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464000)周曉輝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間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A組,以同期來院體檢健康者60例作為B組。A組患者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齡為45~70歲,平均年齡為(54.8±3.5)歲,平均病程為(3.6±2.1)年;B組健康者當中,男女分別為32、28例,年齡為18~69歲,平均年齡為(47.3±6.4)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患者入選標準:無其他免疫性、系統(tǒng)性以及感染性疾病者;進行血液檢驗前未服用降壓藥物者;年齡在18~70歲之間者。
1.2 方法 分別于患者清晨空腹以及餐后2小時情況下采集血液,抽取血液10ml,并及時送至實驗室進行檢查,采用糖化血紅蛋白儀(上?;葜嗅t(yī)療科技有限公司MQ-2000PT)以及相關配套試劑進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的檢測;將獲取的血液標本采用生化分析儀(美國貝克曼庫爾特,AU5800型)進行測定血糖、血清C肽水平,并采用免疫透射對比濁法檢驗其中的糖化血紅蛋白[1][2]。
1.3 觀察指標 觀察和對比所選120例血液檢驗對象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血清C肽、糖化血紅蛋白指標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意義 統(tǒng)計分析相關數(shù)據(jù)后,選擇SPSS20.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一系列針對的處理,針對收集來的數(shù)據(jù)進行有效的針對驗算,并分別采用X2、t對計數(shù)資料(%)以及計量資料(±s)完成一系列有效的檢驗以及處理,若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血糖情況 根據(jù)檢驗結(jié)果顯示,A組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時血糖均明顯高于B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1。
2.2 兩組患者血清C肽、糖化血紅蛋白情況 經(jīng)統(tǒng)計,A組患者血清C肽、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高于B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2。
由于糖尿病屬于慢性疾病,其多見于中老年人群當中,該病癥需要進行長時間的控制和治療。在糖尿病發(fā)展能夠涉及到腎臟、眼、心腦血管等系統(tǒng)和器官,是容易導致中老年患者發(fā)生腦卒中、心肌梗死等癥狀的重要因素[3]。為此,糖尿病這一疾病需得到充分的重視,首先需從糖尿病的防治入手,采取各項措施,同時也需明確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做好糖尿病診斷工作。關于糖尿病的診斷,國內(nèi)外有其相應的標準,如空腹血漿葡萄糖為FPG≥7.0mmol/L(126mg/dl)則可判斷為糖尿病等。就糖尿病的診斷,本院此次則主要觀察經(jīng)血液檢驗,其中血清C肽、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情況是否能夠作為判斷糖尿病的依據(jù)。故此次分別選取了60例健康者與60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檢驗結(jié)果進行對比。
附表1 兩組患者血糖對比(mmol/L)
附表2 兩組患者血清C肽、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對比
在本次觀察當中,1 2 0例對象血液檢驗結(jié)果顯示,糖尿病患者血糖(8.24±1.96mmol/L、12.87±2.18mmol/L)均高于健康組人群,且血清C肽、糖化血紅蛋白(5.76±1.52pmoL/mL、10.39±2.34%)也明顯高于后者,兩組人群的血糖、血清C肽、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對比,差異顯著并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血清C肽、糖化血紅蛋白能夠?qū)⑻悄虿∨c健康人群區(qū)分開來,其水平可用于對糖尿病的診斷。而這主要是由于血清C肽本身可反映出機體的胰島合成以及分泌情況,糖化血紅蛋白則可反映出機體3個月內(nèi)的血糖水平,因此可助于判斷是否為糖尿病。
綜上所述,臨床上診斷患者是否為糖尿病,可將血清C肽、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作為判斷的重要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