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林 潘熙鑒 劉新穩(wěn) 伍琦 威海霞 劉為勝
摘要:棉花是類似灌木狀農(nóng)耕作物,根系較發(fā)達,人工清除難度大。為提高棉田棉稈人工清除效率,研制出一款簡單高效棉花秸稈起拔器,利用此農(nóng)具可輕松拔除秸稈,減輕棉農(nóng)勞動強度,比鐮刀剁稈方式可以避免棉稈兜對棉田翻耕或者下茬播種的危害。
關鍵詞:棉花;秸稈起拔器;制作;效率
中圖分類號:S562.09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95-3143(2019)04-0016-03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9.04.002
0 ?引言
棉花是類似灌木狀農(nóng)耕作物,根系較發(fā)達。棉花采收結束后,其根系秸稈一時不腐爛而殘留在土壤里,需要人工拔除秸稈,且清除難度大。鄱陽湖植棉區(qū)棉農(nóng)拔除秸稈時多采用手拔棉稈或者用鐮刀剁稈等方式,采用手拔棉稈方式費工費力而且容易傷及棉農(nóng)之手,采用鐮刀剁稈方式雖然除稈輕快、效率高,但是會有小半截棉稈兜樁殘留在棉田,不利于棉田翻耕或者下茬作物播種[1-4]。因此研制高效實用的棉花秸稈起拔器能夠減輕棉農(nóng)的勞動強度,減少棉稈樁對后續(xù)耕種的危害。
目前現(xiàn)有的棉花秸稈起拔器多為固定結構,無法改變其長度,收納保存時會占用較大的空間,且由于V字形刀片為固定結構,使其背面容易與秸稈發(fā)生碰撞,影響工作效率。本項目組研制的起拔器上安裝設有V字形卡扣,通過該卡扣能勾住秸稈,再用力拉扯即可使秸稈脫離土壤。使用棉花秸稈起拔器較用手去拔秸稈的勞動強度小,且無需持續(xù)彎腰,給拔除棉花秸稈帶來了便利。
1 ?棉花秸稈起拔器的制作
1.1 ? 棉花秸稈起拔器的設計
棉花秸稈起拔器包括拉桿和起拔桿,其中起拔桿為一端設有開口的筒狀結構,起拔桿內(nèi)設有滑槽,拉桿伸入滑槽內(nèi)部與起拔桿套接,拉桿與起拔桿是伸縮結構,起拔桿的外表面設有安裝座,安裝座上設有卡扣,通過回力轉軸使卡扣與安裝座轉動連接,卡扣的末端靠近起拔桿為開口設置,卡扣的初始狀態(tài)與起拔桿成30°~ 90°的夾角,安裝座上設有卡扣擋板,用于限制卡扣的轉動角度。
1.2 ? 棉花秸稈起拔器的特征
棉花秸稈起拔器是通過拉桿和起拔桿形成可伸縮結構,能改變棉花秸稈起拔器的長度,便于存放,同時由于卡扣通過回力轉軸連接,使卡扣的背面與秸稈發(fā)生碰撞時向內(nèi)折疊,與秸稈分離之后自動復位。其技術特征如下。
一是滑槽的內(nèi)部設有限位塊,起拔桿的開口處設有限位環(huán),限位環(huán)用于限制限位塊滑出滑槽,防止拉桿和起拔桿之間發(fā)生脫離。
二是限位塊和限位環(huán)上均設有螺紋,限位塊和限位環(huán)螺紋配合,當限位塊與限位環(huán)螺紋連接時,拉桿和起拔桿之間為固定結構,此時可進行作業(yè)。
三是滑槽的底部設有定位環(huán),限位塊與定位環(huán)螺紋配合,當秸稈起拔器收縮時,可將限位塊與定位環(huán)螺紋連接,使拉桿和起拔桿之間的相對位置固定,拉桿不會自動滑出。
四是起拔桿外表面位于安裝座處設有限位槽,安裝座位于限位槽內(nèi)并與限位槽滑動配合,限位槽的開口寬度小于安裝座的寬度,則能調(diào)節(jié)安裝座的高度,即卡扣的高度,以適用于不同的秸稈拔除需求。
五是限位槽的兩側均設有定位凹槽,用于放置定位板,當在位于安裝座上方和下方的定位凹槽均放置定位板時,能固定安裝座的位置,即固定卡扣的高度。
六是起拔桿遠離其開口的表面為球面結構,降低棉花秸稈起拔器在秸稈田中的阻力。
七是拉桿遠離所述起拔桿的一端設有把手,便于人工用手握住棉花秸稈起拔器進行操作,把手的表面設有防滑層,該防滑層可以為橡膠或抹布層。
八是起拔桿的外表面還設有提手,當棉花秸稈起拔器收起時,通過提手能帶走,便于攜帶。
九是通過拉桿和起拔桿形成可伸縮結構,便于存放,同時由于卡扣通過回力轉軸連接,使卡扣的背面與秸稈發(fā)生碰撞時向內(nèi)折疊,定位環(huán)能使拉桿收入起拔桿底部時固定。
2 ?棉花秸稈起拔器制作示意圖
棉花秸稈起拔器制作示意圖如圖1、圖2所示,其中,1為拉桿,2為起拔桿,12為把手,21為安裝座,22為卡扣,23為回力轉軸,24為擋板,25為限位槽,26為定位板,27為限位環(huán),28為定位環(huán),29為滑槽,210為提手。
3 ?棉花秸稈起拔器的應用
通過拉桿和起拔桿形成可伸縮結構,能改變棉花秸稈起拔器的長度,便于存放,同時由于卡扣通過回力轉軸連接,使卡扣的背面與秸稈發(fā)生碰撞時向內(nèi)折疊,定位環(huán)能使拉桿收入起拔桿底部時固定,與秸稈分離之后自動復位,重新正常工作。
參考文獻
[1] 楊磊,陳宜,夏紹南,等. 新常態(tài)下江西省棉花生產(chǎn)的建議和對策[J]. 棉花科學,2015,37(6):3-9.
[2] 趙健斌,陳軍. 棉花把桿機研制[J]. 農(nóng)業(yè)開發(fā)與裝備,2018(7):60-61.
[3] 劉文海,卡瑪爾別克,茹鮮古麗,等. 4MBQ-1.5 型棉花拔稈清膜機存在問題及改進建議[J]. 新疆農(nóng)機化,2006,4(11):25.
[4] 侯五全,安志偉. 豫黃泛區(qū)麥棉套種條件下棉花拔稈時間研究[J]. 棉花科學,2012,34(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