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孩子從來到這個世界,甚至還未出生的時候,就已經(jīng)在學習了。然而家長真的了解孩子的學習過程嗎?“學習故事”——一套來自新西蘭的兒童學習評價體系——提倡從相信和接納兒童的視角來觀察、解讀、促進孩子的學習。本刊“學習故事”專欄,致力于用一個個生動鮮活的學習故事,記錄下孩子真實發(fā)生的學習事件以及成人給予的回應和支持。期待家長朋友們在閱讀同齡其他孩子的“學習故事”時,能漸漸把握住“觀察”自己孩子的積極視角,學習如何聆聽童聲,解讀童心。因為我們相信:只有懂得,才能更愛!
故事主角:嘉嘉
地? ? ? ?點:戶外體育區(qū)
撰? 寫? 者: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特色醫(yī)學中心幼兒園 袁甜
你爬上了懸垂架,卻遲遲不愿前進,我問你為什么不走,你小聲回答:“老師,我有點害怕?!蔽艺f:“老師在下面保護你,加油!”你還是有些遲疑,懸垂在單杠上沒有往前走。你停在第一格大概有15秒,就松手掉到了墊子上。我走上前扶起你,說:“你已經(jīng)很棒了!下一次我們再試試能不能往前走,好嗎?”你點點頭,接著去玩其他項目了。
等再一次來到懸垂架排隊時,你并沒有著急上來,而是站在垂懸架旁邊,仔細觀察前面的小朋友是如何懸垂著往前走的。你一邊看著一邊自言自語。后來,你也爬上了懸掛架,這一次明顯比之前有信心了一些,你勇敢地伸手,慢慢嘗試著往前走,走了兩格單杠之后,一不小心手一滑,掉了下來。我走上前鼓勵你站起來。你開始了第三次嘗試,排隊,出發(fā),懸垂前進,所有動作都一氣呵成。你從終點跳下時高興地望著我喊道:“老師,你看我剛才像不像一個小小兵?”我摸了摸你的頭,微笑著說道:“像,像個勇敢的小小兵?!?/p>
什么樣的學習在發(fā)生?
嘉嘉,你在游戲中基本能控制好自己的身體,已經(jīng)較好地掌握懸垂的動作要領(lǐng),且能雙手抓杠懸空吊起15秒左右,你的身體的控制與平衡能力是達標的。第二次游戲前,你沒有盲目地去排隊進行游戲,而是主動觀察學習別人的方法,說明你善于觀察,會主動學習。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你有邊觀察邊自言自語的現(xiàn)象,我知道你說的并不是廢話,而是自我思考和自我指導的一種體現(xiàn)。
下一步學習的機會和可能性
隨著嘉嘉的身體控制與平衡能力不斷增強,她對雙手抓杠懸垂的練習要求也在逐漸提高。所以在后續(xù)的教學活動中,老師可以增加動作的難度,即讓她抓杠懸垂后加上位移的變化,讓她體驗到挑戰(zhàn)成功的喜悅。當然,想要迎接新的挑戰(zhàn),還需要鍛煉手臂的力量,老師還可以投放一些力量類的運動器械,如握力器、拉力盤、沙包、小杠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