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玉芳
下面是一些父親和孩子相處時會發(fā)生的情況,
請父親們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填寫。如果實際情況符合下面的描述,請在括號中打“√”。如果您的情況不符合下面的描述,請在括號中打“×”,
(
)您能經(jīng)常跟孩子一起玩耍、溝通。
(
)您能在孩子提出自己的需要時,及時地幫助孩子。
(
)您能及時地發(fā)現(xiàn)孩子的變化。
(
)您能支持和尊重孩子的母親。
(
)您努力成為孩子們的“爸爸朋友”。
以上的問題,如果您都能回答“√”,就說明您已經(jīng)是處在金字塔的最高層,能很好地扮演父親的角色了。
——父親參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網(wǎng)絡(luò)上曾經(jīng)有一個吐槽父愛的段子:“我今天才明白什么叫作‘父愛如山,原來就是指父親就像山一樣,在原地一動也不動?!碑斎贿@只是一個玩笑。父親的愛往往是深沉的、內(nèi)斂的,雖然不易被察覺,但確是至關(guān)重要的。
現(xiàn)代社會在飛速發(fā)展,沉重的生活壓力往往由家中父親一肩扛起,父親會因為工作繁忙而疏于參與孩子的教育。但智慧的祖先就已經(jīng)告訴過我們“子不教,父之過?!弊阋哉f明無論是在古代傳統(tǒng)教育,還是現(xiàn)代教育,父親參與家庭教育是必需的,并且是至關(guān)重要的。如果家庭教育中缺少了父親這一重要角色,會對孩子的發(fā)展帶來負面的影響,所以,父親參與孩子教育的問題需要引起家庭的重視。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教育均不能少,父親和母親的角色同樣重要,各有特點,所以無法相互替代。由于父母性別不同,撫養(yǎng)孩子的方式、與孩子的互動方式都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征。與父親相比,母親會承擔更多照顧、撫養(yǎng)孩子的事物,包括做飯、接送孩子上下學等等。在游戲中,母親與孩子間的交流以靜為主,而父親與孩子間的交流往往以動為主。父親的教育能夠促進孩子增長知識。孩子與媽媽相處的時候,更多涉及日常護理與日常對話,而爸爸更多是陪孩子玩耍、外出,孩子可以學到更豐富的知識。父親的參與能幫助孩子塑造積極的個性。由于母親更關(guān)注孩子的安全和健康,對孩子的限制較多。而父親更可能帶孩子參與具有冒險性的、動手能力較強的活動。研究表明,缺乏父愛的孩子往往意志薄弱、內(nèi)向、不能經(jīng)受挫折。父親可以教會孩子很多東西,包括勇氣、堅強、探險、威嚴等。
父親是男孩學習的榜樣。在父親身上,男孩逐漸學習到男生的待人處事方式以及思維方式,也就是如何做“男子漢”。如果缺乏父親的參與,男孩的行為可能會變得偏女性化。而女孩則可以通過與父親的接觸和交流,了解到異性的特征、懂得如何與異性相處。女孩通過與父母親的相處,慢慢發(fā)現(xiàn)男生與女生的差異、發(fā)現(xiàn)男生的優(yōu)點。同時父親的角色也意味著權(quán)威和監(jiān)督,這有利于減少孩子的不良行為、約束孩子的行為。有研究表明,父親缺失的家庭中,孩子的問題行為、破壞行為更多。例如,當爸爸在場時,孩子會更“乖”、更自覺遵守規(guī)矩;在家里,媽媽們也經(jīng)常跟孩子說:“乖一點哦,否則一會爸爸回來就會知道你又只顧著玩了”。
在心理學上,心理學家拉姆根據(jù)父親參與孩子教育的不同程度提出了父親參與程度的三個方面,分別為相互性、接近性和責任感。
這3個方面對父親的要求越來越高,可以看作一個金字塔。相互性是最基礎(chǔ)的需求;而責任感是最高的需求。
對于父親來講,他的教育觀點(如何看待自己在教養(yǎng)孩子中角色的定位)會影響他們教育孩子的積極性。如果父親認為教養(yǎng)孩子是母親的責任、自己只需要提供良好的物質(zhì)條件就夠了,那么父親容易缺席孩子的教育。父親越看重自己對孩子發(fā)展的重要性,他們參與孩子教育“工作”的積極性就越高。
父親對孩子的需求越敏感,越能及時察覺孩子的需求,就越能滿足孩子的需求。由于不了解孩子的需求,過于遲鈍的父親可能一直不能真正發(fā)揮自己的作用。
例如:若父親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渴望交友,渴望外出,他就能多帶孩子參加一些比賽和活動,抽空與孩子到戶外進行運動。
在婚姻中父親的滿意度和認知也會影響他參與教育的程度和積極性,父親對婚姻越滿意,越可能參與到教養(yǎng)孩子的“工作”中,越愿意花時間與孩子相處和溝通,越可能與母親一起撫養(yǎng)、照顧孩子。與母親相比,父親更容易受到低婚姻滿意度的影響。對母親采說,她們會認為教養(yǎng)孩子是母親的天職。而對于父親來說,他們在教養(yǎng)孩子方面的責任感相對低一些,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
父親需要意識到自己在教育子女中的責任和作用,轉(zhuǎn)變教育觀念
父親應該意識到他參與對孩子成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爸爸們要積極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與孩子保持溝通,擔當起自己的責任。父親切勿以為教育孩子只是母親的責任。當父親的教育觀念改變之后,他們才能主動加入到教育孩子的行列。
關(guān)注孩子的需求,了解孩子的變化,提高自己對孩子需求的敏感性
父親需要關(guān)注孩子的需求,了解孩子的變化,即提高自己對孩子需求的敏感性。與敏感的母親相比,父親就顯得有點“粗線條”。這可能與男女性的行為模式差異有關(guān)。父親可以通過多與孩子一起玩耍、活動,逐漸增加對孩子的了解,拉近與孩子的距離,進而提高自己對孩子需求的敏感性。
維持和諧的婚姻關(guān)系,共同教育孩子由于父親參與程度容易受到婚姻滿意度的影響。父母雙方都有義務(wù)維持和諧的婚姻關(guān)系,學習處理雙方的矛盾與沖突。維護家庭穩(wěn)定,給孩子和睦、溫暖的家庭是每一個丈夫和父親的責任。若父親對婚姻不滿,也不應該將負面情緒遷移到孩子身上,冷落孩子、責罵孩子。而應該跟孩子的母親共同商量,將婚姻和對孩子的教育分開處理,讓孩子有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父親們的參與方式多種多樣,扮演的角色也不盡相同。心理學家總結(jié)了幾種主要的父親參與方式,如交流、教導、監(jiān)督、照看、保護、共同活動、情感支持等。
交流:與孩子進行交流溝通,如與孩子談話、聆聽孩子的傾訴。
教導:給孩子提供教育和指導,如給孩子做示范、鼓勵孩子的興趣愛好、與孩子講道理。
監(jiān)督:監(jiān)督和管理孩子的學習與生活。如關(guān)心孩子的學習情況、了解孩子的朋友。
照看:照看孩子的學習與生活,如照顧生病的孩子、開車接送孩子。
保護:保護孩子的安全,如為孩子提供安全的生活、學習、活動的環(huán)境。
共同活動:與孩子一起做一些事情或參加一些活動,如跟孩子一起玩游戲、旅游、閱讀。
情感支持: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心靈港灣、有力的情感支持,如聆聽孩子的煩惱、幫助孩子調(diào)節(jié)情緒。
母親要意識到父親對孩子成長的重要作用,把父親應該承擔的責任留給他們。有的母親為了體諒丈夫工作辛苦而包攬了所有教育孩子的事情,其實間接地剝奪了父親參與教育孩子的機會,讓父親也忘記了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責任。
母親要為父親參與教育孩子創(chuàng)造機會。與母親相比,父親可能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比較少,母親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增加父親與孩子相處和溝通的時間,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讓父親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來。例如:因為父親加班,原定周末去游樂場的機會泡湯了,母親可以與孩子商量“我們下周再跟爸爸一起去游樂場,這周末媽媽帶你去爸爸公司附近的公園玩,中午跟爸爸一起吃飯,這樣好不好呢?”在體諒父親工作忙碌的同時,也能讓父親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與孩子相處。
母親要給父親和孩子留出“父親專屬時光”,每天或每周留出一個相對固定的時間,讓孩子與父親單獨相處,讓父親承擔教育孩子責任的同時,充分享受與孩子相處的樂趣。例如:在晚飯后,母親負責收拾飯桌和廚房,讓父親與孩子單獨相處,分享當天的見聞、玩游戲、看新聞等等;若父親不能在孩子睡覺前回到家或需出差一段時間,可以讓父親與孩子簡單通個電話,保持聯(lián)系。
愿每一個家庭中的父親都能夠積極參與到孩子的家庭教育中來,讓“父親”不僅是一個稱呼,而是一段幸福、美好的經(jīng)歷,也是成長之路上那一位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