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方玉
摘 要:中醫(yī)經典《黃帝內經》中提出“凡欲診病者,必問飲食居處。”研究證明,營養(yǎng)與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轉歸都有非常密切的關系。高血壓屬于營養(yǎng)性疾病,對于營養(yǎng)性疾病,臨床上通常以營養(yǎng)治療為主,即通過合理的膳食并結合藥物治療便可以控制病情、消除癥狀,達到好轉或痊愈的目的。高血壓病不僅會長期危害人體健康,而且會引起很多并發(fā)癥,它是腦中風、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腎衰等疾病的罪魁禍首,因此高血壓病被人們稱為“無形殺手”。所以膳食營養(yǎng)是疾病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高血壓;營養(yǎng);膳食
高血壓(hypertension)是指以體循環(huán)動脈血壓(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為主要特征(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征。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本文將對高血壓的發(fā)病原因和營養(yǎng)治療等方面進行分析匯總,通過合理膳食,有效控制高血壓病情,減少高血壓的并發(fā)癥。
一、高血壓的并發(fā)癥
1、腦中風。高血壓之所以容易引起中風,是因為高血壓長期對人的腦血管會造成損傷,但人體的修復能力不能及時對損傷的部位進行修復,所以容易出現(xiàn)動脈粥樣硬化,管腔硬化程度不均勻的情況下,部分動脈壁會發(fā)生壞死,韌性變得比較弱,容易形成動脈瘤,在血壓繼續(xù)波動的時候,動脈瘤破裂就會出現(xiàn)腦出血,中風。
2、冠心病。高血壓所致的冠心病是血壓正常者的2~4倍,其主要原因是高血壓通過影響內皮及平滑肌細胞內膜通透性而使動脈壁發(fā)生改變,表現(xiàn)為內皮細胞功能發(fā)生障礙,不能阻止血小板與單核細胞粘附在血管壁上,內膜表面不平滑,于是越來越多的血小板與單核細胞聚積在內膜上,這些粘附的血小板與單核細胞會釋放生長因子,與其他生長因子一起會加速平滑肌細胞從中層游離至內膜,通過沉積與增生使內膜變厚,結締組織增生,于是管壁增厚,管腔狹窄。當冠狀動脈完全阻塞時,局部心肌發(fā)生壞死,就發(fā)生了心肌梗塞。
3、心力衰竭。長期高血壓由于射血阻抗增大可引起左室壓力負荷過重,導致左室泵血功能下降,使從肺循環(huán)流到左心的血液不能充分射入主動脈,殘留在左心的血液量增多,導致心肌收縮功能障礙.版在心輸出量下降的同時,可出現(xiàn)肺循環(huán)淤血甚至出血,即心力衰竭。
4、腎衰。長期高血壓可導致腎臟入球小動脈玻璃樣變,小葉間動脈及弓狀動脈機內膜增厚,致動脈腔狹窄,供血減少,進而導致激發(fā)缺血性腎實質損害,即腎小球硬化、腎小管萎縮及腎間質纖維化。嚴重情況下,導致腎衰。
二、導致高血壓的危險因素
1、遺傳因素。大多數(shù)高血壓的患者都有家族病史,遺傳因素是高血病的危險因素之一,父母均患有高血壓,子女患高血壓的概率大于50%。父母一方患有高血壓,子女患高血壓的概率約為20%左右。
2、精神緊張?,F(xiàn)代人的壓力越來越大,精神緊張其實也是造成高血壓的非常重要因素之一。心里緊張,會促使腎上腺素分泌過多,從而引起心率加快,血壓會隨之上升。
3、食鹽過量。食鹽中會有使血壓升高的鈉離子,食鹽攝入過多,血液中鈉離子濃度大大增加,鈉離子濃度的增加也會刺版激腎上腺素分泌的增加,造成呼吸加快,心跳與血液流動加速,血壓也就升高了。
4、缺乏運動。體力勞動者不易得高血壓病,而以腦力勞動靜息為主的生活方式,易引起高血壓病已為很多的流行病學研究所證實。因為長期不運動的話,血液沒有辦法順利流通,就需要血壓調節(jié)。身體在缺乏活動的情況下,血流緩慢,再加上呼吸幅度相對?。ㄟ\動時單位時間吸入的氧氣是靜態(tài)的5-10倍,靜態(tài)較少),吸入的氧氣較少,身體各臟器,包括腦等重要臟器缺血缺氧也是常態(tài)。這樣身體就不得不升高血壓以保證重要臟器的供血供氧。時間長了,血壓高也就成了常態(tài)。
5、超重和肥胖。超重和肥胖對高血壓的影響,是通增加血容量負荷、胰島素抵抗、外周阻力血管變化、體內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心房利鈉素的變化以及類固醇激素的差異等因素導致的,這些因素對高血壓的發(fā)生和加重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肥胖者的皮下脂肪較厚,會使毛細血管大大擴充,增加血容量,血液循環(huán)量也相對增加,從而增加了血容量的負荷。在正常心率下,心搏出量大為增加,心臟和血管的負擔長期過重,會誘發(fā)左心肥厚,導致血壓升高。
6、長期吸煙。長期吸煙會引起高血壓。目前認為主要是因為煙草中所含的劇毒物質尼古丁所引起的。尼古丁能刺激心臟和腎上腺釋放大量的兒茶酚胺,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
7、過量飲酒。過量飲酒會刺激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心肌收縮力增強,心臟輸出量增加,血管內的血容量增加,血壓就會升高;過量飲酒可以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使升血壓的激素分泌增加,血壓就可以升高;過量飲酒會使血管對于升壓激素的敏感性增高,會進一步使血壓升高。
三、高血壓的臨床表現(xiàn)
高血壓病人早期常無癥狀,偶爾體格檢查時發(fā)現(xiàn)血壓升高。大部分高血壓病人可有頭痛、眩暈、氣急、疲勞、心悸、耳鳴等癥狀,但不一定與血壓水平相關。
四、高血壓的營養(yǎng)治療
1、限制鈉的攝入量。鈉是人體必需為微量元素。高血壓的發(fā)生與每日鈉的攝入量有關。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高血壓患者食鹽攝入量每日不要超過5克鹽。這個食鹽量包含日常做菜所放的鹽,還包含平時所食用含鈉調味品如:醬油等。在做菜的時候,可以后加鹽,這樣鹽會附著菜品的表面,在盡量不影響口感的前提下,減少食鹽的攝入量。
2、控制能量。超重和肥胖往往與攝入能量過多有關。對于超重和肥胖的高血壓病人,限制能量的攝入是控制高血壓的主要措施。能量控制應循序漸進,不宜減少過多,每日能量攝入最低不得少于800kcal,以免影響健康。能量攝入是否合理,體質指數(shù)控制在18.5~23.9之間。
3、限制脂肪。減少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膳食中的脂肪應控制在總能量的25%以下?;几咧Y及冠心病者,更應限制動物性脂肪的攝入。膽固醇的攝入每日不應超過300mg。
4、補充優(yōu)質的蛋白質。高血壓病人每日蛋白質的量為每公斤體重1g為宜。每周吃2-3次魚類蛋白質,可改善血管彈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鈉排出,從而降低血壓。如高血壓合并腎功能不全時,應限制蛋白質的攝入。
5、適宜的電解質。鉀與鈣的合理攝入有利于高血壓的防治,鉀能組織高鈉鹽引起的血壓升高,對輕型高血壓還具有降壓作用,每日補鉀、鈉的比例為1.5:1。鉀、鎂與血管的收縮和舒張有關,鈣劑對高血壓的治療有一定作用,每日建議攝入量為1000mg,攝入富含鈣的食物能減少高血壓的發(fā)生。鎂能使外周血管擴張,血壓下降。應攝入含鈣、鎂較高的食物,如魚蝦、牛奶、蛋類、香菇、菠菜等。
6、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進食富含膳食纖維的粗糧、蔬菜,可以促進腸蠕動,減少脂肪和膽固醇的吸收,加速膽固醇的排除,對控制高血壓有利。
7、增加維生素的攝入。維生素C可使膽固醇氧化成膽酸排出體外,改善心臟功能和血液循環(huán)。多吃水果和新鮮蔬菜,有助于高血壓的防治。其他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B6、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維生素B12均應及時補充。
8、改變不良飲食行為。戒煙禁酒,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菌藻類、乳類、大豆類、魚類等食物。少吃肥肉、動物內臟等脂肪和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烹調方法多采用蒸、煮等,不用或少用耗油、醬油等含鈉調味品,少食油炸食物。
參考文獻
[1] 王忠福《營養(yǎng)與膳食》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5年7月 第三版。
[2] 劉琦《營養(yǎng)與膳食指導》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7年12月 第二版。
[3] 郭紅衛(wèi)《營養(yǎng)學》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8年9月 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