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王
我生活在大運河畔的一個小縣城,小時候聽老人們講,解放前的縣城很小,有東南西北四個城門,吃過飯散步從東門走到西門,再從南門逛到北門,四個城門都逛完也不到一小時??鋸堻c兒說,東門有人咳嗽,西門都能聽到,七十年前的縣城就這么小。
七十年前的小城,沒有水泥路,也沒有柏油路,只有幾條窄窄的石板路。七十年前的小城,沒有電燈照明,沒有一幢樓房,也沒有超市商場,只有幾家出售針頭線腦柴米油鹽的小小雜貨鋪。七十年前的小城,沒有汽車,也沒有摩托車,偶爾看到有一輛顛簸而行叮釘鐺作響的自行車,也會吸引全城人的眼球。七十年前生活在小城里的人們,和廣大鄉(xiāng)村的農(nóng)民一樣,粗布裹身陋室寒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千百年來如一日,沒有任何的變化。
七十年前的10月1日,當五星紅旗掛滿了小城的大街小巷后,古老的小城終于從歷史的睡夢中醒來,開始了她充滿生機的新的一天。也就是從那一天開始,我們的小城每天都在發(fā)生著變化,讓小城的每一位居民都驚喜不已。
從那一天以后,明亮的電燈走進了小城的每一戶人家,小城從此成了不夜城。從那一天以后,清澈的自來水流進了家家戶戶,運河岸邊便再也沒有了熙熙攘攘洗衣打水的家庭主婦們。從那一天以后,一幢幢樓房仿佛一夜間冒出來似的聳立在小城的四周。石板路變成了寬闊的水泥路,碎磚路換成了平坦的柏油路。小城里有了學校,有了醫(yī)院,有了銀行,有了劇場,有了國營和私營的商品琳瑯滿目的百貨商店,有了現(xiàn)代化城市生活的氣息。我們的小城,就是從這一天開始,才真正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城市。
七十年后的今天,小城早已今非昔比。七十年前那座灰暗晦色的小城,已經(jīng)成為人們記憶深處塵封的歷史。今天的小城,面積擴大了幾十倍,已從七十年前那個營養(yǎng)不良的嬰兒健康成長為一個頂天立地的巨人。一條條寬廣的水泥路上行駛著川流不息的汽車,馬路兩邊一幢幢高樓鱗次櫛比,而生活在寧靜優(yōu)美的一處處住宅小區(qū)里的小城居民是幸福而安逸的,每到夜幕降臨時,當五彩繽紛的霓虹燈將整個小城襯托成一個不夜城之后,忙碌了一天的小城居民們身著時尚新潮的服飾紛紛到公園去散步,去大大小小的市民廣場玩耍,快樂的歌聲傳遍全城的每一個角落,幸福的笑容掛上了每一個人的眉梢,這就是我們今天的小城,一個發(fā)展中的到處煥發(fā)著青春氣息的新城市,她魅力驚人熱情似火,她以她從未有過的活力展示著迷人的風韻,當然她也是今天全中國城市發(fā)展的一個縮影。
七十年過去了,七十年來小城的發(fā)展變化書寫了一個時代的變遷,她和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上數(shù)千座大小城市同脈搏共命運,見證了新中國七十年走過的風雨歷程。七十年過去了,小城的歷史已經(jīng)不再,小城的今天無比美好,小城的明天會更加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