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喬
有這么一個傳說: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曬得地面寸草不生,人們熱得受不了,就找一個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個,只留下一個,地面上才不那么熱了。其實,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千米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這么遠,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們看到太陽,覺得它并不大,實際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萬個地球的體積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因為太陽離地球太遠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個盤子那么大。
太陽會發(fā)光,會發(fā)熱,是個大火球。太陽的溫度很高,表面溫度有五千五百攝氏度,就是鋼鐵碰到它,也會變成汽體。
…………
地球上的光明和溫暖,都是太陽送來的。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將到處是黑暗,到處是寒冷,沒有風、雪、雨、露,沒有草、木、鳥、獸,自然也沒有人。一句話,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節(jié)選自統(tǒng)編版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太陽》)
我來說
這個片段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從“遠”“大”“熱”三個方面介紹了太陽的鮮明特點?!疤栯x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千米遠”“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運用列數(shù)字的方法,清晰地說明太陽的“遠”;“一百三十萬個地球的體積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運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呈現(xiàn)出太陽的“大”;通過“鋼鐵碰到它,也會變成汽體”這一形象說明,引起了讀者強烈的聯(lián)想,從而使“五千五百攝氏度”變得生動形象。
一起讀
清晨,當一束陽光照到室內(nèi)時,你就會看見光亮里有無數(shù)個小顆粒在東碰西撞,到處游蕩。這便是空氣中的“流浪漢”——灰塵。
灰塵很小,一千顆灰塵緊挨著排成隊,也只有一厘米長,所以,平常除非灰塵特別多,人們是不大感到這些小東西的存在的。據(jù)試驗,城市街道上的一酒杯空氣中,有幾十萬顆灰塵;草木繁茂的山林地帶灰塵就少得多,一酒杯空氣中只有一百多?;覊m……
也許你沒想到,這些亂逛的灰塵也還是有用處的。沒有它,天就不能下雨。因為地面上的水汽升到天空后,形成云彩,但是,沒有灰塵,云彩中的水蒸氣就不能聚集在一起……
但是,灰塵的壞處是很多的。大家都知道,灰塵多了會迷人的眼睛,嗆人的鼻子,會使人的呼吸器官發(fā)炎?;覊m鉆進機器,會使它聲音嘶啞。落在未干的電影膠片上,會使它失去功用。
這樣看來,我們就不得不管教管教這些空氣中的“流浪漢”啰!
(節(jié)選自葉永烈《空氣中的“流浪漢”》)
想一想
為什么用“流浪漢”一詞來比喻灰塵?文章還運用了哪些恰當?shù)恼f明方法介紹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