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霞
晚上,女兒已經(jīng)刷過牙了,忽然看到了餐桌上的酸奶,于是小聲向我請求:“媽媽,我可以喝酸奶嗎?”我笑著說:“刷完牙不可以吃東西,更不能喝酸奶啊?!彼龂@了一口氣說:“好吧,聽你的。”看得出來,她的神惰非常失落,就連我接下來讀的繪本故事,她都聽得心不在焉,眼睛還在偷偷瞅酸奶。
說起來,這事也怪我疏忽,本來下樓散步時買了酸奶,說好讓她喝一杯,誰知回來后忙著做家務(wù),然后直接帶她去洗漱了。于是,我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你可以喝酸奶,但必須重新刷牙?!迸畠荷晕ⅹq豫了一下,還是把酸奶喝了,然后乖乖去刷牙了。
說起來,這個小小的妥協(xié)也是一個不斷學(xué)習(xí)的結(jié)果。記得那天我到同事劉姐家串門,發(fā)現(xiàn)她家新添置了一個大魚缸,里面養(yǎng)了不少魚,我知道她一向不喜歡這些,面對我的不解,劉姐沖著正在喂魚的兒子努努嘴:“他一直想養(yǎng)小動物,可是家里空間小,我又不愛養(yǎng),就沒有滿足他的意愿。誰知有一天,人家自己用零花錢買了好幾條魚回來,還說魚不算小動物。我也只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讓他自得其樂吧!父母在孩子面前,本來也要學(xué)會適當(dāng)?shù)耐讌f(xié)……”
湊巧的是,不久后我在圖書館給女兒借書時,看到了一個《狐貍帽子》的故事。故事中小女孩的媽媽也是一個不愛養(yǎng)動物的人,有一天小女孩帶回來一只小狐貍,媽媽打開門的瞬間,小狐貍跳到了女孩的頭上。媽媽沒有責(zé)怪女兒,而是高興地說:“哇!我的寶貝戴了一頂漂亮的狐貍帽子?!卑押偂白兂伞币豁敽偯弊?,是媽媽聰明的讓步,沒有原則的妥協(xié)也許會對孩子造成溺愛,像這樣找到一種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才算得兩全其美。
我想,“狐貍帽子”是一件神奇的禮物,每個媽媽都應(yīng)該給孩子準(zhǔn)備這樣一頂帽子,有了它,孩子的世界更加圓滿,親子關(guān)系也會一直是平等而親密的,就像那只小狐貍身上金燦燦的光一樣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