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將英語詞匯教學與指向思維品質培養(yǎng)有機結合起來,學思并重,有效提高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日常教學中應當著力研究和思考的現(xiàn)實問題。筆者運用音形結合、文本語境、辨析近義、游戲參與等四個記憶法開展詞匯教學,努力踐行“為思而教”的教學理念,推進素質教育下的初中英語詞匯教學。
【關鍵詞】指向思維品質;英語詞匯教學;記憶法
教育部2018頒布的《課程標準》對于思維品質做了如下定義:思維品質是指思維在邏輯性、批判性、創(chuàng)新性等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和水平。思維品質體現(xiàn)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心智特征,在日常教學中,通過培養(yǎng)學生觀察歸納總結問題的能力,并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分析建構新知識,這本身就是一個思考與學習的過程。
詞匯是語言的三要素之一,是語言的基本材料,離開詞匯就無法表達思想,不僅口語交流不順暢,而且由于詞匯障礙,造成閱讀速度放慢,理解準確率降低。在英語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到了初三,高頻詞的拼寫錯誤率較高,學習英語興趣大大降低。針對這一問題,筆者認為,如何將詞匯教學與思維品質結合起來,學思并重,有效提高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這是日常教學中應當著力研究和思考的現(xiàn)實問題。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從以下四方面去尋求破解。
一、音形結合記憶法
詞匯教學實踐中,可以讓學生合理利用圖片記憶一些新單詞。如,在教poster, menu, survey等抽象詞,教師就可以借助生動的圖片,幫助快速理解并且有效記憶單詞。又如,message, advertisement等音節(jié)多且容易遺忘的單詞,也可通過形象的英文廣告和電話留言圖片,幫助學生掌握。在教學中,我們常發(fā)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有些學生還沒有記住單詞的發(fā)音,就忙著記憶拼寫,不關于運用詞音與詞形之間的對應關系來記憶單詞。甚至有一些學生對英語詞匯死記硬背或機械記憶,比較典型的是用標注漢字來所謂的“強記”單詞,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只能短暫記憶,長此以往學生勢必厭倦英語學習,思維品質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在教學過程中,運用音形結合記憶法提高學生思維品質,既要注意單音節(jié)詞和多音節(jié)詞在記憶的差異, 更要注重把這種辦法運用于記憶符合讀音規(guī)律的單詞。具體而言,在記憶單音節(jié)詞時,不僅要注意音與字母的關系,如,nice, ride, like, kite,而且還要注意音與字母組合的關系,比如,day, today, play, may, way。教師尤其要指導學生學會利用這種辦法來進行科學自然拼讀,單詞有序分類,學會舉一反三,做到知其所以然。與記憶單音節(jié)詞匯不同的是,在記憶多音節(jié)詞時,首要劃分音節(jié),然后再利用音與字母的關系、音與字母組合的關系來記憶單詞。如,computer, lawyer, teacher, drawer。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區(qū)分單音節(jié)和多音節(jié)詞匯的基礎上,根據(jù)詞音和詞形之間的對應關系進行分類, 幫助他們通過比較的方式,體會不同組合字母的讀音,進而培養(yǎng)學生在觀察中比較和判斷,自主探究得出正確讀音的思維能力。
二、文本語境記憶法
英語詞匯和漢語詞匯有共同的特點,有時是一詞多義,有時是一詞多類。如,rest,camp等。筆者在閱讀教學中充分利用短文中的句型I had to camp in my car for the rest of the trip. 引導學生通過句子記憶單詞。一方面,引導學生復習這兩個下劃線的單詞之前用法,讓他們觀察上下文,注意舊詞新意,這樣學生就可以在比較中,通過自己高效思維且有趣地記住了詞匯的多種意思。另一方面,要培養(yǎng)學生“詞不離句”的好習慣,注意發(fā)現(xiàn)句子中詞匯之間的相互搭配和用法特點,不要孤立地死記硬背單個簡單而枯燥的單詞。如,單詞“off ”在句子 He got off the bus and found it was hot outside, then he took off his coat. 兩個“off”的意思完全不同。在文本語境中記憶單詞,在聯(lián)系具體語境中記憶單詞,不但有利于學生自主熟練地運用單詞,還可以讓他們舉一反三,將同類單詞廣泛運用于相同或相近的語言環(huán)境中,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因此,把英語詞匯教學與指向思維品質培養(yǎng)有機結合起來,就要求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多教學生組詞造句,創(chuàng)建文本語境,營造語言環(huán)境,朝著“詞不離句、句不離法、法不離文”方向多下功夫、多花氣力。教師只有引導學生不斷思考、加強分析、歸納對比,在傳授教學方法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思維認知發(fā)展水平,將所學單詞用于日常生活、學習環(huán)境中,才能真正掌握一個個具體而生動的詞匯。
三、辨析近義記憶法
如前文所述,英語詞匯中近義詞較多,這是學生熟練掌握詞匯的一個難點。在詞匯教學中,教師要同學生一道共同辨析近義詞產(chǎn)生的原因,并且多從語義、搭配、感情色彩、語言語境等方面探討區(qū)分近義詞的差異,從而幫助學生正確辨析、恰當用詞,把詞匯融入日常的語言運用之中。近義詞和同義詞雖一字之別,意思相近,但意義并非完全等同,甚至在不同語境上表達的意思大相徑庭。有的學生在練習中習慣于用已掌握的同義詞來學習解釋未知的詞匯,從表面上看似乎在走“捷徑”,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積累一定的詞匯量,但由此帶來的問題也容易顯現(xiàn),那就是極易造成濫用同義詞來表達客觀的意思。如,borrow, lend, keep等詞都可以表示“借用”,但這些詞的意義表面上似乎差別不大,但實際上這些詞的意義色彩有很大的不同,最為重要的是隱藏著表達者的不同感情色彩。同理able和capable, permit和allow,指向的意義基本相同,但顯然后者表達時更為內斂和婉轉。這就要求,教師在英語詞匯教學過程中,貫徹指向思維品質培養(yǎng),特別是在近義詞的辨析教學時,要突出提高學生在不同語境甚至是在不同口氣下的辨析能力,準確感知詞匯使用的差異那怕是細微的差異,學會歸納概括詞匯使用規(guī)則,培養(yǎng)思維品質的準確性。
四、游戲參與記憶法
筆者在教學身體部位詞匯時,通過一首From head to Toe 視頻歌曲,首先讓學生聽,之后引導他們學唱這首英文歌曲,第三次讓學生一邊唱一邊指著身體部位記憶單詞來表演。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極大激發(fā)了學生的主動思維和興趣愛好,學生不知不覺在“游戲”中掌握了相關詞匯,而不必要反復帶讀、不斷糾正讀音,教學效果很好。作為初中階段教師,應當緊密結合初中學生的身心特點,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把他們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培養(yǎng)起來、形成習慣。比如,平時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關注點,注意引導他們多收看英語類節(jié)目、學唱英文電影主題歌曲、閱讀英文繪本等,學生從聽不懂然后逐字逐句去學習,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心,把英語詞匯教學與指向思維品質培養(yǎng)有機結合起來,通過英文繪本教學法記憶詞匯,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有關英語國家的文人歷史,而且在還可以聽、說、寫中極大豐富他們的的詞匯量,為學生開展口語交流和英文寫作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引導學生逐漸將興趣轉化為穩(wěn)定的學習動機。
總之,英語詞匯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言,提升語言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福建師范大學黃遠振教授曾指出,“英語應當為思而教”,因為“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不是積累知識,而是學思結合,發(fā)展思維”,“英語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能夠獨立思考的人”,可謂一語中的。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不僅是“為思而教”,而且思維品質是“可教”的,這就需要將英語詞匯教學與指向思維品質培養(yǎng)有機結合起來,通過行之有效的學習活動設計,不斷提升學生思維能力水平,努力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思維品質,進而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教育部2018頒布.課程標準[S].
[2]黃遠振.為思而教[J].課程·教材·教法,2014,4.
[3]李愛云.初中語法教學滲透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J].中小學外語教學, 2017,1.
【作者簡介】徐娟,福建省福州市閩江學院附屬中學一級英語教師,福州市優(yōu)秀班主任,多次獲評優(yōu)秀教師,多篇教學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