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培焱
【摘要】本文以 Yang 和 Allison提出的應用語言學學術論文結論部分的語步—步驟為理論框架,以30篇中國應用語言學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的結論部分為研究語料,從宏觀體裁結構(語步)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顯示中國應用語言學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結論部分的語步都較為完整,但在步驟方面有所缺失。本文的研究結果可以給中國學生英語學術論文寫作教學提供一些啟示。
【關鍵詞】學術論文;結論;體裁結構;時態(tài)
一、引言
結論部分是學術論文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具有升華研究發(fā)現(xiàn),指導后續(xù)研究以及教學實踐的重要作用。語步結構方面, Yang&Allison(2003)分析了應用語言學學術論文結論各章節(jié)的結構,總結出其中的語步模式。劉永兵(2017)探究了中國學習者英語學術論文結論語步的詞塊特征。綜上所述,我國學者對于應用語言學碩士學術論文結論語步的關注較少,有待進一步探究。因此本論文選取應用語言學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結論部分為語料,從語步結構方面分析應用語言學專業(yè)碩士結論部分的語步模式,以期為中國學生學術論文寫作起到一定的啟示作用。
二、研究結果與討論
1.語步結構特征。數(shù)據(jù)結果顯示,中國應用語言學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結論部分的語步特征與論文結論語步模型基本相吻合。整體來說,中國應用語言學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結論部分的語步較為完整。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我國學生在結論語步順序的選擇上與結論語步模型基本相符,但也有個別論文發(fā)生逆序以及循環(huán)出現(xiàn)語步一的情況。并且我國學生在撰寫總結研究語步之前往往會先說明結論部分各節(jié)的內容安排,再進行總結研究(比如this chapter first summarizes…then…finally…)以便讓讀者更清晰地了解論文結論部分的組成結構。
2.步驟結構特征。經(jīng)分析發(fā)現(xiàn),中國應用語言學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結論語步中的各步驟的分布與結論語步模型呈現(xiàn)出較大的差異。在指出研究的意義或優(yōu)勢步驟中,總共出現(xiàn)了27篇,頻率為90.0%。這說明我國學生比較重視說明其研究的重要性,并且能比較清楚地闡明研究在理論或實踐中的意義。而在指出研究的局限性步驟中,總共出現(xiàn)了4篇,頻率為13.3%。這說明我國學生在評價研究語步中缺少指出研究的局限性的意識。在評價研究方法步驟中,總共出現(xiàn)了2篇,頻率為6.6%。這說明我國英語專業(yè)學生在撰寫學位論文結論部分時很少評價其研究方法。但是研究方法作為論文寫作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使用的是否恰當會直接影響研究的結果。所以我們有必要在結論部分評估研究方法,說明其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以便于后續(xù)研究能夠更好地開展。
三、結束語
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我國學生學術論文結論部分的語步結構較為完整,但在步驟方面有所缺失。這說明我國學生在撰寫學術論文結論時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和困難。因此我們有必要使用體裁理論對學生的學術寫作給予一定的指導,通過體裁理論的教學,能夠使學生掌握學術論文寫作的基本模式,提高學術寫作的能力。本文豐富了應用語言學碩士學位論文結論的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也為結論寫作和教學也帶來了一定的啟示作用。
參考文獻:
[1]Yang, R. &D. Allison. Research articles in applied linguists: Moving from results to conclusions[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03(4):365-385.
[2]李夢驍,劉永兵.中國學習者英語學術論文結論語步的詞塊特征研究[J].外語教學,2017(1):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