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石英”財經網10月17日文章,原題:從“五花肉”到“牛肉干”,人造肉生產商迎合中國人的口味對中國企業(yè)家張新良(音)來說,非洲豬瘟的爆發(fā)對他的生意有好處?!坝袝r一天會有四到五名投資者希望參觀我們的公司,這種興趣是我從未見過的。這主要是因為豬肉價格的飆升?!?/p>
在生產和消費世界一半以上豬肉的中國,豬肉不僅是主要的食物,而且是繁榮的象征。然而,該國正面臨著一場危機——為了防止豬瘟蔓延,中國宰殺了數千萬頭豬。中國政府采取的措施包括從國家儲備中調撥了3萬噸豬肉,但9月豬肉價格同比飆升69%。
現在,“由于豬瘟疫情,對人造肉制品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張說。他的“肉”是由大豆蛋白制成的。
健康是促使更多中國消費者嘗試肉類替代品的另一大因素。由于豬肉短缺,政府采取了更廣泛的措施,鼓勵減少肉類消費,改善人們的健康狀況。在去年進行的一項調查中,超過39%的受訪者說,他們減少肉類攝取很大程度上出于控制體重和健康原因。
在中國銷售人造肉的企業(yè)面臨的最大障礙可能是價格。在電商平臺上,100克豬肉餡售價約為2元,相比之下,(同等重量)人造肉售價約為18元。浙江某生產商最近宣布,計劃以每磅25美元的價格出售與杜邦公司合作生產的植物牛肉餅,這幾乎是真牛肉價格的3倍。▲
(作者簡·李,崔曉冬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