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才
丹麥人對自行車很偏愛,認為自行車與汽車是同等重要的交通工具。全國人口為573萬(2016年)的丹麥擁有自行車數(shù)量超過450萬輛。
歐登塞給人的印象是一個美麗迷人的城市,無論是城市的建筑、綠化、環(huán)保,還是人的文明程度都是頂級的。在通往市區(qū)的公路兩旁,一座座紅墻紅瓦高屋頂?shù)姆孔幼屓诵鸟Y神往。
歐登塞是丹麥第一自行車城
歐登塞(丹麥語:Odense)是丹麥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始建于公元988年,距今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丹麥第三大城市,是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故鄉(xiāng),也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城市之一。
歐登塞給人的印象是一個美麗迷人的城市,無論是城市的建筑、綠化、環(huán)保,還是人的文明程度都是頂級的。在通往市區(qū)的公路兩旁,一座座紅墻紅瓦高屋頂?shù)姆孔幼屓诵鸟Y神往。進入市區(qū),那些典型的歐洲風格的建筑并不高大宏偉,卻古樸典雅。很多建筑雖然是老建筑,但保養(yǎng)得就跟新建筑一樣。水是城市的命脈,歐登塞河像一條綠色的帶子,靜靜地從城市中間蜿蜒流過。河兩岸有美麗的花園和植物園,花木蔥蘢,空氣清新,使得歐登塞更加美麗。
歐登塞城里隨處可見成片的傳統(tǒng)丹麥風格的低矮木制建筑。有整整兩條街區(qū)至今都完好地保持著安徒生時代的風貌,卵石或磚塊鋪就的道路兩旁,一排排彩色的老屋整齊有序地排列著,白色的小窗戶,配著紅頂高煙囪,讓人感覺仿佛置身于童話世界。
500km自行車道遍布歐登塞
據(jù)說,20世紀70年代歐登塞也飽受交通擁堵的困擾,達到大小汽車爆滿的程度,城中空氣十分渾濁,但通過短短幾十年時間的綜合治理,一座交通擁堵、空氣污染的城市變成如今道路暢通、環(huán)境宜人的城市。除了城市綠化,加強環(huán)衛(wèi)治理外,讓歐洲人矚目的就是歐登塞大力發(fā)展自行車出行?,F(xiàn)在的歐登塞市內80%的道路都增設有自行車專用道,自行車專用道的長度加起來逾500km,而歐登塞的面積只有30萬k㎡。
2013年,丹麥交通部出資2280萬歐元,為的是給丹麥6大城市(哥本哈根、奧胡斯、歐登塞、奧爾堡、埃斯比約、瓦埃勒和科靈)的自行車愛好者創(chuàng)造更好的環(huán)境——建自行車高速路,同時鼓勵市民騎自行車出行而不是開車出行。相關社會經濟研究人士認為,自行車對社會有許多有益的影響。比如降低員工的病假概率,緩解交通堵塞,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污染和擁擠都將會減少,人們的生活質量將會提高。研究結果表明,采用自行車高速公路不僅對騎行者的健康有益,在接下來的50年里,節(jié)省的社會經濟開支可達到77億歐元。
經濟手段讓百姓愛上自行車
如何讓全城20萬百姓都來騎自行車,歐登塞政府也動足了腦筋,經濟手段是主要手段。在歐登塞,政府對于老百姓購買轎車將會收取高額的稅率,這種稅率甚至高達車價的180%。對于這種幾乎2倍于車價的稅率,讓很多有購車打算的市民望而卻步。
相對而言,購買自行車的成本就相對廉價。盡管一輛丹麥本地生產的自行車價格折合人民幣在4000~5000元,但沒有額外的稅費,由于自行車質量過硬,通??捎蒙?0年以上。
歐登塞經過最近二三十年的發(fā)展,對自行車的關注點已經發(fā)展到了安全方面。例如盡管城市里沒有對自行車限速,但對于喜歡騎快車的人來說,政府鼓勵在車上安裝測速器來控制速度。
歐登塞政府在交通設施的設置上,也沒有把自行車道當作一種輔助道路。在大部分自行車道的十字路口,也專門安裝了紅綠燈。多管齊下,歐登塞近兩年的交通事故率,被控制在個位數(shù)。
歐登塞普及自行車出行從娃娃起步
歐登塞的研究人員認為,兒童小時候的成長環(huán)境會影響他們長大以后的思想觀念。從娃娃抓起,普及自行車出行,這將對城市環(huán)境和交通問題都大有裨益;在騎行鍛煉中,還能增添樂趣、強身健體,以及提高個人發(fā)展和社交能力。此外,自行車文化也得以延續(xù)。歐登塞市為促進和保障兒童自行車安全出行,政府連同學校、企業(yè)、家長共同協(xié)作,開展實施了一系列的舉措,包括全覆蓋式安全路網、個人騎行訓練、學生參與設計騎行環(huán)境、獎勵機制等。
當歐登塞市幼兒園開學時,孩子們多數(shù)是騎車來的,而不是乘坐小汽車。在一些學校,汽車是不受歡迎的,因為汽車會威脅到數(shù)百名騎車和步行兒童的安全。警察將會處罰那些膽敢在學校門口停車的家長。有4/5的孩子步行、騎行或滑滑板去上學。歐登塞市是擁有最高兒童騎行率的城市,但它仍在致力于讓更多的孩子能夠騎車出行。
為了保證兒童騎行的安全,當?shù)卣蛟烊采w式自行車網絡,到目前為止,全市范圍內1000km的街道,擁有545km與機動車道隔離的受保護的自行車專用道,覆蓋從家到學校的所有自行車路網。即使那些沒有設置自行車專用道的街道,孩子騎行也很安全,部分原因是街道上會有大量騎行者,兒童在大人的陪護下騎自行車去上學,小汽車的駕駛者會更加謹慎。
還有就是兒童騎行上路,都是經過13項騎行技能訓練能力測試合格的。自2014年運行以來,自行車出行增長了28%。7%曾搭乘小汽車的學生如今也改為騎自行車出行了。總之,歐登塞對兒童及未成年人的教育理念與我們不同,歐登塞及丹麥全國不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鼓勵兒童從幼年開始騎車上學,有利于培育孩子對自行車的好感,長大后更容易選擇環(huán)境友好的出行方式。這不僅有益于城市環(huán)境和交通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并且還能讓兒童通過騎行鍛煉身體、預防疾病,以及提高個人發(fā)展和社交能力。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兒童騎行環(huán)境,有利于形成有韌性、包容性的城市場所,并延續(xù)自行車文化,有益于兒童及全民健康。賦權兒童自主參與設計自行車道,也彰顯出對兒童作為完整社會公民的尊重。
丹麥將騎自行車出行上升到是一種對生活的態(tài)度
在丹麥,騎自行車不僅是一種降低交通費用的手段,更是一種對生活的態(tài)度,是應對氣候變化的積極響應。不論是上班,送孩子上學,還是休閑購物,自行車在丹麥都是首選的交通工具。
丹麥的最高海拔為170m,這也是丹麥成為自行車普及理想地區(qū)的原因之一,而丹麥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普遍地進行調整,以適應騎自行車的需要。種種舉措為丹麥人選擇自行車代步提供了最直接的理由一陜捷、便利,在健身和節(jié)省開支的同時,還支持了環(huán)保。
丹麥的自行車道網絡更是非常獨特。超過1萬km的自行車專用道設有明確的路標,與其他道路網絡系統(tǒng)相互協(xié)調,互不干擾,在高安全性的前提下,確保了自行車道的暢通無阻。其中11條總長達4233km的“國家路線”貫穿全國東南西北,構成了丹麥自行車道的主干道。
作為丹麥最早提倡使用自行車出行的先驅城市,歐登塞修建了自行車高速公路,將以前的雙向各一條自行車道擴建為雙向各三條車道。在自行車高速公路沿線設置交通信息站,其基礎設施配備齊全,包括自行車打氣筒、自行車氣壓表、車輛計數(shù)器、室內安全停車位、飲用水等。而且很多十字路口都是自行車優(yōu)先行駛,使得在歐登塞騎自行車成為一種更安全更便捷的出行方式,以此鼓勵更多的人選擇自行車作為日常交通工具。在自行車高速路騎行,不需要停下來等紅燈,此舉使歐登塞騎自行車上班的人數(shù)增加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