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發(fā)展動力,更多依靠科技的進步,這就需要從業(yè)者有較高的素質。作為共和國的人民教師,我們身上背負的是怎樣的一種責任?想到孩子是這個家庭唯一的希望,就覺得教師職責大于天!本文提出了小學教師應具備哪些素質,能更好的教書、育人,為孩子今后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讀書;素質;教師職責
一、引言
常聽到這樣一句話:“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于漪老師說她不太同意這個說法,首先這桶水是不是陳舊了,是否有污染,就很值得研究。這一與眾不同的想法,在我的心里猶如激起千層浪,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是啊,看似滿滿一桶水,是否能讓人回味無窮呢?而我,作為水質管理者,又該如何做呢?
二、“活水”——提升教師自身發(fā)展
水乃萬物之源,而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兩相比較,再合適不過了。那么,我們給學生的這一杯水,是否清澈,這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這取決于多方面,而水源更是關鍵所在。如果過了幾年你還是依然故我,如果逝去的一天沒有給你增加新的財富,那么這就是一潭死水,還是一潭發(fā)臭的死水。水源已經變質,又如何去灌輸別人呢?
陶行知曾說:“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逼鋵嵳f的就是上述這個道理。的確,沒有教師自身的發(fā)展,就不可能有學生的發(fā)展。換言之,教師自覺完善自己乃是育人的基石。徐特立的《十年破產讀書計劃》,終身學習的理念,值得每一位教師學習,活到老,學到老。只有如此,才能立三尺講壇指點江山,置一方教室激揚文字。
而這些都需要平時的學習與積累,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拓寬自己的學習領域,虛心向學,時不時地為自己注入“活水”,才能讓水質更清澈!
三、自省——提升教師情緒管理能力
不知不覺,在教師這個崗位上已過了六個春秋。憶往昔,面對孩子的淘氣、粗暴、懶惰、無理、冷酷、淡漠、刁蠻……我有過各種各樣的行為,有時甚至喪失理智,忘掉教育分寸,對學生大吼大叫,學生一碰到這樣的情況,有如遇到洪水猛獸,大氣也不敢出。而我,也毀掉了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正面形象。到如今,雖用心在交,卻已經身心疲憊,如今喉嚨也長了息肉。
慶幸的是,我遇到了你——《師德培育與生成》,書中告訴我們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與行為,這對我而言,將是最好的一劑良藥?;繇鞯乃膫€“從沒有”,讓我羨慕,學會重新審視自己,反思自己。從教60年,他沒有和學生發(fā)過一次火。他說過這樣的話:“我不跟學生發(fā)火,是因為我教過的都是小孩子,小孩子是不懂事的,犯錯是正常的。那么,我對一個不懂事的孩子發(fā)火,是我老師無能的表現(xiàn)?!?/p>
下定決心,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斷提升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在面對未成年人制造的天馬行空的行為或意外局面前,泰然處之。
四、育人——使教育對象全方面發(fā)展
曾有人把我們的兒童比作產品做了一道簡單的算術應用題,答案令人震驚!我們可以容許產品有一定的廢品率,但如果是兒童,連百分之一不合格的、連一個被浪費的生命都不準許有。教師的影響不僅作用于自己教的學生,影響其心靈,作用其性格,而且還有可能間接影響其他學生、家長乃至對社會產生影響。
這就告訴我們,教師除了重視教書外,還得重視育人。不管是知識,為人處事的道理,還是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等都毫不保留地傳授、影響學生。和學生一樣,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抱著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讓哪怕被處罰的哭了個死去活來的同學,也一致認為這是一個比其他老師強百倍的老師。
教師對學生的愛不僅在當嚴處,也在于理解與溝通。在于漪老師的課堂中,曾出現(xiàn)過這樣一個球迷,上課會情不自禁地來個投籃動作,典型的“人在課堂,心在操場”,作業(yè)自然也就潦草、馬虎。面對這樣的孩子,于老師沒有責備,因為她知道這些根本無濟于事,關鍵在于弄清楚這名學生為什么這么著迷。只有深入了解才可能有良方。于是,師生之間敞開思想論球、評球,攻破了心的一角后,再加以肯定、引導,效果自然不錯。
五、尊重——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這是一本好書,它是我的良師益友。從書中,我似乎明白如何處理與同事、家長間的關系了。與同事相處,要遵循敬人、相容、換位、擇善、協(xié)作、共進六大原則。只有學會尊敬其他教師,維護其他教師的威信,才有可能得到其他教師的尊敬。切莫不經允許對同仁的專業(yè)活動指手畫腳、任意加以評判,更不能故意使同事難堪或受到侮辱,如果你正有這樣的行為,請努力改正它吧!
教師的生活圈其實很窄,不是老師,就是學生、家長。與家長建立良好的關系,有助于我們教學的方方面面。與家長相處之道,貴在尊重。尊重家長的語言,堅決不做損傷家長感情的事,不說侮辱家長人格的話。哪怕是為了學生,也不可操之過急。與家長交流要注重說話藝術,變告狀為報喜,變批評為表揚,改變原有家長會上教師“一言堂”的做法,變“一言堂”為“群言堂”,讓家長們相互交流教育孩子的體會和收獲。另外,運用強調、表情、舉止適度,這一切對于一個教育者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件瑣事都有很大的意義,因此要教家長學會注意這些瑣事。如此多管齊下,親師合作自然不在話下。
處理好與周圍人的關系,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多么幸福!
六、樂觀——樂哉教育
“工作好苦呀!”這種嘆氣的聲音,常能從我們的口邊流露出來??墒羌毤毾雭恚也辉敢庾鑫姨拥昧藛??當然不能。結果還是皺著眉頭,哭喪著臉去做。這不是專門自己替自己開玩笑嗎?
其實,任何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xù)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fā)生。須知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但哪一種職業(yè)能比得上教師,我們日日做的、終身做的不外兩件事:一是學,二是誨人。學是自利,誨人是利他?,F(xiàn)在,我們一面誨人,一面便是學;一面學,一面便拿來誨人,自利又利他,豈不樂哉!這是教師這個職業(yè)的特別便宜處。思及此,我們是多么幸福??!
盡情享受這種快樂吧,因為他不會生出后患。拿被教育人的快樂來助成自己的快樂吧,因為這樣更圓滿。樂哉教育!樂哉教育!
結束語
萬丈高樓平地起,我們從事的是基礎教育,是“地底下”的工作,根子扎得正、扎得深、扎得牢固,對孩子的影響尤為深遠。讓自己成為那股清澈的水源,細細地流淌在孩子們的心間吧!
參考文獻
[1] 師德培育與生成[M]. 教育科學出版社 , 王毓珣, 2013.
作者簡介:何春曉(1989-07-),女,漢族,浙江紹興,從事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班主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