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
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常而言,教學目標即“以什么方式,做什么活動,以達到什么目的”。(葛炳芳,2015:23)它是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和預期達成的結果,也是所有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最終歸宿,具有導向和評價的雙重功能,教學是否最終有效達成取決于教學目標是否實現(xiàn)。
教學目標是整體課程目標的一個具體實施環(huán)節(jié)。根據(jù)2017版新課程標準中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與課程目標規(guī)定,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是英語四大核心素養(yǎng)之一。一個人的思維品質決定了個人素質的高低和能力的強弱,以及看問題的科學性與否,對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江金菊,2015)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顯得極為重要。思維品質是指在邏輯性,批判性和創(chuàng)新性等方面所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和水平。這一要求體現(xiàn)的是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心智特征,旨在使學生養(yǎng)成觀察認知世界及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從心理學認知角度來看,思維品質的發(fā)展是一個從低階到高階,由淺入深,由簡入繁的提升過程。新課標中明確地將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分為三個等級,也是完全遵循思維品質發(fā)展規(guī)律的。(新課標,2017:119)思維品質的養(yǎng)成是以基本認知為基礎,從簡單的信息處理到復雜新問題的解決。只有教師具備思維品質的意識,才能在課堂教學中凸顯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有效地學以致用,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而這一教學效果的達成與否,離不開一個正確的教學目標定位。
筆者最近接觸到了一堂課,深有感觸,認為這堂課教學目標的定位就相當能凸顯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呈現(xiàn)了一個由低階思維品質像高階思維品質發(fā)展的過程。課例取材于新課標book3 unit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1:Before reading,Ss can predict the content through the title and pictures;
2:During reading,Ss can find out the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festivals in the text;
3:After reading,Ss can comp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 among some festivals through scanning and discussion.
4:After reading,Ss can analyze the structure and follow it to write“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s in your mind?”
筆者認為,這一教學目標的書寫沒有機械地照搬三維目標框架,但是符合認知規(guī)律,從信息低階輸入到信息高階輸出,循序漸進。首先,讀前的預測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從標題開始,借助課文中的圖片,通過信息的視覺輸入,使學生對文章主要內(nèi)容進行大致的猜測。預測這一環(huán)節(jié)有助于引導學生積極閱讀課文以求證猜測,為進一步的思維品質訓練做好準備。
教學目標第二步的設定涉及文本信息的獲知和提取。老師在具體教學中采用了全篇文章的思維導圖來提取文章信息,為下一步的信息整合做足信息輸入。課文的思維導圖如下:
通過整體閱讀和思維導圖的幫助,學生對文章主要內(nèi)容和結構一目了然,集中文中各種零散信息,把握文章全局。為了強化學生對各種節(jié)日的認知,設置了一個“guessing”的游戲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根據(jù)描述猜出相應的節(jié)日,并在此基礎上學會判斷真實性與否。
教學目標第三步,要求學生能夠歸納比較各種節(jié)日的異同。教學活動設計了一個課堂小組討論,“Compare the festivals of the dead in Mexico,Japan and China”,鍛煉學生對信息的綜合歸納能力,同時又讓學生有發(fā)揮的余地,激活對中國festivals of the dead的印象,并從中找出異同,形成自己的觀點。有的學生甚至提出“Although the festivals are different form each other,we should respect them.”學生在提取和整合信息的過程中,不但認識了節(jié)日文化差異,而且形成了“尊重”文化差異的正確價值觀,潛移默化地鍛煉了思維品質。
教學目標第四步,要求學生歸納說明文的結構,以讀促寫。學生在閱讀基礎上,分析說明文的三要素,“what,why and how”,然后采用和文章一樣的“總-分-總”結構來介紹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該設計符合思維品質三級要求中培養(yǎng)學生歸納規(guī)律和解決新問題的表述。
本堂課的教學目標凸顯了對學生思維品質的逐步培養(yǎng),實現(xiàn)了讓學生思維從低階的信息提取到高階的價值觀形成和解決新問題的發(fā)展,符合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要求,利于學生思維品質的養(yǎng)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