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江晗
我的媽媽,打小就喜歡收集各種各樣的筆。
媽媽生在農(nóng)村,靠著自己的努力走出了那個小村子,來到鎮(zhèn)上讀書。別的同學在那個年代,已經(jīng)接觸了當時叫作“時尚”的東西,有著許多新穎的愛好。但媽媽由于家境,無法和別的同學一樣有著那么多的娛樂與愛好。而媽媽唯一的愛好,就是收藏各種好看的筆。周末在學校附近打打零工,一方面貼補學費與家用,其次就是為了買上幾支好看的筆,來滿足一下這唯一的小小的愛好。
或許是因為對筆的喜愛,媽媽自然而然地癡迷上了文學。但媽媽喜歡的不是情意綿綿、涓涓細流般浸潤心田的甜美文字,卻是如手術刀一般的文字,犀利地解剖社會的文字——魯迅先生的文字。我無法想象,現(xiàn)在還是個身形嬌小的媽媽,以前竟然喜歡魯迅先生的文字。媽媽說魯迅是歷史洪流中一座毅然而立的山頭。眾人皆醉而他獨醒,對于黑暗勢力的猖獗,他毅然決然地用手中的筆,寫出了“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的民族氣節(jié)。他,是真正的民族脊梁。
筆,曾經(jīng)是媽媽的劍芒。
媽媽以學校唯一一個女生的身姿考入了省重點高中,在那段日子里,必然是暗無天日的拼搏,連黑夜的空氣也是忙碌炙熱的。整天埋頭在書中,夜以繼日。生活似乎已然褪去了顏色,接近黑白。其中唯一一點亮色,就是媽媽喜愛的筆上的圖案花色了。它們給媽媽的那段生活添了些生氣,陪伴著媽媽熬過了那一段最艱苦的日子。至今,那支陪媽媽高考的筆,還被裝在盒子放在床頭柜中。
筆,曾是媽媽的寄托。
我的出生,讓媽媽又忙碌了起來,忙教學忙比賽忙職稱……只想把我送到更好的環(huán)境中學習。因為生活的忙碌,媽媽對于筆的喜愛被藏進了時間的寶盒中,多年未被提起。
那支筆,也被塵封在了記憶中。
難得和媽媽一起出來買筆,才發(fā)現(xiàn)書店添了這么多的新筆,顏色鮮艷,設計新穎。我在找自己慣用的筆,一轉頭,卻發(fā)現(xiàn)媽媽玩得起勁:站在筆柜前,這兒挑挑那兒瞧瞧,眼睛里放出了光芒?!斑@支筆挺好看的!”“這支筆好可愛!”媽媽此時好像回到了那個會為了幾支好看的筆而特地奔波尋找的歲月。
時光飛速流逝,青春或許不再,但那段美好歲月,會因得到一支心愛的筆而高興上半天的時代,在媽媽腦中留下的痕跡卻是時間洪流無法抹去的永恒。
那支筆,在時光中被洗盡鉛華,落在媽媽的掌中。
那個年輕活力,青春風華的媽媽,回來了。
我只愿,歲月溫柔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