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順輝
【中圖分類號】R71.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12-228-01
盆腔炎性疾?。╬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圍組織的一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輸卵管卵巢膿腫、盆腔腹膜炎[1]。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sequelae of PID)是指盆腔炎性疾病未得到及時正確的治療,組織破壞后廣泛粘連、增生及瘢痕形成[2],導致一系列后遺癥,過去多稱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inflammatory disease,CPID) [3]。常常造成如不孕癥、異位妊娠、慢性盆腔痛及PID的反復發(fā)作,嚴重影響女性生活質量。
本病屬中醫(yī)“婦人腹痛”“月經不調”“癥瘕”“不孕”等范疇。病理因素主要包括“寒”“熱”“毒”“濕”“瘀”等[4]。
西醫(yī)運用抗生素對PID急性期療效確切,但對CPID的一系列后遺慢性病理損害改善作用不明顯。近年來中醫(yī)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的治療和研究上都不斷深入,現(xiàn)對本病的中醫(yī)治療進展做一綜述。
1 內治法
1.1 辨證論治
1.1.1 李春蕾等認為氣滯血瘀是本病的核心病機,肝功能失調以致氣滯血瘀,或寒熱濕與氣血相博結,阻滯沖任、胞宮,多呈虛實夾雜之候。自擬方逍遙舒坤湯,藥用:柴胡、當歸、赤芍、白芍、白術、云苓、香附等,可疏肝理氣、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氣血暢利,疼痛自除,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5]。
1.1.2 梁菲囷認為本病的主要病機是濕熱邪毒蘊伏于胞脈沖任,氣血運行不暢?!皾裥灾貪帷⒄硿笔潜静》磸桶l(fā)作、纏綿難愈的病理基礎,瘀血是發(fā)病主要的病機。主方清熱利濕湯由紅藤、薏苡仁、澤瀉、黃柏、延胡索、續(xù)斷、杜仲、土茯苓等組成,功效清熱、利濕、活血散結,總有效率86.66%[6]。
1.2 中成藥
1.2.1 婦科千金膠囊為臨床使用多年的中成藥,由千斤拔、金櫻根、穿心蓮、功勞木、單面針、當歸、雞血藤、黨參等組成,功效清熱除濕,益氣化瘀。本病病情延綿且易反復,可耗損元氣,致機體邪氣難出,故用在清熱解毒、理氣活血化瘀的同時,佐以補氣益氣,使正氣得扶,驅邪外出。顏利玲等用婦科千金膠囊治療本病,觀察組患者顯效率74.54%,優(yōu)于對照組金雞膠囊的59.26%,且在改善中醫(yī)證候積分、局部體征積分、盆腔積液、盆腔包塊等方面療效均優(yōu)于對照組 [7]。
1.2.2 坤復康膠囊由赤芍、劉寄奴、豬苓、蔚蓄、粉萆、苦參等組成,具有活血化瘀、清熱利濕之效。丁燕燕等用坤復康膠囊治療本病,治療后觀察組有效率較對照組更高,中醫(yī)證候總積分、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降低,說明坤復康膠囊治療SPID臨床效果明確,更利于減輕臨床癥狀,且具有良好的用藥安全性 [8]。
2 名家經驗
2.1 劉金星教授認為本病由氣滯血瘀、瘀血內阻、寒凝胞脈、濕熱內壅等多種原因造成,但瘀血是本病重要的病機,并指出婦科性疾病特別以肝為重中之重。臨床運用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止痛的基本治則,以逍遙散加味治療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氣滯血瘀型收效甚好 [9]。
2.2 王子瑜教授將本病分為氣滯血瘀、濕熱瘀阻、痰濕瘀結、寒凝血瘀、氣虛血瘀等證型,認為本病多由瘀血阻滯胞宮胞脈,不通則痛。王老認為四逆散功效透邪解郁、理氣活血、緩急止痛,以祛邪為主,扶正為輔,將其作為盆腔炎治療的基礎方 [10]。
3 外治法
3.1 郭明霞等采用外敷中藥法治療本病患者,中藥為消癥散加減,由獨活、五加皮、防風、乳香、當歸、羌活、鉆地楓等組成,研成細末,放入紗布,隔水蒸熱,敷于腹部。藥物通過皮膚、腧穴吸收、滲透到達經絡臟腑,直達病所,發(fā)揮其清熱利濕化瘀散結止痛的作用[11]。
3.2 馬軼紅運用中藥灌腸治療本病,治療組運用自擬盆腔炎湯灌腸,由金銀花、山慈菇、敗醬草、土茯苓、川楝子等組成,對照組運用盆腔炎栓外用治療,結果提示治療組臨床總有效率為 94.4%, 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 88.9%,且在總體的療效、綜合臨床癥狀和局部體征均優(yōu)對照組[12]。
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病情易反復發(fā)作,纏綿難愈,治療上應做到內外合治,全身與局部治療相配合。中醫(yī)治療方法較多樣,臨床中應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采取較靈活高效的治療方式,以提高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的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 樂杰,謝幸,林仲秋.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46—252.
[2] 夏敏,王彩霞等.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中醫(yī)治療思路探討,第十六次全國中醫(yī)婦科學術年會論文集,2016.
[3] 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77.
[4] 岳秀永.腔炎性疾病后遺癥的中醫(yī)藥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7,15(8):140-142.
[5] 李春蕾,劉金星.中醫(yī)治療氣滯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淺析[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2017,26(10):66-68.
[6] 梁菲囷.清利濕熱湯治療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濕熱瘀結證的臨床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5.
[7] 顏利玲,石玲等.婦科千金膠囊治療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 216 例臨床研究[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7,9(9):84-85.
[8] 丁燕燕,王昊玨.坤復康膠囊改善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患者子宮微循環(huán)、炎癥細胞浸潤的臨床效果[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9,25(12):935-939.
[9] 韓伊伊,劉金星.劉金星治療盆腔炎性疾病經驗[J].湖北中醫(yī)雜志,2019,41(6):22-24.
[10] 周夏芝,劉英蓮.王子瑜教授四逆散治療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經驗[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7,15(15):87-89.
[11] 郭明霞,姜晶.張淑英等.中藥外敷治療慢性盆腔炎90例[J].中醫(yī)外治雜志,2011,21(3):27-28.
[12] 馬軼紅.自擬盆腔炎湯中藥灌腸治療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濕熱瘀結證) 的臨床觀察[D].長春中醫(yī)藥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