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海霞
最近,電視劇《親愛的,熱愛的》熱播,一大波平日愛追劇的女性自封“現(xiàn)女友”,觀劇時全程露出姨母笑,言談間無不是“劇情太甜太上頭”。女性對于甜美愛情的期待和霸道總裁加暖男的想象,總能助推一波電視劇上熱搜,讓人直呼是“戀愛腦”。這樣“花癡”的狀態(tài)像極了古人追星。別看古人保守,一旦熱烈起來,“段位”也是不低的。
被譽為“古代第一美男子”的晉朝名士潘安就因容貌出眾、神采俊逸,備受婦女們喜愛。“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聯(lián)手共縈之”,就是說他少年時帶著彈弓走在洛陽的街道上,婦人們遇到他都會牽著手圍觀他,喜愛程度不言而喻。以至于相貌極丑的左思也效仿他出游,結(jié)果招致婦女們的一頓唾棄。想想那場面,真是滑稽至極。
其實,古人也并非如我們想象的這般淺薄,只以貌取人。同為晉朝名流的嵇康為人稱道,就不僅是因他豐神俊逸,更因他擁有滿腔才華和一身傲骨,連狂傲不羈的山濤都稱贊:“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蹦憧矗f他為人高大威武像孤松傲然獨立,連喝醉酒時都如要崩塌的高峻玉山。這著實是“真愛粉”了吧!
可是,如果沒有見到唐宋時期對文人墨客的追捧,還真不能說“追星”。據(jù)馮贄《云仙散錄》記載,晚唐詩人張籍因迷戀杜甫,把他的名詩一首一首燒成紙灰后拌上蜂蜜,每天吃三匙。別人問他為什么這樣做,他竟然回復是為了“改肝易腸”??磥?,為了達到偶像的才華,他算豁出去了。還有更甚者,晚唐詩人白居易在讀到晚輩李商隱的詩作時,竟擊掌稱嘆:“來世,如果我能做李商隱的兒子就知足了?!卑拙右紫墒挪痪?,李商隱果真生了一個兒子。為了紀念白居易,他還真給兒子起名叫“白老”,這算是文人之間獨特的追捧方法了吧!
文人墨客如此,尋常百姓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唐代小說《酉陽雜俎》就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說晚唐有一名叫葛清的街道清掃工人特別喜歡白居易的詩,于是將其詩刺在了身上,自脖頸以下皆是,且詩圖并茂,被人稱作“白舍人行詩圖”。追星追到這個份上,真是讓人嘆為觀止。
但不管怎么說,追星仰慕的是才華,而非止于容貌。如果女人追劇,追的是正能量,愛慕的是德才兼?zhèn)渲耍敲瓷稻蜕迭c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