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虎
◇1938年2月,重慶沙坪文化區(qū)自治委員會在重慶大學理學院召開成立大會。圖為理學院
沙磁文化區(qū),是20世紀前期,在重慶沙坪壩和磁器口地區(qū)迅速崛起的中國西部的文化中心。從五四運動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的30年間,沙磁地區(qū)愛國學子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用不畏強暴、前赴后繼的犧牲精神,譜寫出一曲驚天動地的青春壯歌,為人民解放事業(yè)作出了重要貢獻。
五四運動時期,沙磁學子就以“警覺國民、排斥強權、改造社會”為宗旨,成立了川東學生救國團。他們積極組織演講、群眾集會,拍通電、發(fā)傳單,強烈要求懲辦賣國賊,取締賣國和約,捍衛(wèi)國家主權,成為這一偉大反帝愛國運動的熱情參與者。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以星火燎原之勢,為投身反帝愛國運動的沙磁學子照亮了方向。 在早期共產黨員蕭楚女和重慶團地委的領導下,以游曦為代表的廣大青年學生,走在了反帝愛國運動的最前線。
1924年11月,重慶發(fā)生日本商輪拒絕海關檢查,并打傷檢查人員的“德陽丸案”。游曦等青年學生毅然走出校門,以充滿愛國激情的演說來喚起同胞反抗意識。經過以學生為主的重慶各界群眾的數月斗爭,地方軍閥政府不得不撤換重慶海關監(jiān)督,日本也被迫調回駐重慶領事。
1925年,五卅慘案的消息傳至重慶,各界人民群情激憤,再次掀起反帝斗爭浪潮,“重慶青年愛國團”“重慶雪恥團”等組織紛紛成立。游曦與同學們組織愛國宣傳隊,深入鬧市區(qū)向群眾發(fā)表演講,并沿街搜査日貨,當眾焚燒,表達斗爭決心。
沙磁地區(qū)愛國學生運動始終保持著和工人運動、農民運動緊密結合的優(yōu)良傳統(tǒng)。1926年,中共重慶地委派游曦(1925年冬,組織安排游曦到重慶中法學校學習,不久轉為中共黨員。1926年4月,被選為重慶市婦聯宣傳部主任——編者注)帶領李坤泰(即趙一曼)等中法學校的女共青團員,前往磁器口開展工運工作,開辦婦女平民學校,宣講婦女解放,啟發(fā)女工的階級覺悟,并成立了巴蜀地區(qū)第一個女工工會。沙坪壩區(qū)第一名共產黨員喻克由,在同年8月于歌樂山成立中共高店場支部,成為沙磁地區(qū)農民運動和學生運動的領導者。
五四運動伊始,沙磁學子針對日本等帝國主義的侵略和軍閥反動統(tǒng)治,開展了一系列學生運動,有力配合了全國的反帝愛國運動。如1935年北京“一二·九”運動爆發(fā)后,沙磁學子積極響應,紛紛成立救國會,拍快電、散傳單、發(fā)表演講、向當局請愿等。這次歷時兩個多月的愛國學生運動,沉重地打擊了反動當局的囂張氣焰。
◇沙磁區(qū)學生宣傳抗日救亡活動的情景
抗戰(zhàn)時期,一大批大專院校西遷重慶,中央大學、重慶大學、交通大學等22所高校及全國八分之一的大學生,會聚沙坪壩區(qū)這片熱土。各級各類學校驟然猛增,為沙磁學運的蓬勃興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一時期,學??谷站韧龌顒尤缬旰蟠汗S般涌現,運用各種形式開展抗日宣傳和抗戰(zhàn)募捐。如重慶地下學聯發(fā)起成立了“重慶大學文藝研究社”“重慶大學抗敵后援會”等組織,并創(chuàng)辦主要刊登抗日類文章的《重大文藝》;各學聯發(fā)動學生辦壁報、作演講、演戲劇、唱抗日歌曲,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將抗日的火種撒向各大中學校。在黨組織統(tǒng)一安排下,1937年12月、1938年1月和6月,重慶大學地下學聯、四川省教育學院學生救國會先后三次組織農村抗日宣傳隊,深入合川、自貢、雷波、夾江和云南綏江等17個縣,向廣大民眾進行抗日宣傳,省教院師生還向農民傳授生產技術,在沿途城鄉(xiāng)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為加強對沙磁學運的領導,中共中央南方局于1939年8月派青委成員、川東特委青委書記榮高棠兼任沙磁區(qū)委書記。他以學校為重點,將黨組織建設帶入一個蓬勃發(fā)展的新階段。小說《紅巖》中江姐的原型江竹筠烈士,即在這一時期于轄區(qū)回龍壩興隆場中國公學附屬中學,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皖南事變后,沙磁區(qū)地下黨組織在以周恩來為書記的南方局領導下,堅持“三勤”“三化”斗爭策略,將工作重點放在學校。周恩來多次深入重慶大學、南開中學等校發(fā)表演講,同師生暢談抗戰(zhàn)前途和民主問題,給大家以極大的教育和鼓舞,提振了人心及士氣。從抗日戰(zhàn)爭到重慶解放前夕,轄區(qū)黨組織依靠學生救國會、秘密學聯、新民主主義青年社、“六一社”等學運組織和黨的外圍組織,以公開與隱蔽、學校與社會相結合等方式,廣泛聯系學生,放手發(fā)動群眾,團結各種進步力量,確保了沙磁學運始終沿著黨指引的正確方向發(fā)展。
除了開展國統(tǒng)區(qū)學生愛國運動外,《新華日報》還發(fā)表社論,號召大后方大中學校學生,到敵后參加抗日戰(zhàn)爭。1944年5月,在南方局的組織和領導下,中央大學的倉孝和等30多名青年黨員和進步學生響應號召,跋山涉水,奔赴中原解放區(qū),投身抗日前線。
◇1946年1月25日,沙磁區(qū)學生上街游行,慶祝政協(xié)會議開幕
解放戰(zhàn)爭時期,沙磁區(qū)廣大學生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與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開展了多方面的斗爭,并與全國各地學生運動遙相呼應,成為推翻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的第二條戰(zhàn)線之重要組成部分。
抗戰(zhàn)勝利后,為實現全國人民國內和平愿望,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等共產黨人由延安飛抵重慶同國民黨談判,并簽訂了“雙十協(xié)定”。1946年1月10日,政治協(xié)商會議在重慶開幕。在重慶談判和政協(xié)會議期間,重慶學生在中共代表團和南方局的推動與領導下,掀起了民主運動的高潮,形成了廣泛的社會輿論。
1月25日,為促進政協(xié)會議的成功,南方局青年組組織并領導中央大學、重慶大學、四川省教育學院、中央工校等10多所大中學校學生舉行萬人大游行。學生游行隊伍向政協(xié)會議請愿,要求“政治協(xié)商會議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并提出七項國是主張。剛被解除軟禁、以仗義執(zhí)言著稱的重慶大學教授、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也加入到游行的行列中。周恩來代表中共代表團向學生代表講話,表示堅決支持學生的正義要求。
1946年下半年,國民黨公然撕毀停戰(zhàn)協(xié)定和決議,依靠美國支持,大舉進攻中原解放區(qū),內戰(zhàn)全面爆發(fā)。12月24日,北平發(fā)生美軍士兵強奸北大女生沈崇事件,消息傳出后,全國各大中城市學生立即掀起反美抗暴斗爭。
1947年1月3日,“重慶學生抗議美軍暴行聯合會”成立,決定舉行全市學生總罷課,以示聲援。1月6日,舉行了1.5萬多人參加的示威游行,高呼“抗議美軍暴行”“美軍滾出中國”等口號。通過“抗暴”宣傳,向群眾揭露了美蔣勾結的罪行,有力地配合了全國反對美蔣的斗爭。
由于國民黨堅持內戰(zhàn),擴軍備戰(zhàn),濫發(fā)紙幣,導致物價飛漲,民不聊生。寧滬平津學生首先在全國掀起了“反饑餓、反內戰(zhàn)、反迫害”的學生運動。5月20日,南京學生舉行示威游行,被國民黨軍警打傷多人。重慶學生奮起聲援,成立了“重慶市學生反饑餓、反內戰(zhàn)、反迫害聯合委員會”。重大、女師學院等校于24日開始罷課,各校學生決定于6月2日舉行全市學生總罷課和游行示威。國民政府為鎮(zhèn)壓學生運動,布置了一次全國性大逮捕。6月1日凌晨,重慶當局出動大批軍警憲特,分頭逮捕各校學生運動骨干和各界進步人士,共計270余人。“6·1”大逮捕后,重慶一片白色恐怖,反美蔣斗爭活動被迫轉入地下。
1949年2月至4月,在黨組織領導下,重慶爆發(fā)“反饑餓、爭溫飽、爭生存”的大規(guī)模學生運動。3月17日,4000余學生請愿游行。3月27日,上萬名學生在重慶大學運動場舉行“活命營火晚會”。晚會上,“團結就是力量”的歌聲此起彼伏,成為晚會的主旋律。在熱烈的掌聲中,重慶大學運動場被命名為“團結廣場”。
4月1日,國民黨當局在南京屠殺要求接受中共八項和談條件的請愿學生。消息傳來,重慶學生義憤填膺。4月15日,全市42所學校的80余名代表在正陽學院開會,成立了“重慶市學生爭生存聯合會”,號召學生總罷課。同時,決定在4月21日舉行全市學生大游行,報名參加游行的大中學校和學生分別占全市學校和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一和80%以上。當重慶黨組織得悉敵人將要鎮(zhèn)壓的消息后,說服學生改變游行方式,將集中的全市大游行改為分區(qū)或校內游行集會。21日,沙磁區(qū)、江北盤溪、南岸海棠溪和許多學校內,在敵人重重警戒下分別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
重慶“4·21”學生運動,是重慶解放前夕舉行的最后一次大規(guī)模的學生運動。這次運動,廣泛動員了群眾,涌現了大批積極分子,為迎接解放、保護城市作了思想準備。
◇沙磁區(qū)地下黨勝利會師的“春暉堂”
在艱苦卓絕的學運斗爭中,一大批優(yōu)秀的共產黨員、學運骨干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yè),將生死置之度外,與敵人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中共沙磁學運特支書記劉國鋕、委員張國維,學運骨干張現華、黃細亞(女)、陳堯倫、聶晶等先后被捕入獄。他們面對毒刑拷打,始終堅貞不屈,成為后人敬仰的紅巖英烈。
1949年11月30日凌晨,解放重慶的二野三兵團11軍先鋒團部隊沿成渝公路挺進,一邊追殲逃敵,一邊在新橋街上布置崗哨、警戒。在黎明晨曦中,坐落在今天的新橋醫(yī)院對面山坡上,作為我黨“據點”和劉國鋕烈士從事革命活動的重慶適存高等商業(yè)學校里,一面鮮紅的五星紅旗正迎著朝陽冉冉升起。這是沙磁大地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昭示著經歷了近百年苦難和斗爭的沙磁人民,終于迎來了新生。
12月21日,沙磁區(qū)各校地下黨員、地下黨外圍組織地下社社員300多人在樹人小學“春暉堂”舉行勝利大會師,為沙磁區(qū)地下黨學運工作劃了一個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