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榮
在閱讀課中,我們過多關(guān)注了內(nèi)容的理解和情感的體會,而對于文章表達方法的使用、語言的訓練卻極少予以關(guān)注。教師只有理順讀和寫的關(guān)系,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讀寫的訓練,將訓練真正落到實處,才能提高學生讀寫能力。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進行讀寫結(jié)合的教學,使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學到的基礎(chǔ)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運用到作文教學中去。同時,在作文中形成的知識技能,也能促進閱讀教學。這樣,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語文水平的提高。
怎樣在課堂上緊抓讀寫結(jié)合,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呢?在教學實踐中。我體會到充分利用文本資源,以隨文練筆的形式緊抓讀寫結(jié)合,是提高語文課堂效率的一條有效途徑。
在六年級上冊《窮人》一文中,作者對桑娜的心理描寫極為細致。在教學這一段時,我讓學生細細地品讀,模仿著寫一段自己的心理活動,有一個同學這樣寫道:“周末的一天,我獨自在家翻看書桌上的書,一不小心,把書桌上媽媽心愛的花瓶推倒在地,只聽嘩啦一聲,緊接著花瓶的碎片賤得滿地都是。我臉色蒼白,神情激動,我忐忑不安地想:‘媽媽會說什么呢?這個花瓶可是她花大價錢買來的,我怎么給她打碎了呢?我該怎么跟她說呢?她會揍我的……嗯……揍我一頓也好,我自作自受。”這樣一來,學生真正體會作者抓住人物的心理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特點的方法。
《地震中的父與子》中有這樣一段話:“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苯虒W這一段時,在讓學生認真品讀這句話后,問學生:“你在這些表示時間的詞里面感受到了什么?”學生說:“感受到了時間的漫長。”我再問:“如果寫成‘挖了整整36個小時,不是顯得時間更長嗎?”學生說:“那會感覺時間一下子就過去了?!蔽医又鴨枺骸澳銈冇羞^覺得時間過得特別慢的時候嗎?用一句話來描述一下?!蓖瑢W們有的說:“天黑了,我一個人在家,心里很害怕,1小時,2小時,3小時,媽媽怎么還不回來?”還有的說:“在學校秋季運動會上,我參加了200米跑步,30米,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p>
因此,在閱讀教學中首先應(yīng)注重引導學生分析、欣賞、學習好句、重點句。當學生閱讀達到高潮時,再調(diào)動他們寫作的積極性,讀中仿寫,讀后學寫,使學生樂寫、易寫,使學生動口動手,養(yǎng)成了讀寫的習慣。
在學生理解、領(lǐng)悟課文內(nèi)容和語言之后,讓他們運用學到的某種語言形式,去轉(zhuǎn)換、豐富、發(fā)展課文內(nèi)容,通過練筆的方式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地去感受、理解、欣賞,進而評價文本。
1.依照文本創(chuàng)編故事,改寫情節(jié)
《去年的樹》說的是樹被砍了,鳥兒四處尋找。還可以想象成這樣一種可能:樹仍舊在那里,鳥兒卻沒有如約回來,樹便開始了更加漫長的等待,它多方打聽鳥兒的消息,時時為鳥兒的安全擔心,最后……啟發(fā)孩子們從這個角度想象一下,也許一篇新的童話佳作就會誕生。
2.文本留白處補寫
學習《凡卡》后,讓學生想象凡卡把信投進郵箱后會發(fā)生什么事情,進行補寫練習。教學《窮人》后,可以引導學生續(xù)寫桑娜一家收養(yǎng)了西蒙家的兩個孩子之后的生活。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和創(chuàng)造,把握故事情節(jié)的主線,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進行續(xù)寫。
3.變換形式練習寫
(1)改變?nèi)朔Q。可以把課文里面的人稱加以轉(zhuǎn)變,第一人稱可以改變?yōu)榈谌朔Q,或者相反?!缎滦筒AА芬晃慕榻B了五種新型玻璃,我就請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一種新型玻璃,用第一人稱來介紹自己的特點和作用。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使一篇枯燥乏味的說明文變得有趣味,而且鍛煉了學生口頭表達的能力。
(2)改變體裁。變換文體寫的方式很多,可以將古詩改寫,特別是詩歌與記敘文、童話等文體進行互換。可以讓學生把《伯牙絕弦》《學弈》等古文譯成短小精悍的故事,為《頤和園》寫一段導游詞。這種練筆是建立在讀通文本、領(lǐng)會大意、感悟文章主旨的基礎(chǔ)上,既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又可以訓練寫作,真正做到讀寫結(jié)合。
讀寫結(jié)合不是盲目而為,而是水到渠成,經(jīng)過長期訓練,學生的頭腦越用越靈活,手越寫越會寫。學生在個體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在感悟和思考的基礎(chǔ)上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有效地提高了學生語文運用能力,使語文教學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