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許昌市建安區(qū)人民醫(yī)院(461000)申?;?/p>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間,在我院口腔正畸科實施固定正畸治療的3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患有牙齦炎,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2例,年齡11~20歲,平均年齡(15.67±3.26)歲。
1.2 方法 32例患者均由同一經(jīng)驗資深的口腔醫(yī)師統(tǒng)一正規(guī)全口潔治,7d后隨機分組,同一患者左側(cè)牙為研究組,患者右側(cè)牙為對照組。左側(cè)給予低強度激光照射治療,調(diào)整激光能量密度至15.92J/cm2,由經(jīng)驗資深的醫(yī)師對患者每顆牙齒周圍進行照射,每顆約20s時間,連續(xù)治療3d。患者右側(cè)牙齒不做任何治療,7d后復診檢查。
1.3 觀察指標 激光治療前,對研究組、對照組進行PLI(菌斑指數(shù))、GI(牙齦指數(shù))、BI(出血指數(shù))、PD(探診深度)、IL-1β(齦溝液內(nèi)IL-1β濃度)等牙周臨床指標進行檢測,治療后7d再次對各項指標進行檢測。檢測結(jié)果均以Mazza記分標準為依據(jù),采用0~5級記分法計分。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所涉及的數(shù)據(jù)均用SPSS21.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x2檢驗,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示無統(tǒng)計學意義。
臨床療效對比,治療前兩組PLI、GI、BI、PD、IL-1β濃度對比均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研究組PLI、GI、BI、PD、IL-1β濃度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前后無變化或有輕微變化,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牙齦的炎癥性反應是固定正畸治療中的常見問題,以刷牙中出血,牙齦紅、腫以及不同程度的牙齦增生反應為主要臨床反應,這一問題對患者的口腔健康,進食等都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同時對正畸治療的恢復也會有消極性的影響[1]。固定正畸治療中的牙齦炎預防和治療問題成為了臨床研究的熱點話題,定時刷牙,正規(guī)口腔清潔是清除菌斑,減少炎癥反應的基本方式,市場有多種能夠預防牙齦炎的牙膏,例如含抗過敏成分、含中草藥成分的牙膏,都可以作為日常清潔和預防牙齦炎的最佳選擇[2]。牙周潔治對正畸牙齦炎的產(chǎn)生和治療都有積極性的影響,但部分患者固定正畸治療后,牙齒多敏感、不適,且受時間因素、個人因素等影響,患者難以時時保持牙周清潔,當牙齦炎產(chǎn)生,多數(shù)患者會選擇應用抗生素治療,但過多服用抗生素會導致牙周致病菌耐藥性加強,降低了抗生素的藥效。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激光的熱效應、壓強效應、光化效應被人們逐漸探索和發(fā)掘,隨后激光治療被應用于牙科、美容等各項治療中。以激光的波長、功率為依據(jù),臨床的治療方式主要分為高水平激光和低水平激光。低強度激光的應用優(yōu)勢在于,對人體生物組織不會造成不可逆損傷,且在治療過程中靶向效果明顯,能夠達到局部治療,不影響周邊組織的治療效果。固定正畸牙齦炎的治療中,低強度激光能夠?qū)ρ例l周邊細胞、組織產(chǎn)生一定的生物刺激,促進其血液循環(huán),緩解炎癥反應,對牙周組織改善有積極性的影響。本次研究結(jié)果證實,低強度激光治療固定正畸牙齦炎,能夠顯著改善牙齦及菌斑狀況,有效控制出血,療效較為滿意,具備臨床推廣價值。
附表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s,n=32)
附表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s,n=32)
指標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 t P PLI 研究組 2.29±0.21 0.79±0.02 5.236 <0.05對照組 2.27±0.13 2.19±0.36 1.034 >0.05 GI 研究組 2.13±0.24 0.68±0.05 4.875 <0.05對照組 2.09±0.51 1.92±0.43 1.005 >0.05 BI 研究組 2.88±0.46 1.21±0.37 6.327 <0.05對照組 2.79±0.42 2.63±0.29 0.783 >0.05 PD 研究組 3.53±0.73 2.34±0.54 4.568 <0.05對照組 3.54±0.78 3.39±0.67 1.254 >0.05 IL-1β(pg/ml) 研究組 115.63±9.87 82.89±7.52 5.226 <0.05對照組 114.98±9.76 114.85±9.82 1.372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