4)保持一定水平,至灌漿后30 d達到最大值,灌漿后45 d略有下降。各時期處理間的多重比較表明,沈農07425的葉片脯氨酸含量齊穗期N1、N3處理與N2、PK、CK處理差異極顯著,N2與PK處理差異極顯著;灌漿后15 d N1、N2、N3處理間差異極顯著;灌漿后30 d N1與N2、PK、CK處理差異極顯著;灌漿后45 d N2處理與N3處理差異極顯著,與N1差異顯著。秋光的葉片脯氨酸含量在齊穗期N1、N3處理與N2、PK、CK處理呈極顯著差異;灌漿后15 d N2、N3處理與其他處理間差異極顯著;灌漿后30 d N1處理與N2、PK、CK處理差異顯著;灌漿后45 d N2與N1、CK處理差異極顯著。整個生育期內沈農07425、秋光的葉片脯氨酸含量最大值均出現在灌漿后30 d N1處理,分別為 311.79 μg/g 和 279.70 μg/g。
2.1.2 品種與施氮水平對葉片脯氨酸含量的交互作用 表2中品種與施氮水平對水稻葉片脯氨酸含量的交互作用表明,灌漿后15 d、灌漿后30 d、灌漿后45 d葉片脯氨酸含量受品種的影響達到顯著或極顯著水平;灌漿后15 d、灌漿后45 d葉片脯氨酸含量受施氮水平影響達極顯著水平;齊穗期及整個灌漿期品種與施氮水平對葉片脯氨酸含量的互作影響達極顯著或顯著水平。表明葉片脯氨酸含量主要受品種與施氮水平的正交互作用影響,且葉片脯氨酸含量受品種因素影響較大,而受施氮水平因素影響較小。
2.2 不同施氮條件下2種株型水稻品種葉片相對電導率
2.2.1 不同施氮條件下2種株型水稻品種葉片相對電導率比較 由表3可知,兩株型水稻品種各處理間葉片相對電導率在灌漿前期(T3至T5)保持一定水平,至灌漿后45 d略有增長。表明隨著生育進程的推進,水稻植株所受的氮素逆境危害越發(fā)嚴重,其電解質外滲越多。這種增長趨勢在秋光上表現更為明顯,可能與后期秋光植株發(fā)生倒伏有關。
各時期處理間的多重比較表明,齊穗期沈農07425的葉片相對電導率N2、CK處理與N1、N3、PK處理差異顯著;灌漿后15 d N1、N2處理間差異極顯著,N3處理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灌漿后30 d各處理間相對電導率差異未達顯著水平;灌漿后45 d CK處理與N3、PK處理差異顯著。齊穗期秋光的相對電導率CK與其他處理呈極顯著差異;灌漿后15 d N3處理與N2、CK處理差異極顯著;灌漿后30 d CK與N1、N2和N3處理差異極顯著, 與PK處理差異顯著; 灌漿后45 d各處理間相對電導率差異不顯著。2個品種的N1、N3處理的相對電導率基本上均高于N2處理,說明與正常施氮量相比,少施或多施氮肥都會對植株生長造成影響,使植株處于氮素逆境生長條件,逆境越嚴重,電解質外滲越多,因而水稻植株葉片的細胞膜相對透性越高,相對電導率越大。整個生育期內沈農07425、秋光的葉片相對電導率最大值均出現在灌漿后45 d(沈農07425的N3、PK處理除外),其中沈農07425灌漿后45 d的CK處理相對電導率最大,秋光灌漿后45 d的PK處理相對電導率最大,分別為3.34%、3.35%,可能與PK、CK對照所造成的缺氮環(huán)境有關。
2.2.2 品種與施氮水平對葉片相對電導率的交互作用 表2中品種與施氮水平對水稻相對電導率的交互作用表明,齊穗期相對電導率受品種的影響達到顯著水平;灌漿后15 d相對電導率受施氮水平影響達極顯著水平;齊穗期品種與施氮水平對相對電導率的互作影響達顯著水平。表明葉片相對電導率受品種因素、施氮水平因素影響外,二者的交互作用也對其產生一定作用。
2.3 施氮條件下不同株型水稻品種葉片可溶性糖含量
2.3.1 施氮條件下不同株型水稻品種葉片可溶性糖含量比較 由表4可知,兩株型水稻品種各處理的葉片可溶性糖含量在灌漿前期(T3至T4)保持一定水平,至灌漿后30 d達到最大值,灌漿后45 d略有下降。各時期處理間的多重比較表明,沈農07425的葉片可溶性糖含量齊穗期N1、N3處理與N2處理差異顯著,N1與CK差異極顯著,與PK處理差異顯著;灌漿后15 d N1、N3處理與N2處理差異顯著,N1與CK差異極顯著,與PK處理差異顯著,N2、N3處理間差異顯著;灌漿后30 d N1與N2、PK和CK處理差異顯著,N1與N3處理差異不顯著;灌漿后45 d N2與N1處理差異顯著,與N3、PK、CK處理差異極顯著。秋光的葉片可溶性糖含量齊穗期N1、N2、N3、PK處理與CK處理呈極顯著差異;灌漿后15 d N3與N1處理差異顯著,與PK、CK處理間差異極顯著;灌漿后30 d N1、N2、N3處理間差異不顯著;灌漿后45 d N3處理與N1處理差異顯著,與N2、PK、CK處埋差異極顯著。兩品種的N1、N3處理的葉片可溶性糖含量高于N2處理,說明N1、N3處理相對N2處理來講處于缺氮和氮素過量狀態(tài),使植株處于氮素逆境生長條件,從而水稻植株葉片的可溶性糖含量較高。整個生育期內沈農07425、秋光的葉片可溶性糖含量最大值均出現在灌漿后30 d,其中沈農07425N1處理下葉片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秋光則在N3處理下出現最大可溶性糖含量,分別為3.30%和2.82%。
2.3.2 品種與施氮水平對葉片可溶性糖含量的交互作用 表2中品種與施氮水平對水稻葉片可溶性糖含量的交互作用表明,灌漿后30 d、灌漿后45 d葉片可溶性糖含量受品種的影響達到顯著水平; 灌漿后45 d葉片可溶性糖含量受施氮水平影響達極顯著水平;齊穗期及灌漿后15 d品種與施氮水平對葉片可溶性糖含量的互作影響達顯著水平,這種互作對葉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響在灌漿后45 d達到了極顯著水平。說明葉片可溶性糖含量主要受品種與施氮水平的正交互作用影響,相對而言,葉片可溶性糖含量受施氮水平因素影響較小。
2.4 施氮條件下2種株型水稻品種葉片可溶性蛋白含量
2.4.1 施氮條件下2種株型水稻品種葉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比較 由表5可知,2種株型水稻品種各處理灌漿后15 d或 30 d 小幅增長達到最大值,隨著生育進程的推進,植株衰老,灌漿后45 d葉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略有下降。
各時期處理間多重比較表明,沈農07425的葉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齊穗期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灌漿后15 d、灌漿后30 d和灌漿后45 d各處理多重比較結果一致:N1、N2和N3處理與PK、CK處理差異極顯著,N1與N2、N3間差異不顯著,PK、CK處理間差異未達顯著水平。秋光的葉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齊穗期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灌漿后30 d N2、N3與N1、PK處理差異極顯著,與CK處理差異顯著;灌漿后30 d N2、N3處理與N1、PK和CK處理差異極顯著;灌漿后45 d N3與N1、PK和CK處理差異達極顯著水平。
各處理比較而言,2種株型水稻品種的葉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符合N3>N2>N1的趨勢,說明隨著施氮量的提高,葉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可能是氮的施用使葉片的氮代謝及氮相關物質轉運增多,從而導致水稻植株葉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較高。整個生育期內沈農07425、秋光的葉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大值均出現在灌漿后30 d的N3處理,分別為 7.79、7.56 mg/g。
2.4.2 品種與施氮水平對葉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交互作用 表2中品種與施氮水平對水稻葉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交互作用分析表明,灌漿后15 d葉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受品種的影響達到顯著水平;灌漿后15 d、灌漿后45 d葉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受施氮水平影響達極顯著水平;灌漿后15 d品種與施氮水平對葉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互作影響達顯著水平,這種互作對葉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響在灌漿后30 d達到了極顯著水平。說明品種與施氮水平對葉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產生一定的正交互作用,相對而言,葉片可溶性蛋白受施氮水平因素影響較大。
3 討論
逆境脅迫因素可誘發(fā)植物細胞內產生過量的活性氧,活性氧積累會造成膜、蛋白質和DNA分子結構等損傷[16],引起膜透性增大,外滲液中離子濃度升高,相對電導率增大,相對電導率是標志膜受損傷即植物受脅迫傷害程度的指標[17]。因此測定外滲液電導率的變化,可反映出質膜的傷害程度。在逆境或植物衰老時,由于外界滲透勢較低,植物細胞會發(fā)生滲透脅迫,植物也因此產生一種適應機制,植物細胞主動積累一些可溶性溶質來降低胞內滲透勢,以保證水分的正常供應。有報道認為水稻脯氨酸的積累是脅迫對植物傷害的結果[18]。通過測定植物體內游離脯氨酸的含量,對判定逆境對其危害程度和植物對逆境的抵抗力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扇苄缘鞍资侵参矬w內氮素存在的主要形式,其含量的多少與植物體代謝和衰老有密切的關系。前人研究結果表明,超級雜交稻劍葉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抽穗后先上升后下降。蛋白含量的下降是衡量葉片開始衰老的可靠指標[19],Biswas等的研究也得到類似結果[20]。李向東等的試驗結果顯示,增加氮素可增加花生葉片可溶性蛋白含量[21]。
劉曉龍等研究發(fā)現,1/2N水平的營養(yǎng)液培養(yǎng)水稻可提高水稻的滲透調節(jié)能力,從而增強其在孕穗期的抗鹽能力,且1/2N水平下水稻植株體內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顯著高于其他氮水平,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其他氮水平[22]。汲添等研究認為,吉農大505葉和根中游離氨基酸含量在1 N和1.5 N水平下顯著高于0.5 N水平,吉農大603在葉莖中差異不顯著,但根中游離氨基酸含量隨氮水平增加而顯著增加[3]。武美燕研究指出,噴施硫酸銨、甘氨酸和谷氨酸顯著提高了水稻葉片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23]。張歡歡等的研究結果表明,在烤煙移栽后30、55 d,煙葉可溶性糖含量隨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而在烤煙移栽后75 d隨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24]。高溫或適溫下,高氮處理增加了籽??扇苄蕴呛縖25],而施用氮鉀肥[26]、增施氮素粒肥[27]顯著提高了參試水稻品種葉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
本研究結果表明,不同處理條件下不同株型品種葉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隨施氮量增加而增加,這與前人研究結果一致[20]。高氮處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明顯高于中、低氮處理,而脯氨酸含量、電導率和可溶性糖含量則表現為高氮、低氮處理明顯大于中氮處理。2個品種水稻的脯氨酸含量最大值出現在低氮處理;緊湊型沈農07425灌漿30 d后的最大電導率出現在CK對照,松散型秋光灌漿30 d后則出現在PK對照;沈農07425、秋光的最大可溶性糖含量分別出現在低氮、高氮處理??赡苁怯捎诘偷⒏叩幚硐鄬χ械幚韥碇v處于缺氮和氮素過量狀態(tài),使植株處于氮素逆境生長條件[28],從而使水稻葉片的脯氨酸含量、電導率、可溶性糖含量較高。因此,施氮量影響植物體內的含氮化合物的含量,進而影響著植物的代謝過程。
參考文獻:
[1]Zhang J,Li G H,Song Y P,et al.Lodging 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yielding rice populations[J]. Field Crops Res,2014,151:64-74.
[2]Pan S G,Huang S Q,Zhai J,et al. Effects of N management on yield and N uptake of rice in central China[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2012,11(12):1993-2000.
[3]汲 添,郝 娜,高 娃,等. 不同氮水平對粳稻苗期各器官滲透調節(jié)的影響研究[J]. 安徽農學通報,2015,21(7):21-24,132.
[4]蔣 琪,許國春,王強盛,等. 氮素穗肥對超級稻穎果發(fā)育及經濟性狀的影響[J]. 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2016,39(2):191-197.
[5]Jia Y,Zou D,Wang J,et al.Effect of low water temperature at reproductive stage on yield and glutamate metabolism of rice in China[J]. Field Crops Research,2015,175:16-25.
[6]Henriksen G H,Raman D R,Walker L P,et al.Measurement of net fluxes of ammonium and nitrate at the surface of barley root using ion-selective micro electrodes[J]. Plant Physiol,1992,99:734-747.
[7]Smirnoff N,Cumbs O J.Hydroxyl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of compatible solutes[J]. Phytochem,1989,28:1057-1060.
[8]王康君,葛立立,范苗苗,等. 稻米蛋白質含量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 作物雜志,2011(6):1-6.
[9]付立東,王 宇,李 旭,等. 氮素穗肥施入時期對濱海鹽堿地水稻產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響[J]. 廣東農業(yè)科學,2012,39(23):46-48,56.
[10]呂小紅,付立東,宋玉婷,等. 施氮量對不同株型水稻產量及穗部性狀的影響[J]. 江蘇農業(yè)學報,2016,32(3):542-547.
[11]呂小紅,付立東,宋玉婷,等. 施氮處理對不同株型水稻產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響[J]. 江蘇農業(yè)科學,2017,45(9):60-63.
[12]徐春梅,陳麗萍,王丹英,等. 低氧脅迫對水稻幼苗根系功能和氮代謝相關酶活性的影響[J]. 中國農業(yè)科學,2016,49(8):1625-1634.
[13]張運紅,孫克剛,杜 君,等. 海藻寡糖增效尿素對水稻光合特性及碳代謝產物積累的影響[J]. 土壤,2016(3):54-59.
[14]毛達如. 植物營養(yǎng)研究法[M]. 北京:中國農業(yè)大學出版社,2002:8-10.
[15]郝建軍,劉延吉. 植物生理學試驗技術[M]. 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64-181.
[16]梁慧敏,夏 陽,王太明. 植物抗寒凍、抗旱、耐鹽基因工程研究進展[J]. 草業(yè)學報,2003,12(3):1-7.
[17]閻秀峰,孫國榮,那守海. 鹽脅迫下星星草幼苗的生理 Ⅱ——鹽脅迫對星星草幼苗膜透性的影響[J]. 黑龍江畜牧獸醫(yī),1994(4):123.
[18]Lutts S,Kinet J M,Bouharmont J. Effects of salt stress on growth,m ineral nutrition and proline accumulation in relation to osmotic adjustment in rice (Oryza satival L.)cultivars differing in salinity resistance[J]. Plant Growth Regul,1996,19:207-218.
[19]Elstner E F,Oxygen activation and oxygen toxicity[J]. Ann Rev Plant Physiol,1982,33:73-96.
[20]Biswas A K,Choudhuri M A. Mechanism of monocarpic senescence in rice[J]. Plant Physiology,1980,65(2):340-345.
[21]李向東,王曉云,張高英,等. 花生衰老的氮素調控[J]. 中國農業(yè)科學,2000,33(5):30-35.
[22]劉曉龍,徐 晨,徐克章,等. 不同供氮水平下鹽脅迫對水稻光合特性和某些生理特性的影響[J]. 華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15,36(2):6-12.
[23]武美燕. 葉面噴施有機氮和無機氮對旱作水稻生理特性的影響[J]. 浙江農業(yè)學報,2017,29(3):353-359.
[24]張歡歡,梁曉紅,熊德中. 不同供氮水平對烤煙葉片碳代謝的影響[J]. 福建農業(yè)學報,2013,28(8):752-757.
[25]楊 軍,陳小榮,朱昌蘭,等. 氮肥和高溫對早稻淦鑫203產量、SPAD值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響[J]. 江西農業(yè)大學學報,2015,37(5):759-764.
[26]焦玲玲,高 曉,Chung N T,等. 氮鉀肥施用量對超級雜交稻‘桂兩優(yōu)2號生理特性的影響[J]. 中國農學通報,2015,31(12):111-116.
[27]繆乃耀,唐 設,陳文珠,等. 氮素粒肥緩解水稻灌漿期高溫脅迫的生理機制研究[J]. 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2017,40(1):1-10.
[28]胡文靜,程順和,高致富,等. 晚播條件下小麥籽粒產量、硬度與蛋白質含量對品種、施氮量和密度的響應[J]. 江蘇農業(yè)學報,2018,34(2):245-250.劉曉亮,齊春艷,侯立剛,等. 不同株行距配置對鹽堿地水稻產量構成因素及干物質積累與分配的影響[J]. 江蘇農業(yè)科學,2019,47(15):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