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福軍(北京財貿(mào)職業(yè)學院 北京 101101)
為科學有效地研究優(yōu)秀田徑短跑運動員的技術規(guī)律及技術特點,以2017年國際田聯(lián)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100m生物力學報告為依據(jù),分析世界優(yōu)秀男100m運動員的跑動技術和跑動參數(shù),為進一步提高100m運動成績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jù)。
以2017年倫敦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100m決賽的8名運動員 :GATLIN、COLEMAN、BOLT、BLAKE、SIMBINE、VICAUT、PRESCOD 及 SU(蘇炳添)為研究對象,重點對獎牌獲得者3名運動員進行分析。
本文通過查閱中國知網(wǎng)、國際田聯(lián)官網(wǎng),查閱與100m跑有關的報道、訓練及運動技術分析的相關文章,并對短跑技術的文章進行重點閱讀,為本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jù)。
運用SPSS17.0對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為本研究提供數(shù)據(jù)支撐。
結合數(shù)據(jù)與文獻資料對運動員各環(huán)節(jié)進行邏輯分析,科學有效地分析并解釋運動員的各項指標。
起跑的主要任務是獲得向前的沖力,使身體迅速擺脫靜止狀態(tài),為起跑后的加速跑創(chuàng)造條件。在運動員跑的能力相同的情況下,起跑反應時的長短,直接影響最終的比賽成績,對比賽的結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表1分析美國運動員科爾曼反應時間最短,為0.123毫秒,反應時間最長的我國運動員蘇炳添,為0.224min,其次是牙買加運動員博爾特,為0.183min。雖然博爾特在起跑反應時間上用時較長,但他在后程加速能力突出,尤其是在60m-90m,每10m用時分別為0.85秒、0.86秒和0.86秒。美國運動員COLEMAN在前程顯示了不俗的實力,在10m-50m用時最短,每10m用時分別為1秒、0.9秒、0.88秒、0.87秒,后程的速度保持及沖刺能力與GATLIN和BOLT由一定的差距。我國運動員蘇炳添沒有發(fā)揮出起跑快和前程加速快的優(yōu)勢,速度保持能力較平穩(wěn)。
表1 運動員每10m分段時間
表2 運動員每10m時段排名及位置
從表2可以看出:Coleman從起跑開始至90m一直保持領先優(yōu)勢,在最后10m被Gatlin超越,從每個時段的排名看,Blake在前40m一直保持第2名的優(yōu)勢,在50m后被Gatli超越,且在50m-90m保持第2的位置,最后10m超越同胞Coleman獲得冠軍。世界紀錄保持者牙買加運動員Bolt從起跑至30m排在第6的位置,40m時段躍升至第4位,50m跌至第5位,60米后體現(xiàn)出驚人的后程加速能力,依次躍升至第4,第3,并保持到終點。我國運動員蘇炳添從起跑至60m時段一直排在第7位,70m后被Prescod超越,后程的劣勢顯現(xiàn)出來,最終獲得第8名。
(1)獎牌獲得者起跑階段時間分析。
有相關研究表明運動員在起跑至10m所用的時間與100m成績呈正相關。從表3可以發(fā)現(xiàn) Gatlin和Coleman在起跑出發(fā)至10m的步幅和節(jié)奏有著較大的相似性,時間也相差不大;博爾特由于身高和自身跑動特點,步幅相對兩位美國選手較大,前10m時間也較長,說明他的前程速度要比Gatlin和Coleman慢。
表3 獎牌獲得者起跑階段步長與時間參數(shù)
(2)獎牌獲得者途中跑階段時間分析。
運動員進入途中跑以后,主要任務是迅速達到最高速度,使最高速度保持較長的時間。途中跑是各項跑的全程中距離最長的階段,也是影響運動成績的主要階段。從表4可以看出,Bolt途中跑階段的平均步長為2.69m,明顯比Gatlin和Coleman長,最小的是Coleman,2.35,從步頻來看,Coleman達到 5.0Hz,而 Bolt僅為4.27Hz,步長與步頻的協(xié)調(diào)性可以直接影響運動技術的鞏固程度,片面強調(diào)步長就會降低步頻,片面追求步頻則會影響步長。因此,在訓練中,應根據(jù)個人特點,科學合理的發(fā)展步頻和步長。世界頂級優(yōu)秀的百米運動員的每一個單步時間耗時基本都很短,并且支撐時間和騰空時間的比值基本接近1:1。從緩沖時間和騰空時間來分析,Gatlin的支撐時間和騰空時間較為接近,其次是Coleman,結合步長和步頻分析,Coleman年齡較小,步頻快,在訓練中適當采用加強髖關節(jié)靈活性、前擺速度、加大步長的練習,動作技術改進空間較大,成績提升也較大。
表4 獎牌獲得者途中跑階段步長與步頻參數(shù)
從表5分析,途中跑階段Gatlin和Bolt,最高跑速出現(xiàn)在60-70m階段,其中 Bolt最大為 11.76m/s,Coleman則出現(xiàn)在50-60m階段,與Gatlin相同,為11.63m,說明Coleman最大速度出現(xiàn)過早,導致后程維持速度的能力稍差,這就解釋了Gatlin在最后10m超越Coleman獲得冠軍的原因。
表5 獎牌獲得者途中跑階段相最大速度、最大速度出現(xiàn)階段與步數(shù)
(3)獎牌獲得者終點跑階段時間分析。
表6數(shù)據(jù)是采用最后兩步左右兩側(cè)的平均步長、平均緩沖時間和平均騰空時間,從發(fā)表中可以看出,3名獎牌獲得者在最后兩部都加大了步長,且緩沖時間和騰空時間都比途中跑階段有一定程度的延長,但Coleman的騰空時間竟與Bolt相同,達到0.144s,與途中跑階段的緩沖時間和騰空時間相比,騰空時間明顯延長。
表6 終點跑階段獎牌獲得者后兩步時空參數(shù)
在競技水平和競技能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起跑反應時間仍然是決定比賽結果的關鍵因素,運動員的速度節(jié)奏達到最大速度后,運動員的速度保持能力優(yōu)劣及保持距離長短直接影響比賽成績及結果。
在沖刺階段最后幾步,速度的輕微降低比賽接近尾聲時可能同樣決定比賽勝負。比賽中后期階段達到較高的運行速度并不總是能補償較慢的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