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公共政策效果感知與公民的政府信任
        ——基于杭州市公共自行車政策的實證分析

        2019-10-09 06:19:32張熹珂董麗君
        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 2019年5期
        關鍵詞:公共政策信任群體

        □ 張熹珂 董麗君

        前 言

        政府信任是公民與政府在長期互動中逐漸形成的對政府的一種信賴與期待,是衡量政府與公民關系的重要指標。[1]從公共政策中所獲得的信任感已成為地方政府績效合法性的主要來源之一。一方面,地方政府需要執(zhí)行積極有效的公共政策以應對和解決各種日益嚴峻的社會問題,并從公民對于公共政策的效果感知中獲得政府信任。另一方面,隨著信息技術、特別是移動互聯(lián)技術的發(fā)展,公民對公共政策施加影響的方式也更加多元化和信息化,使政府行為受到了更加充分和廣泛的監(jiān)督。在這種背景下,公民與政府間的信任關系必然也會受到公共政策效果感知的影響。

        杭州市的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tǒng)自2008年5月正式投入運營以來,本著“政府引導、公司運作、政策保障、社會參與”的原則,已成功運營10年有余。整個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tǒng)依托城市公交系統(tǒng),構建公交與自行車(B+R)和停車換乘(P+R)組合交通模式,解決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機動性和可達性,最大限度地節(jié)約道路資源、減少環(huán)境污染。相較于國內其他城市,杭州市的公共自行車系統(tǒng)發(fā)展較為成熟,在租賃點設置、車輛投放、車況維護、實時查詢等方面均運行良好,市民在日常出行中對于公共自行車的利用率較高,對于公共自行車政策的效果有著切身體驗和感知,便于我們進行問卷調查。在共享單車異軍突起、色彩紛呈的期間,杭州公共自行車的一抹紅色始終有序發(fā)展,并充分吸收共享單車產業(yè)的相關技術,采用“電子圍欄”技術以實現(xiàn)“無樁化停車”,從而突破了公共自行車的發(fā)展瓶頸。也正是因為如此,杭州公共自行車政策進入了本文的研究視野。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并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輔以結構性訪談,試圖深入了解市民的真實想法,從而探究導致公民對政府信任變化的主導因素。在對數(shù)據(jù)進行研究和分析時,主要采用DID(differences-in-differences)分析方法,即將民眾劃分為直接受益群體和間接受益群體,將政策影響劃分為積極的政策經歷和消極的政策經歷,以研究公共政策效果感知對政府信任的影響,以期探究公共政策效果感知與公民的政府信任之間的關系機制和因果聯(lián)系,并為地方政府更好地從公共政策中獲取民眾信任和支持提供新思路。

        一、理論回顧與文獻綜述

        政府信任是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內容,政治合法性歸根結底來自于民眾的政治支持,政府信任便是政治支持的表現(xiàn)。那么,何為政府信任?政府信任又表現(xiàn)在何種方面?在當前,政府信任所針對的對象又是什么呢?學界一般采取何種方式來測量政府信任呢?學術界對于這些問題仍存在一定分歧。

        西方學界對政府信任的研究由來已久,一般通過測量公眾對于政治系統(tǒng)中不同層級的機構的政府信任作為政治支持的指標。在此領域中,戴維·伊斯頓(David Easton)做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理論建設,他將政治信任劃分為對政治體系中諸如政黨、政府、法院、國會等特定政治機構的信任(Specific Trust)以及對政治體系的普遍信任(Diffuse Trust)。[2]之后,諾里斯(Pippa Norris)和達爾頓(Russell Dalton)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定義了政府信任,將之具體劃分為政治共同體、政治制度、政治原則、政治治理績效和政治權威等不同維度的政治光譜上。[3]在國內,學者普遍將政治信任定義為“在公共政治生活中,公民等行為主體基于直接或間接的關系而對政府所產生的相信、托付和期待、支持等積極性的政治心理,這種政治心理通常體現(xiàn)為肯定性的政治態(tài)度、信念和評價?!盵4]

        在明確了政治信任的定義之后,具體到當前中國的語境中,政治信任所針對的對象又是什么?根據(jù)中國國情,如考察普遍性政府信任(Diffuse Trust),所針對的對象主要是中央和地方的黨政機關和公務員群體等,國內學者將其具體劃分為政權機關、治理機關以及社會機關三種類型,[5],或者歸類為象征性機關以及執(zhí)行性機關等。[6]此外,布魯斯·迪克森(Bruce Dickson)和趙鼎新等學者立足于中國的“黨國體制”這一特殊現(xiàn)象,將公眾對與中國共產黨和中央政府的信任歸納為普遍信任(Diffuse Trust)。[7]本文主要從公共政策入手來研究杭州市民(包括了杭州市戶籍人口與常住人口)對于杭州市政府的政治信任,針對的對象是民眾對于作為地方治理機關的地方政府的信任,因此屬于特定信任(Specific Trust)的范疇。

        那么,具體的公共政策如何影響民眾的政治態(tài)度和政治信任呢?呂曉波將公共政策分為兩個維度的影響:一是從公共政策中直接獲得利益的政策利益(policy benefit)影響,二是政府通過媒體宣傳獲得的政策意識(policy awareness)。[8]因此,公共政策在實施過程中也會產生兩種效應:一種是政策利益感知效應,即受益人直接從公共政策中獲益的感知;另一種是政策意識感知效應,也就是民眾從政策宣傳等途徑所獲得的對政策的感知。學界普遍認為,利己主義是政策利益影響政治態(tài)度和政府信任的核心機制,[9]公共政策的受益者將支持該政策,并因此對政府抱有好感、增加了政府信任。[10]但也有一些研究表明,政策利益并不總是足以塑造政治態(tài)度;[11]針對中國公共政策影響政治信任的基本情況,有學者提出,政策意識感知是形塑政治態(tài)度、提升政府信任的一個重要替代機制,[12]原因在于政府和政治精英可以通過媒體宣傳,讓公民充分了解某一公共政策的成本或效益,形成公民對于政策的偏好。通過媒體宣傳所產生的政策意識感知對于政策的非直接受益人群的影響尤為重要,原因在于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政策的非受益人群主要通過媒體等渠道了解公共政策的相關信息,由此感受到政策對自身可能帶來的預期利益。另一方面,政府作為公共政策的提供主體,使得媒體對特定公共政策的報道更多地強調政策的積極影響。媒體對于杭州公共自行車政策的相關報道即是如此,加之共享單車井噴式發(fā)展所帶來的諸多社會問題,使得杭州公共自行車政策的正面效應更加明顯。媒體信息的一致性加強了公民的支持,并塑造了他們的政府信任。

        學界一般采取何種方式來測量政府信任呢?就普遍性信任而言,隨著民意調查技術的不斷更新,自第三波民主動態(tài)調查起,問卷專設了對普遍性信任的考察題目。相對于特定信任而言,普遍性信任更加難以測量。如李連江認為,政治體系中的政體信任或政治信任是一個較為抽象的、難以測量的概念,而中國的政府間信任出現(xiàn)一種與西方國家截然不同的“央強地弱”的“差序”信任格局。[13]考慮到本文的主要研究對象是地方政府通過實施公共政策來獲得政治信任,在現(xiàn)有的數(shù)據(jù)庫中并沒有專門針對杭州公共自行車政策的考察,因此本文自行設計了調查問卷來考察特定人群的特定支持,并將研究對象劃分為政策受益人群和政策感知人群。

        從現(xiàn)有文獻來看,近年來關于政府信任的相關研究大致分為四個方面:一是公共政策對于構建政府信任的重要作用;寧國良、羅立認為公共政策的公信力是構建政府信任的重要維度。[14]二是公共政策的實施過程與政府信任關系的研究;董安琪認為“在公共政策多中心執(zhí)行模式下,多元主體通過參與公共政策的制定與執(zhí)行實現(xiàn)合作治理?!盵15]三是公共政策對于不同層次政府信任的影響;盧海洋、鄭逸芳和黃靖洋就中國16個城市的實證分析來探討公共政策滿意度與中央政府信任之間的關系。[16]四是政府信任的構建、問題及其策略等關于政府信任理論的研究。國外學者對中國公共政策與政府信任之間的研究大多也是集中在公共政策與中央政府支持之間的關系,但是研究的內容則相對較為細致??藏悹柡吐芬姿?Campbell and Andrea Louise) 認為社會政策對大眾政治態(tài)度的影響是混雜的:即使政策并未提高公民對政權的支持,它也可能增加公民對政府財政義務的期望。[17]針對單一政策而言,皮爾森(Pierson)認為政策利益中的“個人經濟利益”是影響政治態(tài)度的核心機制。[18]迪特拉、加利亞尼和格羅德斯基(Di Tella,Galiani and Schargrodsky)在對阿根廷水資源的一項研究中發(fā)現(xiàn),政府的宣傳比實際效益在塑造大眾的喜好方面有更大的影響。[19]這為我們的理論假設提供了依據(jù)。但從研究方法上來說,上述文獻更多地采用了定性研究的方法,一般從公共政策實施過程和影響角度來考察各級政府政治信任,而忽略了公共政策對提高政府信任的內在運作機制;從研究內容上來說,學者們傾向于研究公共政策的程序、弊端和影響等較為宏觀的方面,對于公共政策的受益主體——公眾的內在效果感知則著墨并不多。因此,本文將通過探索不同群體(直接受益群體和間接感知群體)對于公共政策效果感知的差異,分析影響政府信任的內在機制,以期能夠發(fā)現(xiàn)地方政府在實施公共政策過程中需要完善和調整的方面,從而進一步提高公民對地方政府的支持度和信任度。

        二、研究設計:數(shù)據(jù)來源、變量選取與假設

        在明晰了測量的對象之后,接下來本文分別從數(shù)據(jù)源的選取、變量的設定以及研究假設三方面進行闡述。

        (一)數(shù)據(jù)來源

        在數(shù)據(jù)來源方面,考慮到國內外針對政府信任的研究方式主要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本研究設計專用調查問卷(1)本問卷在網(wǎng)上投放,https://www.wjx.cn/jq/15796990.aspx,投放時間為2017年5-11月,此為根據(jù)預調研問卷修改過的問卷。,在開展實地調研的同時利用“問卷星”平臺在線發(fā)布問卷;線上、線下共回收問卷411份,其中有效問卷為373份。在調查對象的選取上,本問卷調查對象主要為杭州市本地居民(戶籍人口)、游客和杭城的外來工作人員(常住人口)。在確定調查對象的基礎上選取了杭州市三個區(qū)進行調研:上城區(qū)、西湖景區(qū)和濱江區(qū)。上城區(qū)是杭州老城區(qū),區(qū)內居民以本地戶籍人口為主;西湖景區(qū)為外來游客主要觀光游覽地點。濱江區(qū)是杭州高新區(qū)建設的發(fā)源地,是高新技術創(chuàng)新園區(qū)和中小科技型企業(yè)的孵化基地,區(qū)內集中了大量外來工作人員(常住人口)。本文在樣本選擇和問卷填寫的過程中嚴格按照社會科學程序規(guī)范操作。

        (二)變量選取

        結合全文對公共政策與政府信任的理論回顧,我們明確了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是杭州市公共自行車使用者的政策效果感知及其對地方政府的政治信任,將公共政策的感知群體劃分為直接受益群體和間接感知群體。本文將公民的地方政府信任作為因變量。在自變量的選取上,則選取人口學基本變量(控制變量)、直接受益群體效果感知和間接感知群體政策效果感知三類,具體闡述如下:

        1.因變量

        本文將政治信任這一概念轉化為兩個因變量,即真心服務程度信任、政府能力信任。真心服務程度信任這一問題參考自2013年綜合社會調查中考察政府信任所采用的調查問題。由于地方政府的政治支持的來源主要源于其績效合法性,所以對其能力的信任是考察政治信任的主要指標。具體所列變量詳細信息如下:

        表1 政府信任變量及其測量值

        2.自變量

        本研究的自變量為是否使用過公共自行車以及對公共自行車政策的效果感知。本研究首先通過是否使用過公共自行車將調查對象劃分為“直接受益群體”和“間接感知群體”。在考察市民對公共自行車政策效果感知時,針對直接收益群體,分別考察了公共自行車使用經歷的滿意程度和對公共自行車看法兩個變量;而對于間接收益群體,則考察了對公共自行車政策看法這一變量。具體所列變量信息如下:

        表2 政策效果感知變量及其測量值

        3.控制變量

        本研究的控制變量主要參照人口變量學的內容。一般而言,人口變量包括性別、年齡、居住地、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政治興趣等。在這些變量中年齡、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和政治興趣等因素不僅是區(qū)別個體與他人的關鍵,也是影響政治信任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考察公共政策效果感知與政府信任的影響,因此并不具體深究人口變量的影響,將其作為控制變量。

        (三)研究假設

        基于之前的理論回顧與文獻綜述,本文做出如下假設:

        假設1:不同的受益群體擁有不同的效果感知。

        假設2:公共政策的效果感知與政府信任存在正相關關系。

        假設3:間接感知群體的政府信任應該高于直接受益群體的政府信任。

        假設4:政府通過公共政策來獲取市民的政治信任的同時,可能會加大市民對政府服務的需求與期望。

        三、描述統(tǒng)計與模型分析

        (一)描述統(tǒng)計

        如上所述,我們分別將政府信任作為因變量,將人口學變量、不同群體政策效果感知作為自變量,對上述變量指標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

        注:由于“出行滿意程度”這一問卷只有使用過公共自行車的市民才會回答,故表中這一欄各個選項的比例為各選項占使用過公共自行車的258份問卷的比例,其他變量為373份問卷中所占比例;表格為作者根據(jù)問卷數(shù)據(jù)自制。

        (二)模型分析與發(fā)現(xiàn)

        完成了對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描述和測量之后,為了全面探討杭州市民對公共自行車政策的效果感知與政府信任之間的影響,根據(jù)研究策略,分別以真心服務信任、能力信任、公共服務需求作為測量政府信任的因變量,以不同的利益群體的政策態(tài)度、政策滿意度為測量政策效果感知的自變量,同時加入身份、婚姻、性別、年齡、收入與職業(yè)等作為控制變量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進行分析(如表5和表6所示)。經共線性診斷,變量間的VIF值大部分在1-2范圍內(2)在此次共線性診斷中,只有在“間接感知群體”的“婚姻狀況”與“真心服務信任”的線性回歸中出現(xiàn)了VIF=2.017,當VIF值<5時,便不存在共線性問題。,且全部小于5,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因此不存在共線性問題。同時變量間DW統(tǒng)計量(3)DW統(tǒng)計量(Durbin-Waston):判斷數(shù)值之間的序列相關。自相關、是否存在偽回歸。大于2表示自變量自相關。均小于2,因此不存在自變量自相關、偽回歸的現(xiàn)象。

        總體來看,就控制變量而言,除了身份和婚姻狀況對政府信任沒有顯著性影響之外,大部分的控制變量對于政府信任都具有統(tǒng)計顯著性;但是在不同群體的政策效果感知對政府信任的影響中,除了直接受益群體對政府出行方面的需求沒有顯著性之外,其余預測變量對受訪者的政府信任均有顯著影響;但是具體來說,不同群體的政策效果感知表現(xiàn)在政府信任的不同模型上的顯著性又是存在差異的。

        1.直接受益群體的政策效果感知影響政府信任的模型分析

        表5報告了直接受益群體的政策效果感知對政府信任的多元回歸模型統(tǒng)計結果,表中主要報告了回歸系數(shù)(B)、顯著性水平(Significance)和標準誤差(Standard Error)。模型1在檢驗多個控制變量的基礎上,檢驗了政策滿意程度和政策態(tài)度對于政府真心服務信任之間的關系;模型2檢驗了政策滿意度和政策態(tài)度與政府能力信任之間的關系。本研究在解釋相關性的時候,如果B為負值,則意味市民對出行服務的需求是傾向于政府的,反之則是傾向于非政府組織或個人,B的絕對值越大,市民的傾向性越強(此解釋同樣適用于表6)。

        模型1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控制變量除職業(yè)外均沒有對政府真心服務的信任產生顯著影響。從數(shù)據(jù)上看,職業(yè)與政府真心服務信任之間存在著較為顯著影響(p<0.01),為正相關。隨著職業(yè)從學生、上班族、自由職業(yè)者、離退休群體到無業(yè)的分數(shù)增加,市民對政府真心服務信任就會提高30%,即職業(yè)越不穩(wěn)定的群體對政府真心服務信任的程度越高。在預測變量中,市民對政策的滿意程度與真心服務信任之間并不存在顯著性;而市民的政策態(tài)度與真心服務信任之間存在較高的顯著性(p<0.001),即市民對公共自行車政策看法越好,認為政府真心為大眾服務的信任程度越高,也就意味著地方政府可以通過提高受益群體對政策的認同,來提高民眾對政府的真心服務信任。

        模型2檢驗的是政策滿意度和政策態(tài)度對政府能力信任的關系。統(tǒng)計結果顯示,在控制變量中只有職業(yè)對政府能力信任有微弱顯著影響(p<0.05),即職業(yè)越不穩(wěn)定的群體對政府能力的信任程度越高。就預測變量而言,無論是政策的滿意度還是政策態(tài)度都與政府能力信任存在顯著的影響(p<0.001);二者與政府能力信任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即市民的政策滿意程度越高,對政府能力信任程度越高,市民對政策的看法越好,對政府能力的信任程度越高;同時,政策滿意度對政府能力信任的影響程度大于政策態(tài)度對于政府能力信任程度的影響,高了約18個百分比。

        表5 影響政府信任的多元回歸模型(直接受益群體)

        注:1.*表示p小于等于0.05,**表示p小于等于0.01,***表示p小于等于0.001;

        2.參考類別:a為“本地市民”;b為“已婚”;c為“男”;d為“學生”。

        數(shù)據(jù)分析表明,年齡、職業(yè)、政策滿意程度和政策態(tài)度對于政府信任的各個方面都存在不同的影響,年齡的增長加大了市民對政府提供服務的需求;職業(yè)是影響政府信任的主要個人特質,具體表現(xiàn)為,職業(yè)越不穩(wěn)定的群體對政府信任的程度越高。政策滿意度和政策態(tài)度對政府信任有顯著影響,且都是正相關,政策態(tài)度在政府真心信任方面的顯著度大于政策滿意度,政策滿意度在政府能力信任方面的顯著度大于政策態(tài)度。

        2.間接感知群體的政策效果感知與政府信任之間的回歸模型分析

        表6報告了間接感知群體的政策效果感知對政府信任的多元回歸模型統(tǒng)計結果。模型1在檢驗多個控制變量的基礎上,檢驗了政策態(tài)度對于政府真心服務信任之間的關系;模型2檢驗了政策態(tài)度與政府能力信任之間的關系。

        在模型1中,控制變量中除收入以外,其他的變量與政府真心服務信任之間的關系均不存在顯著性。收入與政府真心服務信任之間存在微弱顯著的負相關關系(p<0.05),即隨著市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對政府真心為大眾服務的信任度就會降低。在預測變量上,政策態(tài)度與政府真心服務的信任呈非常顯著的正相關關系(p<0.001),即市民對政策的認同度越高,對政府真心服務的信任也就越高。

        模型2檢驗的是政策態(tài)度與政府能力信任之間的關系。同樣,收入也是影響政府能力信任的一個相關控制變量,收入與政府能力信任呈現(xiàn)出比較顯著的負相關關系(p<0.01),即收入越高的群體對政府能力的信任程度越低。在預測變量上,政策態(tài)度與政府真心服務的信任呈非常顯著的正相關關系(p<0.001),即市民對政策的看法越好,對政府真心服務的信任程度就越高,市民的政策態(tài)度每增加一個分值,對政府真心服務的信任就會增加33%。

        注:1.*表示p小于等于0.05,**表示p小于等于0.01,***表示p小于等于0.001;

        2.參考類別:a為“本地市民”;b為“已婚”;c為“男”;d為“學生”。

        數(shù)據(jù)分析表明,就間接感知群體而言,收入和政治態(tài)度對政府信任都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但是二者的顯著程度和相關方向卻截然相反??傮w來說,政策態(tài)度與政府信任的相關性要明顯高于收入與政府信任的相關性。收入是負相關,政策態(tài)度是正相關,即收入越高,政府信任度越低;政策態(tài)度越好,政府信任度越高。

        3.不同群體政策效果感知與政府信任關系的DID比較

        在分析了直接收益群體、間接感知群體中影響政府信任的線性回歸模型之后,本研究將兩個群體的政策效果感知與政府信任在“真心服務信任”“能力信任”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和顯著性分值進行比較,來探究不同群體在政策效果感知方面對政府信任的不同影響。如下圖7所示:

        表7 不同群體政策效果感知與政府信任關系的比較模型

        注:數(shù)據(jù)來源于表5和表6,下方“NO”表示控制變量與政府信任模型之間不存在顯著關系,*表示二者存在且顯著程度為p小于等于0.05,**表示p小于等于0.01,***表示p小于等于0.001;

        X/X中前者表示直接受益群體顯著關系,后者表示間接感知群體顯著關系。

        數(shù)據(jù)分析表明,不同的受益群體有不同的效果感知,這一點驗證了假設1。在政府能力信任方面,無論是直接受益群體還是間接感知群體在政府信任方面都具有較高的顯著性相關,而且都是正相關關系,這一點驗證了假設2。但是具體而言,直接受益群體與政府真心服務的相關性高于間接受益群體,但是在與政府能力信任的相關性上,間接感知群體的相關性高于直接收益群體,這部分地驗證了假設3。在對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需求上,雖然直接受益群體在“政策態(tài)度”方面與服務需求之間不存在顯著性,但是在“政策滿意度”方面與服務需求之間存在微弱顯著性;間接感知群體政策態(tài)度與政府服務需求有顯著相關,表明間接感知群體在與政府能力需求方面的相關性大于直接受益群體,這也部分驗證了假設3。從問卷答案上看,無論是直接收益群體還是間接感知群體的政策感知,都與“對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需求”有較大的顯著性,表明市民偏向于政府、而非其他組織或者個人提供出行類服務,驗證了假設4。

        四、結論與討論

        本文根據(jù)373份有效調查問卷的數(shù)據(jù),對杭州市民針對公共自行車政策的效果感知與政府信任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已有研究表明,與政策利益相比,政策意識對政府的信任程度影響較高20,本研究再次驗證了這一點。同時發(fā)現(xiàn)年齡、收入和職業(yè)等個人身份特質對政府信任有顯著影響,性別和收入對間接感知群體的政府信任有顯著影響,年齡和職業(yè)對直接受益群體的政府信任有顯著影響;間接感知群體的政策效果感知對政府信任在政府能力信任和服務需求方面的影響明顯高于直接受益群體。

        首先,公民的政府信任與公民的個人特質密切相關。具體來說,有關年齡對政府信任的影響,大部分的研究表明老年人的政府信任要高于年輕人,本研究進一步證實了這一結果,發(fā)現(xiàn)年齡對公眾的信任有重要影響。年齡與公民政府信任的關系與中國的發(fā)展歷程有關。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歷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演變,中老年群體見證了國家經濟發(fā)展的巨大變化,也見證了中國政府帶領人們走向小康社會的各個階段,所以對政府的信任程度較高,同時對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需求也較大。

        除年齡之外,收入和職業(yè)對政府信任的影響則需要做更進一步的區(qū)分。針對杭州公共自行車政策的研究發(fā)現(xiàn),間接感知群體的收入對政府信任呈負相關關系,收入越高的群體對政府的信任程度越低。這一發(fā)現(xiàn)與本文的研究對象有關。在本研究中,收入較高的群體多為公共自行車政策的“間接感知群體”,他們對于公共出行服務的需求較少,日常出行較少依賴公共交通服務體系,對政策感知和使用少,故政府信任程度低。與收入因素密切相關的是職業(yè)因素。本研究發(fā)現(xiàn),職業(yè)是影響直接受益群體政府信任的重要因素。以杭州公共自行車為例,使用頻率最高的群體主要是收入在8000元以下的上班族、學生和家庭主婦等,其職業(yè)和收入均較為不穩(wěn)定,對政府公共政策的需求和依賴程度也較高,所以對政府的信任程度也偏高。針對這一發(fā)現(xiàn),公共自行車在車輛投放和車況維護方面應更多考慮到使用群體的“潮汐式”職業(yè)出行規(guī)律,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

        其次,政策的不同受益群體對政府的信任也千差萬別,政策感知群體的政府信任普遍高于政策受益群體,政府通過公共政策獲取信任時應區(qū)分不同群體,同時應在獲取市民真心服務信任和能力信任方面采取不同的策略。如前文所述,針對杭州公共自行車政策的直接受益群體,影響其政府信任的主要因素就是對政策的滿意程度——即政策的績效水平,公共自行車運行得越好,對政策的滿意度越高,政策效果感知就越強,對政府的信任程度越高。同時,也正是因為直接受益群體的政府信任與政策的績效水平和滿意程度密切相關,任何形式的政策失誤都會降低直接受益群體的政府信任,在這種情況下就要考驗政府的反饋機制和回應能力。因此,針對這部分群體,提升其政府信任的主要途徑就是提升公共政策的績效水平。而針對間接感知群體,其對公共自行車政策的效果感知主要來自于政策宣傳等渠道,且在政府能力信任和政府服務需求方面的顯著性都大于直接受益群體。這說明,相較于“政策利益”“政策意識”在提升政府信任方面有較大的彈性和普適性,能夠得到更好的受益。其原因在于,無論是直接受益群體還是間接感知群體都會受到政策宣傳的影響,積極正面的政策宣傳既可以提高間接感知群體的政府信任,也可以彌補直接受益群體因政策不滿意所降低的政府信任?;谶@一研究發(fā)現(xiàn),本文建議加強對杭州公共自行車政策的積極宣傳和品牌塑造,重視其作為“公共交通服務體系”組成部分的定位與宣導,將杭州的公共自行車打造成為美麗杭城的一張名片。

        最后要說明的是,從公共政策中獲取政府信任雖然是地方政府獲得政府信任的有效方式,但同時也會增加市民對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需求和期望值,原因在于政府在滿足市民期望方面的任何政策失誤,都會降低其政府信任。我們認為,未來的政府信任研究應該繼續(xù)將市民受政策績效影響的主觀心理認知和從媒體宣傳獲得的間接效果感知納入考慮范疇,在未來的研究中,我們也將繼續(xù)探尋地方政府獲取公民信任的可持續(xù)之路。

        猜你喜歡
        公共政策信任群體
        通過自然感染獲得群體免疫有多可怕
        科學大眾(2020年10期)2020-07-24 09:14:12
        “群體失語”需要警惕——“為官不言”也是腐敗
        當代陜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02
        表示信任
        社會轉型時期的大眾傳媒與公共政策
        新聞傳播(2018年10期)2018-08-16 02:09:58
        城市設計中的公共政策偏好理解行為選擇
        江西建材(2018年2期)2018-04-14 08:00:20
        公共政策不能如此勢利
        嚶嚶嚶,人與人的信任在哪里……
        桃之夭夭B(2017年2期)2017-02-24 17:32:43
        從生到死有多遠
        公共政策主導 攜手抗擊慢病
        信任
        亚洲无码a∨在线视频|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费软件|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人妇视频黑白配 | 少妇真人直播免费视频| 天天影视性色香欲综合网|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无码| 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久久久| 亚洲成人免费av影院| 亚洲av永久精品爱情岛论坛| 六月丁香久久| 都市激情亚洲综合一区| 亚洲人成在久久综合网站|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在线| 成人无码h真人在线网站| 一区二区视频资源在线观看|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午夜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81久久免费精品国产色夜| 夜夜躁日日躁狠狠久久av|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a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区|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久久久精品久久波多野结衣av| 久久麻豆精亚洲av品国产精品| 国产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影音先锋男人站| 中文岛国精品亚洲一区| 亚洲长腿丝袜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爽爽久久久久久竹菊| 99精品电影一区二区免费看| av在线网站手机播放|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蜜臀 |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麻豆A啊在线观看| 亚洲岛国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激情人妻在线视频| 九一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