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致 李菲 王宗英 程啟超 陳常勝 王錫臻
濰坊醫(yī)學院醫(yī)學影像學系,濰坊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影像中心(山東濰坊261053)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嚴重者可有盆壁侵犯、遠處臟器轉(zhuǎn)移、盆腔、腹股溝淋巴結(jié)腫大,影響患者的生存和預后[1-2]。宮頸癌的檢查方式多種多樣,影像學診斷方法主要包括超聲、CT和MRI,其中CT檢查會對身體產(chǎn)生輻射損傷。超聲檢查一般采用腔內(nèi)檢查,操作方便,缺點是不能進一步評價宮頸癌與周圍組織的關系。MRI檢查以其良好的軟組織分辨力,在臨床上得到廣泛的應用。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一種基于水分子布朗運動的原理顯示各組織內(nèi)水分子的移動情況,是唯一通過無創(chuàng)方法描述活體組織各顯微結(jié)構(gòu)的無創(chuàng)性檢查方法。DTI最主要的優(yōu)勢是操作簡便,可更加直觀地呈現(xiàn)宮頸癌的微觀結(jié)構(gòu)改變;通過擴散張量纖維束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一種基于DTI參數(shù)值顯示病變及正常結(jié)構(gòu)纖維束走行的成像技術(shù),能更加立體的顯示及觀察病變[3-4]。國內(nèi)對于DTI診斷疾病的應用主要是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后逐漸應用于體部,如骨骼肌系統(tǒng)、前列腺等。本課題組已將DTI應用于孕產(chǎn)后盆底肌變化及子宮肌瘤治療后療效評估,顯示DTI參數(shù)值和DTT圖像可三維直觀顯示盆底肌結(jié)構(gòu),評估孕產(chǎn)史對女性盆底肌的影響;子宮肌瘤纖維排列與正常肌層存在明顯差異[5-6]。目前,國內(nèi)外關于DTI應用于宮頸疾病的研究較少,本研究通過DTI參數(shù)值及DTT對比宮頸癌與子宮正常肌層的變化,更直觀地顯示病變,明確DTI診斷宮頸癌的價值。
1.1一般資料收集2015年8月至2017年11月期間在我院經(jīng)病理確診為宮頸癌的患者,納入標準為首診宮頸癌的患者。共29例患者被納入研究,其中ⅠA期3例,ⅠB期16例,ⅡA期8例,ⅡB期2例,患者年齡在29~67歲之間,平均48.29歲。取患者宮底部未被侵及的肌層作為正常肌層。
1.2MRI檢查磁共振檢查采用美國通用公司生產(chǎn)的HDXt 3.0T超導磁共振,對患者行盆腔常規(guī)MRI成像(軸位:DWI、T1WI、脂肪抑制-T2WI、矢狀位 T2WI、矢狀位 DCE-MRI)及 DTI(參數(shù)見表1)。所選患者體位均采取仰臥位足先入。檢查過程中采用飽和帶技術(shù)降低腸道內(nèi)氣體和腹壁皮下脂肪的影響。
1.3觀察指標將DTI圖像上傳至GE ADW4.5后處理工作站,利用Functool軟件進行后處理,記錄4種臨床常用的DTI的參數(shù)圖像,包括表觀彌散系數(shù)(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圖、各向異性分數(shù)(fractional anisotropy,F(xiàn)A)圖、容積比各向異性(volume ratio anisotropy,VRA)圖、T2加權(quán)跡線(T2-weighted trace,T2-WT)圖和DTT圖。結(jié)合常規(guī)MRI圖像,在患者宮頸癌和正常子宮肌層手動標記感興趣區(qū)(region of interest,ROI),注意避開囊變、壞死區(qū)。
表1 常規(guī)MRI及DTI的成像參數(shù)Tab.1 Parameters of conventional MRI and DTI
1.4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 17.0軟件求得宮頸癌和正常子宮肌層 DTI各參數(shù)(ADC、FA、VRA、T2-WT),均值用(s)來表示。對宮頸癌和正常子宮肌層參數(shù)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使用MedCalc(version11.4.2.0)進行DTI診斷宮頸癌的ROC曲線分析,并求得曲線下面積、診斷標準、敏感度和特異度。
2.1盆腔磁共振成像影像特征宮頸癌T1加權(quán)上為等或低信號,T2加權(quán)上多數(shù)表現(xiàn)為稍高信號(圖1A、B);DCE-MRI顯示動脈早期病變迅速強化,強化程度高于周圍正常的宮頸和子宮肌層,靜脈期和延遲期,隨著對比劑的逐漸退出病灶表現(xiàn)為中心低信號,邊緣略高信號(輕度強化),強化程度低于正常子宮肌層,宮頸癌與正常組織邊界相對較清晰(圖1C、D、E)。DTI參數(shù)圖顯示,同周圍正常子宮肌層相比,ADC及FA圖信號明顯減低,VRA圖信號略升高,T2-WT圖信號明顯增高(圖1F、G、H、I)。DTT圖像顯示,正常子宮肌層纖維排列緊密、有序;宮頸癌纖維較正常子宮肌層疏松且走形紊亂,甚至中斷(圖1J)。
2.2宮頸癌與正常子宮肌層DTI參數(shù)值的比較宮頸癌的ADC值[(145.86±59.96)×10-11mm2/s]、FA值(0.15±0.08),正常子宮肌層測量值的均值分別為:ADC值[(178.69±21.89)×10-11mm2/s]、FA值(0.23±0.05)。宮頸癌患者腫塊ADC及FA值顯著低于正常子宮肌層,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2.3DTI對宮頸癌診斷價值的ROC曲線宮頸癌 ADC、FA、VRA、T2-WT的 AUC分別為 0.721、0.893、0.897和 0.785;診斷標準分別為≤141,≤0.195,≤0.0401,>5367.8;敏感度分別為55.2%、86.2%、86.2%和55.3%;特異度在ADC、FA、VRA均為100%,T2-WT則為96.6%,患者FA值、VRA值的AUC值、敏感度較ADC、T2-WT高(表3),DTI對宮頸癌診斷價值的ROC曲線見圖2?;颊逨A值、VRA值的AUC值分別為0.893、0.879,較ADC、T2值高;其敏感度均為86.2%,特異度均為100%,敏感度較ADC、T2-WT高。
圖1 同一宮頸癌患者MRI圖像Fig.1 MRI images of the same patient with cervical cancer
表2 宮頸癌與正常子宮肌層DTI各參數(shù)值的比較Tab.2 Comparison of DTI parameters between cervical cancer and normal myometrium ± s
表2 宮頸癌與正常子宮肌層DTI各參數(shù)值的比較Tab.2 Comparison of DTI parameters between cervical cancer and normal myometrium ± s
分組宮頸癌正常子宮肌層t值P值ADC值(10-11mm2/s)145.86±59.96 178.69±21.89 2.67 0.013 FA值0.15±0.08 0.19±0.07 6.05<0.001 VRA值0.14±0.08 0.08±0.03 4.82<0.001 T2-WT值479.06±257.18 241.53±83.62-4.77<0.001
表3 DTI測量值診斷宮頸癌的ROC曲線的值Tab.3 ROC curve values of DTI measurements in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cancer
圖2 DTI對宮頸癌診斷價值的ROC曲線Fig.2 ROC curve of diagnostic value of DTI in cervical cancer
DTI是基于水分子布朗運動的原理顯示各組織內(nèi)水分子的移動情況,是唯一通過無創(chuàng)方法描述活體組織各顯微結(jié)構(gòu),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成像方法,通過DTI參數(shù)的信號變化和DTT輔助疾病的診斷。DTI成像技術(shù)的研究主要是應用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骨骼肌肉系統(tǒng)等疾病的診斷[7-8]。將DTI用于診斷膠質(zhì)瘤,參數(shù)值的變化主要體現(xiàn)在ADC和FA值。腫瘤惡性程度越高,細胞密度或細胞核體積越大,水分子流動越受限,運動方向一致性差,ADC和FA值越低;DTT可以顯示瘤旁白質(zhì)纖維束的走行與受浸潤,瘤周白質(zhì)的異常位置,以及腦白質(zhì)纖維占位效應,顯示膠質(zhì)瘤瘤體與瘤圍正常腦組織關系[9]。
3.1DTI對宮頸癌診斷的價值較常規(guī)MRI檢查,DTI可以更加直觀地觀察病變的信號差異、纖維改變、測量DTI的參數(shù)值,探究其組織學和形態(tài)學差異,利于病變的影像診斷[5]。大部分宮頸癌在T1WI上表現(xiàn)為等或低信號,T2WI上表現(xiàn)為稍高信號,DWI上表現(xiàn)為高信號,DCE-MRI動脈期可見腫塊明顯強化,門脈期及延遲期強化程度減輕[10]。宮頸癌病灶在DWI上表現(xiàn)為局限性高信號,易與正常結(jié)構(gòu)以及鄰近的宮頸區(qū)分,可用于評價宮頸基質(zhì)受累的情況。DWI上的高信號是由于腫瘤細胞密度增加,細胞間隙減少和組織間液壓力升高等因素,產(chǎn)生水分子運動受限所致,其ADC值要顯著低于正常宮頸[11]。宮頸癌患者宮頸纖維、細胞成分增加,細胞間隙不斷減小,宮頸癌水分子運動受限。
宮頸癌DTI的各個參數(shù)值中ADC及FA的均值低于癌旁的子宮肌層,VRA、T2-WT的均值高于癌旁正常子宮肌層,與宮頸癌的宮頸細胞密度增加、細胞間隙減少及組織間液壓力升高有關。表觀彌散系數(shù)即ADC值,是用以說明單位時間內(nèi)的水分子隨機擴散運動,擴散受限越明顯,信號衰減就越弱,ADC值就越低,病變惡性程度越高;FA值又稱為各向異性分數(shù),主要反映纖維解剖結(jié)構(gòu)的完整性,病變組織縮小細胞外空間,造成水分子在肌纖維擴散,導致參數(shù)值出現(xiàn)差異[12]。FA值升高,提示宮頸纖維細胞內(nèi)有豐富的纖維絲,對水分子擴散具有選擇性阻礙作用,具有較高的各向異性;FA值降低,提示宮頸纖維細胞排列稀疏、紊亂,表現(xiàn)為水分子運動方向一致性強,提示腫瘤進展破壞周圍正常組織[13],本組結(jié)果顯示宮頸癌的ADC、FA值較正常肌層降低。VRA值,即容積比各向異性,是擴散橢圓體的擴散體積與相等的各向同性張量的球體體積的比率,比值通常為0~1,數(shù)值越接近1則代表組織更具有各向同性的趨勢,VRA值越高,提示水分子運動方向一致性顯著,彌散受限程度高,周圍正常組織被腫瘤破壞嚴重[6]。本組DTI參數(shù)值表明,宮頸癌的VRA值較正常子宮肌層更接近于1。T2加權(quán)跡線值反映組織的擴散特性[14],參數(shù)圖信號越高,提示宮頸周圍組織被宮頸癌腫塊破壞嚴重,組織擴散的各向同性趨勢明顯。本組測得的參數(shù)值中,T2-WT較正常子宮肌層數(shù)值明顯增高,這一結(jié)果與以上報道中T2WT圖像表現(xiàn)相契合。
3.2DTI對宮頸癌診斷價值的ROC曲線通過繪制宮頸癌和正常子宮肌層的ROC曲線,對比各測量值在診斷宮頸癌中的價值。AUC值越大,敏感度及特異度越高,測得的參數(shù)值越有意義[15]。ROC曲線下面積可反映診斷試驗的準確性,其范圍在0.5~1.0之間。當AUC位于0.5~0.7之間時,認為診斷準確性較低,當AUC>0.9時,診斷準確性較高[16]。FA與VRA的AUC、敏感度較高,4個測量值特異度均較高,由此得知,DTI在一定程度上對宮頸癌有較高輔助診斷價值。宮頸癌與正常子宮肌層在DTI上具有不同的成像特征,這與宮頸癌的組織學變化密切相關。同時,結(jié)合DTT顯示病變周圍纖維變化,立體顯示病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有利于提高宮頸癌影像診斷的準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