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玉爽(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yī)院護師)
打點滴時,護士會時不時地過來調(diào)調(diào)滴速,甚至在新生兒病房里給新生兒打點滴時還要用到精確控制滴速的輸液泵。那為什么要控制滴速呢?
一般情況下,成年人輸液速度為40~60滴/分鐘。兒童、老年人由于器官發(fā)育不完全或功能降低,輸液速度應(yīng)減慢,控制為20~40滴/分鐘。一些特殊患者,如患有心臟病(尤其是心功能不全)或肺部疾病者,輸液速度應(yīng)更慢,因為快速滴注會加大靜脈回流,導致心臟負荷過大,加大心臟工作量,導致或加重心衰,所以要嚴格控制滴速。新生兒由于年齡太小,體重也相對較輕,甚至需要用輸液泵精確控制滴速,以免速度稍快,導致新生兒出現(xiàn)心衰癥狀。
大多數(shù)抗菌藥物靜脈滴注時,如果濃度過高或滴速過快??蓪е蚂o脈炎,表現(xiàn)為注射部位不同程度的疼痛和靜脈變硬。靜脈滴注氯化鉀過快,可引起鉀的遷移,從而使心臟功能嚴重失常,甚至心臟停搏;同時,靜脈滴注氯化鉀過快,易引起刺激性疼痛;血鎂、血鈣等其他血清電解質(zhì)的濃度超過正常值也會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yīng),鈣劑濃度過髙或靜脈注射過快可產(chǎn)生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顫動或心搏驟停于收縮期;鈉鹽滴注過快,可致水鈉潴留,引起水腫、血壓升高、心率加快、胸悶呼吸困難,甚至急性左心衰竭。
所以,患者打點滴時一定不要擅自調(diào)快或調(diào)慢,盡管不一定會帶來生命危險,但也可能會影響療效,并且讓身體感到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