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斌
(潞安集團慈林山煤業(yè)公司 夏店煤礦, 山西 長治 046200)
目前,我國對于厚煤層及特厚煤層的開采,主要采用大采高開采和綜放開采方式,而綜放開采由于開采效率高、產(chǎn)量大的優(yōu)點在煤礦得到普及。由于綜放工作面回采巷道頂板及兩幫通常均為煤體,巷道圍巖強度較低,圍巖變形量較大,需要在相鄰工作面之間留設一定寬度的煤柱來保護巷道、減小圍巖的破壞變形。合理的煤柱寬度留設,不僅能保持巷道穩(wěn)定,而且可以減少煤炭資源的浪費和經(jīng)濟損失。
根據(jù)以往工程經(jīng)驗,在兩工作面之間通常留設35 m寬的煤柱,煤炭資源損失嚴重。本文通過對夏店煤礦3107工作面不同推進距離沿空側煤柱內的應力分布特征進行研究,合理確定了煤柱的寬度,可大大減少煤炭資源的損失,對類似條件的工作面確定煤柱寬度,具有參考借鑒作用。
夏店煤礦3107工作面現(xiàn)開采3號煤層,煤層平均埋深為300 m,平均厚度為5.93 m,傾角平均為3°,煤體容重1.35 t/m3,煤層頂?shù)装迩闆r如表1。工作面傾斜長度為187 m,推進長度為960 m,采用綜采放頂煤開采,采高3.1 m,放煤高度為2.83 m,循環(huán)進度0.8 m。3107工作面北側為N101回風巷,南面為31采區(qū)大巷,西面為實體煤,東面為3117E采空區(qū)。按照以往工程經(jīng)驗,3107工作面與3117E采空區(qū)需要留設35 m寬保護煤柱,煤柱的承載情況及尺寸設計缺乏有效的依據(jù),因此對3107工作面沿空側煤柱變形失穩(wěn)規(guī)律及煤柱留設的尺寸進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也可為后續(xù)同類工作面巷道煤柱的留設提供借鑒。
表1 3107工作面煤層頂?shù)装迩闆r
一般煤柱內應力穩(wěn)定的區(qū)域,可認為是未受破壞擾動區(qū)域。工作面煤層開采以后,回采空間周圍巖體的受力壞境會受到影響,直到形成新的平衡狀態(tài)。對于護巷煤柱,頂板巖層在煤層開挖直到結構穩(wěn)定,會對煤柱形成一定載荷,在其作用下煤柱表面區(qū)域多形成一定的屈服破壞區(qū),支承壓力由煤柱表面至深部大致呈現(xiàn)先增大后降低的趨勢,直至達到原巖應力狀態(tài)形成新的平衡[1-4]。
合理留設煤柱寬度是為了保證新巷道的安全,防止采空區(qū)內的瓦斯通過煤柱內的裂隙涌入巷道中,因此煤柱必須保證內部留有一定寬度的穩(wěn)定核區(qū),同時為提高煤炭資源回收率,應使煤柱寬度盡可能小。綜合考慮影響煤柱穩(wěn)定性的因素,確定煤柱寬度的計算公式為[5]:
B=x0+x1+x2
(1)
(2)
式中:x0為沿空側煤柱的屈服破壞寬度,m;m為巷道高度,取3 m;A為煤柱的側壓系數(shù),3107工作面取0.8;φ0為煤層的內摩擦角,3號煤層取30.5°;C0為煤層的內聚力,本煤層內聚力取1.5 MPa;K為煤柱內應力集中系數(shù),取3;γ為覆巖容重,取25 kN/m3;H為煤層埋深,取300 m;Pz為煤柱幫部所受支護阻力,取0.08 MPa;x1為錨桿的錨固長度,取2 m;x2為煤柱寬度的富裕量,x2=(x0+x1)×(0.15~0.35)。
將以上參數(shù)代入公式得:x0=18.48 m,x2=3.072~7.168 m,B=23.55~27.97 m。由此確定3107工作面沿空側煤柱合理寬度為23.55~27.97 m。
以3107工作面的地質條件為基礎,應用FLAC3D軟件,建立數(shù)值計算模型,模型尺寸為245 m×120 m×110 m。在模型的四周與底面均設定為固定邊界條件,模型頂部設為應力邊界,通過施加均布載荷代替上覆巖層對模型的壓力,3號煤層埋深平均為300 m,施加載荷大小為8.65 MPa,側壓系數(shù)取0.8。數(shù)值計算模型與初始應力平衡如圖1所示。在煤柱寬度為35 m條件下,分析3107工作面回采引起煤柱內應力的變化特征,由此來確定煤柱的合理寬度。模擬過程分步開挖,每推進20 m計算1 000步,回采至100 m時計算至平衡。
圖1 數(shù)值模型與初始應力平衡模型
本次數(shù)值模擬計算3107工作面分別推進0 m、20 m、40 m、60 m、80 m、100 m時煤柱內的垂直應力分布情況,圖2為工作面推進不同距離下煤柱的應力變化情況,圖3為煤柱內應力導出后得到的煤柱應力曲線。
由圖3可以看出,隨著工作面推進距離的增大,煤柱受到的采動影響也在不斷變大,煤柱內垂直應力大致為“雙峰-谷”形態(tài),垂直應力峰值分別在煤柱內的4 m、31 m處,推進距離越大,煤柱內垂直應力峰值也在不斷變大;留煤柱護巷的基本條件是煤柱在出現(xiàn)塑性破壞后,其中央應力穩(wěn)定區(qū)域的寬度應不小于工作面采高的2倍,即彈性穩(wěn)定區(qū)的寬度應不小于6.2 m。圖3中“谷”的范圍大致在煤柱內11~28 m處 ,寬度為17 m,滿足彈性穩(wěn)定區(qū)寬度的要求,該區(qū)域內煤柱垂直應力處于較低水平,煤柱受到的破壞擾動較小,承載能力較強,因此煤柱留設寬度取計算所得寬度的下限,即可滿足工作面安全生產(chǎn)的要求。
圖2 工作面回采過程中煤柱垂直應力云圖
圖3 煤柱垂直應力分布曲線
1) 本文以夏店煤礦3107綜放工作面地質條件為基礎,對采空區(qū)側煤柱內應力分布特征進行了研究,通過理論計算,煤柱留設寬度應在23.55~27.97 m范圍內;
2) 通過數(shù)值模擬,煤柱留設區(qū)域內煤柱垂直應力處于較低水平,煤柱受到的破壞擾動較小,承載能力較強,屬于彈性穩(wěn)定區(qū),煤柱留設寬度可取計算寬度的下限;
3) 綜合理論計算和數(shù)值模擬結果,并參照工程經(jīng)驗留設煤柱的寬度,為確保工作面回采時巷道的安全穩(wěn)定,最終將煤柱留設寬度確定為25 m;
4) 確定煤柱留設寬度為25 m,相比按照工程經(jīng)驗留設的煤柱寬度減少了10 m,不僅提高了煤炭資源的采出率,而且可提升礦井的經(jīng)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