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無戒懼”的狂妄心理。不少領導干部自恃能力強、人脈廣,心無戒懼,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把自己混同于私人老板,將主政地方當成“自留地”。
“與人攀比心有不甘”的失衡心理。一些領導干部具有較高的文化知識和專業(yè)水平,在各自的崗位上都能獨當一面,看到有的老板一擲千金,便心理失衡,認為自己的能力并不比他們差。于是就不擇手段地斂財撈錢,突破紀律底線,甚至以身試法。
“只有天知地知”的僥幸心理。有人自詡高明,以為自己精心設計、反復包裝的違紀違法行為不留痕跡,沒有人能查出來;有人覺得交往的“朋友”講義氣、靠得住,他們不會“出賣自己”。正是由于心存僥幸,這些黨員干部將腐敗動機轉化成了腐敗行為。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貪婪心理。貪婪心理幾乎是一切腐敗分子違紀違法的共有心理特征。具有貪婪心理的人,為了錢財,鋌而走險,采取各種形式,肆意索賄受賄、侵吞公款。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補償心理。這些所謂“能人”在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濫用公權力牟取私利的貪腐行為也隨之而來?!把a償虧欠”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黨性弱化、信仰缺失,漠視紀律規(guī)矩,把個人利益凌駕于黨和人民的利益之上。
(《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