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琥 云南師范大學漢藏語研究院 云南昆明 650500
【關鍵字】:傈僳語 施事 受事
省略施事標記:當受事標記出現(xiàn),通常省略施事標記。如“我打他”表達為;
我 他(受事標記) 打
省略受事標記:當施事標記出現(xiàn),通常省略受事標記。如表示“貓把魚吃完了”時【2】:
施事和受施標記都省略:位于動詞左側(cè)的主語和賓語的施受關系呈線性時,施和受事標記會省略。
其次,語言習慣導致的“隱形”,以人、一般動物等自主性為施事,而當無生命、一般植物等感知性作為受事時。可以隱藏標記。語言者表示強調(diào)或者調(diào)侃時常常把受事前置。如:
施、受標記的“省略”性,且省略方式靈活。固分析傈僳語施受標記時設標記呈現(xiàn)顯性的“語言模型”,按照施受事的特點,尺以生命度。再對其施受標記進行分析。
施事、受事為非動物:傈僳語中施和受為非動物,如自然、地理時,出現(xiàn)情況如“雪壓斷了樹枝”;
當施事為非動物、受事為動物:當施為非動物、受為動物時,傈僳語的施、受標記如“我被花椒嗆到”;
花椒(受事標記)我(施事標記)嗆 來
傈僳語中非生命體為施、受為動物時候。受和受標記跟施和受之后。
施事為動物、受事為非動物:施事為動物受施為非動物時,一般要求隱藏標記,如說出來帶有說話者強烈的不愿意、調(diào)侃等復雜感情。如“他鋤地”;
地 (定指)(受事標記)也 他 (施事標記) 砍
消除歧義:漢語歧義句“張三教煩了李四”在傈僳語中表達如下;
豐富表現(xiàn)手法:傈僳語施受標記的出現(xiàn)極大豐富了語言表現(xiàn)力。
①強調(diào):傈僳語以語序優(yōu)先原則,故前者為核。同時常省略非強調(diào)的標記來表示。
②加強感情色彩:如3.4,傈僳語中施事為動物受施為非動物時,一般要求隱藏標記,如果在日常言語中說出來則常常帶有說話者強烈的不愿意、無可奈何的嘲諷、調(diào)侃等復雜的感情。
傈僳語隸屬藏緬語族,語言形態(tài)相對發(fā)達,但是施受標記具有明顯的隱性,根據(jù)言語者目的、需要靈活運用其標記。最后,對傈僳語施、受標記的描寫不僅更好的研究語言本體,還為民族語雙語教學和語言翻譯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