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臾
9月初,印度月球探測器“月船二號”釋放的著陸器在距離月球表面1.3公里的地方突然與地球失去聯系,未能如期完成可控性軟著陸,歷時數月的登月計劃宣告失敗。
印度在太空探索上一直充滿雄心壯志?!霸麓枴痹居媱澰谠虑虻哪蠘O地區(qū)著陸。此前已經有不少國家將探測器發(fā)送到月球南極上空,但從沒有探測器直接降落到這一區(qū)域。印度的計劃就是讓“月船二號”成為首個在月球南極地區(qū)著陸并展開月面運行的探測器,如果取得成功,無疑證明印度的外太空探測達到相當先進的水平。
然而,要實現軟著陸卻不簡單,這是登月過程中最困難的部分。在這一過程中,著陸器需要一邊控制速度,一邊對月面進行自動掃描,以清除各種可能的障礙物。到目前為止,各國的月球著陸實驗大多以失敗告終,有的是因為著陸器沒有成功落地,有的是因為未能成功返回。
著陸困難,想在南極附近著陸更困難。此前NASA(美國宇航局)從未嘗試在南極著陸,中國“嫦娥四號”的著陸點也離南極尚遠,主要是出于安全考慮。比如NASA的考慮是,如果阿波羅飛船引擎壞了,飛行員就必須單純利用引力來進行繞月飛行并最終回歸地球,因此他們的著陸地點都選擇離月球赤道較近的區(qū)域。
種種潛在困難使“月船二號”在起步時就沒能直接奔向月球,而是先進入繞地軌道,之后再通過船載推進器,一步步進入更遠的軌道,最后進入奔月旅程。等到了離月球表面62英里的上空,“月船二號”才正式進入繞月軌道。之前有質疑說,美國的飛船登月只花了4天,為什么印度卻用了48天,原因正在于此。
雖然在南極地區(qū)著陸有難度,但南極可能是最適合人類登月的地區(qū),因為這里分布著冰,而且常年可見陽光。在這里著陸可以獲得相對充足的生存資源和持續(xù)的供電。
“月船二號”登月示意圖。
和“月船一號”只是軌道器不同,“月船二號”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軌道器、著陸器以及月球車。按照計劃,當進入月球軌道,軌道器會同著陸器分離,之后著陸器會自己尋找合適的著陸點。等到著陸器安全著陸,月球車就會彈出,完成預定的設計任務。如果一切順利,著陸器和月球車將在月球上待兩個星期,而與之分離的軌道器則會繼續(xù)在月球軌道里工作一年。
盡管著陸不成功,“月船二號”卻沒有完全失敗,因為軌道器仍在圍繞月球運行?!霸麓枴睌y帶了13個有效荷載設備,其中8個在軌道器上。這些設備仍可拍攝高分辨率圖片,幫助人類觀察月球表面。失聯的著陸器就是由這些設備發(fā)現的,現在全世界都在等待它們傳回更多的月球數據。
另外值得說的一點是印度航天探測的低成本優(yōu)勢:據披露,“月船二號”的整個預算只有1.44億美元,比美國科幻電影《星際穿越》的預算還低。因此,這次失利對印度長期航天戰(zhàn)略的影響也不會太大。按照計劃,印度將在2022年發(fā)射載人航天飛行器,2023年向金星發(fā)射軌道器。盡管印度的航天水平目前仍在美國、俄羅斯及中國之下,我們仍然要對這樣一個不懈探索的國家保持敬意,畢竟,探月是整個人類共同的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