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牧
齊白石蝦圖之妙,大可以說是前無古人。我們從各種畫冊中看到的古代畫家的同題材作品,沒有比得上他的。
我家的客廳掛著一幅齊白石蝦圖,那十來只蝦,畫得生動極了。一次,有個農(nóng)婦肩上挑著水桶,一進門,看見那幅畫,竟著了迷,擔子沒有卸肩就站著欣賞,還連聲嘖嘖贊嘆:“真像呀,活的一樣?!?/p>
作品能夠使一個普通農(nóng)婦忘記把水桶卸下肩來就凝神欣賞,這可以說是一個藝術(shù)家的最高榮譽了。
齊白石深刻觀察過蝦的生活,所以他蝦圖里的蝦栩栩如生。我曾經(jīng)養(yǎng)過蝦,觀察過蝦,此后,對齊白石蝦圖之趣有了更深的認識。
蝦的顏色隨著周圍環(huán)境顏色的變化而變化。江河里淤泥地帶的蝦,身上顏色黑些;沙底地帶的蝦,顏色白些。
生命力旺盛的蝦,身體透明,生命力減弱的時候,透明度就降低了,逐漸變?yōu)槟贪咨?。越是生命力旺盛和食物充足的蝦,它頭部的那一團黑色的東西越明顯。那是它的臟腑和沒有消化完的食物。活蹦亂跳的蝦,我們完全可以看到它的頭殼里器官的搏動。
蝦是喜歡嬉戲的,常常兩只糾纏在一起,互相用長鉗逗
弄著玩。
蝦前進的時候,伸直了兩只鉗足;當它遇險迅速后退的
時候,兩只長長的鉗足就縮起來了。
蝦吃食物時很小心,總是先用鉗足去試探一下,然后趕緊
后退,接著再試、再退,最后,它認定完全沒有危險了,就放
膽大嚼。吃東西的時候,用腳爪輔助,橈足快樂地劃動著。有
時,它僅僅用兩只腳支地,其他的腳和整個身體都斜翹起來。
觀察了蝦的生活,我逐漸明白,齊白石畫那十幾只蝦,是頗費心機的,它們真?zhèn)€是多彩多姿!既有來自淤泥地帶較黑的蝦,也有來自沙底地帶較白的蝦。它們頭殼里那一團黑色都很突出,顯出旺盛的生命力。它們有正在向前游的,也有正在向后退的,更有正在嬉戲和覓食的。畫面上沒有藻類、沙石、溪澗、水紋,但是只要看到那些蝦的姿態(tài),仿佛這一切都有了;不知道這位老畫家觀察了多少蝦,畫得這樣出神入化!
(有刪改)
(選自《藝海拾貝》,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年版)
齊白石畫蝦,頗有我們從小熟知的“達·芬奇畫蛋”的意味。都是簡單的對象,反復觀察、描摹后,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作者研究蝦得出齊白石畫蝦的訣竅:觀察也是“頗費心機的”,“畫面上沒有藻類、沙石、溪澗、水紋,但是只要看到那些蝦的姿態(tài),仿佛這一切都有了”。
看完這期主題閱讀,你對如何描寫具體對象是否有所領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