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清
摘 要:古陶瓷修復是文物考古事業(yè)中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作者根據(jù)自己20多年專業(yè)從事古陶瓷修復工作的實踐經(jīng)驗,談幾點怎樣才能搞好該項工作的體會。
關鍵詞:古陶瓷;修復
筆者從事古陶瓷修復工作已經(jīng)20多年了,也修復過不少古陶瓷。現(xiàn)在很多年輕同志對這項工作很感興趣,經(jīng)常來向筆者問一些如何能做好這方面工作的問題?,F(xiàn)根據(jù)筆者多年的工作體會,寫出如下幾點心得,謹供參考。
1 要真正認清古陶瓷修復工作的重要性
當一個人選擇某項事業(yè)時,只有充分認清它的意義和價值,才能激發(fā)出工作的熱情和持久性。在文物考古工作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大量各種各樣的古代陶瓷器。我國是陶瓷生產大國,制陶的歷史有1萬年之久,生產瓷器的時間也有3000多年了。古陶瓷對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進程曾起到過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特別是瓷器是中國人發(fā)明的,我國素有“瓷國”之稱,所以古陶瓷在我國文物考古中的地位和分量都是不言而喻的重要。陶瓷器的弱點是易碎,盡管我們的祖先曾經(jīng)生產過很多陶瓷器,但在歷史的使用和傳承過程中,絕大多數(shù)都已經(jīng)破碎沉埋了。所以我們在田野考古發(fā)掘中,經(jīng)常會出土大量的古陶瓷碎片。為了考古研究,必須對這些殘破的古代陶瓷器進行拼對、粘接、修復成型,以便滿足繪圖、照相和考古研究的需要。如果是用于博物館陳列展覽,則更需要對其進行精修,盡最大努力予以復原,使其重放異彩。因此,古陶瓷修復是文物考古事業(yè)中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之一,且其具有不可替代性。隨著文物考古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這項工作也必將會不斷被加強。所以這項工作是非常有意義的,前途光明,使命神圣,值得我們獻身其中,用畢生的精力去鉆研奮斗。
2 要下大氣力苦練基本功,熟練掌握相關修復技藝
古陶瓷修復是一項要求動手能力很強的技術活,對于初學者來說,一定要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學習培訓。如果光靠個人盲目地瞎摸索是不行的,一是會走彎路,二是走不遠,難提高。總之,要通過拜師學藝或上專業(yè)培訓班等途徑,在專業(yè)老師的系統(tǒng)指導下,學習和掌握古陶瓷修復中的拼對、粘接、補缺、全色、做舊等一系列基本技術要領和準確選用各種粘接劑的知識。然后應扎實苦練,長期實踐才可以出成果。就拿最基礎的拼接成型技術來講,如何將已經(jīng)碎成一堆破片的古陶瓷器準確找出每片的具體位置拼接復原成型并做到不變形,這本身就難度極大。這需要我們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練出特別敏銳的眼力,沒有十年磨一劍的耐心和苦練是不成的。在找出殘片的對應關系編好記號后,還應耐心地逐片清除斷面上的污垢及粘接物,因為稍不干凈就會在拼接修復時產生扭曲變形。做好這些前期工作后,才能進行逐片粘接。要做到每粘接一片固定住,待粘膠凝固來力后才能再粘接下一片,這都考驗我們的耐心,既急不得,也大意不得。在開始動手粘接之前應該認真觀察研究器物的破損情況,是從器物的底部向上粘接,還是從其口沿部向下粘接,都應從總體上把握,考慮清楚才能進行。不能馬虎,不要輕易動手,更不能干到哪里算哪里。在粘接的進程中,除注意精準地粘接好具體的每一片外,還要注意把控好總體走向,要顧全大局。這樣全部粘接工作完成時,才不致于走形甚至是合不了龍。
熟悉各類粘接劑的膠性(主要是粘接力和凝固速度),并能分別熟練地使用它們,也是古陶瓷修復工作中的主要基本功之一。要根據(jù)被修復對象的胎體強度來選用合適的粘接劑,這些都需要在長期的修復實踐工作中不斷摸索和對比才能逐步掌握,做到靈活使用。我們在修復工作中,不管選用什么樣的粘接劑,一定要注意一個原則,即修復要做到是可逆的,不能一次將其修死打死結。這就是文物修復與其他門類修復不同的關鍵點之所在。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各種新型的粘接劑也會不斷涌現(xiàn)出來。這就需要我們經(jīng)常性地加強學習,不斷補充和更新知識,注意把新的科技成果不斷運用到修復工作中。
3 修復古陶瓷要嚴格遵循文物修復的原則來開展工作,修舊如舊
修復古陶瓷時,對殘缺部分的復原性維修,器形、紋飾、釉色或款識等方面都應做到有根據(jù)地修復,不能大而化之隨便改動,更不能想當然地臆造亂添加。要做到這些,古陶瓷修復工作者平時就應認真、系統(tǒng)地學習考古通論和古代陶瓷史,掌握相關歷史背景知識,熟悉各個時代陶瓷器物的造型、胎釉、紋飾、款識諸特點。在具體對某一件器物做修復之前,還應查找資料,做足功課,仔細觀察研究,吃透該器物的名稱、特征和殘缺部分應恢復的準確形狀及質感,然后逐步動手修復,這樣才能做到盡最大可能保持器物原狀的修舊如舊原則。
4 古陶瓷修復工作者還應具備的其他素質
古陶瓷修復雖說是一項技術性工作,但其中充滿了中國古代文化的內涵。因此,要想做好這項工作,還應該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特別是應加強傳統(tǒng)文化及古代文學的修養(yǎng),這樣才能有利于對被修復器物的深層理解。除此之外,還應該加強美學修養(yǎng),特別是應加強美術知識的學習與繪畫訓練,對做好這項工作尤為重要。有了較好的美術功底,在修復古陶瓷時,對于器型特點的總體把握,對各種各類裝飾工藝及紋飾特色和雕塑形象的理解與復原,還有色彩的調配,都會有非常大的幫助作用。
最后,還應該反復強調的是,我們既然選擇了從事古陶瓷修復工作,就必須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和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要有超出常人的毅力與耐心,要能忍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專心致志,忘我投入。同時,從文物考古事業(yè)這盤大棋上看,從事古陶瓷修復工作的人恐怕永遠都是幕后工作者,很難有機會走上前臺出人頭地。因此,我們還要有甘于默默無聞永當配角、勇當無名英雄的奉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