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可超
作為國資委文明辦指導中央企業(yè)深入開展“國企開放日”系列活動的組成部分,“車迷有約 走進中車”已經連續(xù)開展了7屆。通過邀請社會公眾走進中車旗下企業(yè),感受高鐵工人敬業(yè)奉獻的使命擔當,了解中車履行社會責任的生動實踐,體驗國企改革開放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偉大成就。
歷史悠久,底蘊深厚
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的前身——始建于1881年的“唐胥鐵路修理廠”,是中國第一家鐵路工廠,在跨越3個世紀的發(fā)展歷程中,見證了中國第一臺機車——“中國火箭號”、第一輛客車——“鑾輿龍車”等諸多“中國第一”的誕生,為國家培養(yǎng)了一批又一批鐵路工業(yè)棟梁。
138年過去了,中車唐山公司已形成了唐山、天津、泉州“一總部三基地”的產業(yè)化布局,成為以“復興號”高速動車組為代表的全速度等級、全車體材質、全能源制式、全產品系列的“綠色智能人文一體化”交通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研制出國產首列時速350公里高速動車組、首列商用中低速磁浮列車、首列商用氫燃料電池有軌電車等行業(yè)領先產品,先后出口到美國、阿根廷、德國、土耳其、埃及等五大洲20多個國家。
中車唐山公司在悠久的歷史上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企業(yè)文化。這里不僅是中國鐵路機車車輛工業(yè)的搖籃,也是中國鐵路國際化的源頭,從早期引進英國技術制造鐵路機車車輛,到產品出口20多個國家,中車唐山公司有著光輝且悠久的國際合作史。
中車唐山公司更是中國紅色基因的傳承者。河北第一名共產黨員、中華全國總工會執(zhí)行委員鄧培,多次在這里領導開展唐山和全國鐵路反帝反封建的工人運動。被習近平總書記所稱贊的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張雪松,先后出席黨的十八大、十九大,成為新時代高鐵工人的楷模。
中車唐山公司還是“產業(yè)報國,勇于創(chuàng)新,為中國夢提速”的中國高鐵工人精神的發(fā)源地,以“中國第一代高鐵工人”為代表的中國中車高鐵工人團隊,伴隨著蓬勃發(fā)展的高鐵時代應運而生,使高鐵成為向世界展現“中國制造”的一張亮麗名片。
這一串串文化符號,都吸引著社會公眾了解中車唐山公司“胃口”,成為公司開展國企開放日活動的良好基礎。
不斷嘗試,更加開放
說起中車唐山公司國企開放日活動,不得不提起2016年的“母親節(jié)”。
2016年5月6日,在“母親節(jié)”前夕,中車唐山公司首次組織開展了“英雄母親走唐車”活動。46位高鐵工人的母親,來到兒女工作的地方,在這個花園式的工廠里,了解中國中車的文化,見證中國高速動車組的誕生過程,參觀自己兒女工作的崗位,度過了一個特殊的“母親節(jié)”。
高鐵兒女一改平日的嚴謹和嚴肅,臉上露出了溫柔和幸福的笑容,他們和媽媽或牽手,或說著悄悄話,陪著媽媽走一走、看一看……整潔干凈的工作環(huán)境、和諧向上的工作氛圍,讓在場的媽媽們連連稱贊。一位母親激動地表達了心聲:“都說生產高鐵的企業(yè)高大上,今天算是長見識了,我的孩子作為一名高鐵工人,我很自豪,孩子在這里工作我放心!”
這次嘗試,讓公司收獲了無數贊譽和感動,也開啟了公眾開放的大門。
2017年10月14日,黨的十九大前夕,中車唐山公司在天津基地首次開展公眾開放日活動,50多名天津市民代表、12家當地媒體記者,走進企業(yè)生產車間,參觀生產線,試乘天津地鐵1號線列車,領略天津本地軌道車輛產業(yè)基地的風采,體會現代化高端裝備制造業(yè)的魅力。
這次開放日活動是公司第一次直接面對社會公眾,公司毫無保留地將整套生產系統(tǒng)展現給市民和媒體,體現了開放、透明、自信的央企面貌。活動中,公司與來訪的天津市民們開展了互動問答,大家都被企業(yè)的規(guī)模與實力震撼,紛紛為“天津制造”點贊。這次活動,增進了企業(yè)所在地公眾對企業(yè)、產品和文化的了解,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
2018年6月10日,借鑒天津基地成功舉辦首次公眾開放日的經驗,公司在唐山總部成功開展“車迷走唐車 看看高鐵飛毛腿”公眾開放日活動,組織了一大批長期關注企業(yè)產品和技術的車迷和媒體人走進生產車間,揭秘高速動車組的“飛毛腿”——高速轉向架系統(tǒng)的技術特點。
同年11月18日,唐山公司泉州基地迎來30個泉州市民家庭,見證第600輛“福建造”地鐵車輛組裝開工。這是該基地建成8年來第一次向公眾開放,不僅促進了社會各界對軌道交通裝備行業(yè)的了解,更成為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市民榮譽感和自豪感的愛國主義“現場課”。
內容豐富,反響熱烈
幾次公眾開放日活動的成功開展,使中車唐山公司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一套公眾開放活動的流程體系。
今年4月12日,當參加第7屆“車迷有約 走進中車”的車迷朋友們懷著崇拜、好奇的不同期待走進中車的時候,精心策劃組織的“尋、看、聽、動、說”等活動板塊,使他們在兩天的活動中多角度、多層次感受了百年唐車的深厚底蘊。
“尋”就是尋根之旅,車迷們先后到“中國鐵路源頭”和“唐山地震遺址”,尋找中國中車發(fā)展的源頭。坐落在唐山公司老廠區(qū)舊址的地震遺址公園,扭曲的鐵軌、僅剩部分框架的廠房、刻滿242 769名遇難者姓名的紀念碑……到了這里,車迷們真切體會到唐車人“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不由得肅然起敬。
“看”就是現場參觀高速動車組、城軌地鐵鋁合金車體生產線、總裝配生產線,了解中車唐山公司的技術實力和制造規(guī)模,深入“復興號”動車組核心制造區(qū)域,近距離感受中國高端裝備的魅力。車迷們登上時速350公里的“復興號”高速動車組、可變編組動車組、新型臥鋪動車組……“零距離”體驗了中國高鐵最新科技成果。
“聽”就是指科普講堂,聽技術專家講解研發(fā)大技術體系的發(fā)展路線和行業(yè)最新技術成果,聽攻克“復興號”技術難點幕后的故事,了解動車組頂層設計的技術思考。在“張雪松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車迷們聽“大國工匠”講述自己在高鐵生產中攻堅克難的親身經歷。許多曾經縈繞在車迷們腦海的問題迎刃而解。
“動”就是互動體驗,車迷們自己動手,在生產現場“挑戰(zhàn)大國工匠”,體驗高鐵工人日常工作中的高超技藝。“高鐵工匠”演示“蒙眼剝線”“膠槍臨摹”“蛋殼雕刻”等高超技藝,請車迷們同臺切磋,并給予參與者一定的獎勵。通過車迷與工匠的互動,展示了高鐵工人的風采。
“說”就是召開車迷見面會分享活動心得,組織車迷與中車專家之間,以及車迷相互之間的交流分享會,不僅分享認識、見解和成果,而且通過有獎問答等方式,探尋百年唐車從“中國火箭號”到“抗震號”的歷史脈絡,研究中國高鐵從“和諧號”到“復興號”的自主創(chuàng)新成就,不斷加深對中國中車的了解。
撫摸百年的鐵軌,登上“復興號”列車,這次國企開放日讓車迷們更直觀地了解中國鐵路發(fā)展史,領略了令世界驚嘆的中國速度,反響熱烈。
結 語
中車唐山公司深入開展“車迷有約 走進中車”國企開放日活動,既樹立了中央企業(yè)“大國頂梁柱”的良好形象,又滿足了社會公眾探訪“大國重器”的多樣需求,為新時代中央企業(yè)精神文明建設搭建了新平臺,探索出了新途徑。持續(xù)提升“國企開放日”工作力度,可以讓社會公眾充分了解國有企業(yè),從而更加支持國有企業(yè)發(fā)展,促進忠誠央企、文明央企、陽光央企、和諧央企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