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禾
故事發(fā)生在2004年2月22日,其時,現(xiàn)任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政委的吳榮輝同志擔任支隊直屬大隊(簡稱110)二中隊的隊長。
這時,正是農(nóng)歷二月初三,天氣還很冷。春寒料峭,冬天剛過,春回大地,但在漳州人的感覺中,天氣比冬天還要冷,這種冷是透心的冷,讓人深切地感覺到“倒春寒”的滋味。這種時候,人們大都在被里享溫暖。
然而,這個時候,有一支隊伍正在寒冷的大街上巡邏,守護夜漳州的,正是吳榮輝帶領的“漳州110”第二中隊的同志們。
天氣是寒冷的,下半夜時分,更是冷氣逼人。但二中隊同志們的心是熱的,為了家鄉(xiāng)的平安,冷算得了什么呢?
這時,吳榮輝身上的對講機響了。指揮中心要求611梯隊到新華西內(nèi)街出警。原來,有群眾經(jīng)過新華西路與平等路交叉口時,看到幾個男子正在撬平等路一家煙草店店面的卷簾門。
接到出警的命令和警情,吳榮輝的第一個感覺是氣憤,這也太猖獗了吧?非把這伙猖狂的盜賊捉拿歸案不可!他情不自禁地催了催警車的油門,隊員們也紛紛駕駛警車向案發(fā)點靠攏。然而,吳榮輝很快就冷靜了下來。
平時的積累,他對市區(qū)的大街小巷十分熟悉,此時一幅發(fā)案地點及其周邊的街道分布圖在他的腦海里出現(xiàn):
從中山公園門口,朝東走,第一個路口是北京路,再往東走,下一個路口就是平等路,繼續(xù)往東,是文昌門。平等路往北,是勝利路漳州賓館。案件發(fā)生地,正是在平等路到勝利路之間。
這是他在路上的腦海里出現(xiàn)的畫面。吳榮輝漳州生漳州長,特別是入伍十年來,他對家鄉(xiāng)的街道再熟悉不過了。
此時的吳榮輝多了一個心眼:案發(fā)地四通八達,嫌疑人逃竄的話,很難把他們?nèi)孔プ?。他沒有命令他的隊員行動,他讓611、612、613、614等梯隊分別趕到中山公園、漳州賓館、文昌門、北京路路口,對撬門中心點形成一個包圍圈。同時,他和內(nèi)勤蔡思超將616車開到文昌門附近,叫一輛出租車,開往案發(fā)點,作一次實地偵察。果然,他們發(fā)現(xiàn)新華西路口就有一個男子,東張西望,手里還拿著手機。吳榮輝斷定,這就是作案團伙的放風人。吳榮輝和蔡思超的出租車經(jīng)過煙草店面時,嫌疑人還在撬門,人數(shù)共有4人。
了解了實情,吳榮輝拿起對講機,一聲令下,各梯隊迅速包抄,四部警車同時封鎖所有可能逃竄的路口,10個民警直接逼近案發(fā)點,四個嫌疑人同時落網(wǎng)。
這次行動還有一個意外的收獲:同時抓到進入包圍圈的另外兩個在沿街店面門口盜竊路牙石鐵架的小賊。
在收隊的路上,30歲的中隊長吳榮輝笑了。清晨,天氣依然很冷,但勝利的喜悅讓吳榮輝的心里暖洋洋。
這時,吳榮輝的耳邊響起了祖母常說的一句話:“入公門,好積德。”他在心里默默地對祖母說,“阿嬤(祖母),我又積了一次德。”
是的,作為“110”民警,作為“人民的保護神”,抓捕犯罪嫌疑人,保一方平安,就是積德。
吳榮輝出生在一個鐵匠之家,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打鐵匠人。按過去的說法,是標準的工人階級。
“打鐵還需自身硬?!薄@是習近平總書記從“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角度向我們提出的嚴格要求,寄托了他對于提高全黨素質(zhì)的殷切希望。在學習習總書記的這句話時,吳榮輝總是想到他的祖父和父親,他們是正直本分的工人,靠辛勤勞動和過硬功夫吃飯,信守良心,與人為善。祖母的這句話道出了一個工人家庭對黨對國家對社會主義社會的充分信任,“入公門”就是為國家為政府辦事,“好積德”的“好”字,有兩個意思:一是“可以”,也就是說,你身在國家部門,就更有機會為國家做事;二是“好好工作的意思”,這是從主觀層面上,對自己提出要求。我是“人民的110”中的一員,為人民服務。保一方平安,就是“積德”,積大德。
吳榮輝低著看了看自己的警服,又笑了一下。
今天是2月22日,29歲的生日剛過了幾天。他生于1975年的2月,1994年從福建省體育運動學校畢業(yè)的時候,他19歲,正好漳州市公安局到學校招人,經(jīng)過考試,他被告錄取了。
吳榮輝又情不自禁地笑了笑,一入伍,他就成為“漳州110”的一個成員。這也許是緣分吧,他與110有緣。他到110,先當民警,勤勤懇懇,認認真真;四年后,也就是1998年,提警長;2000年,提副中隊長,兩年后,任中隊長;又兩年——2004年,任副大隊長;2007年任大隊教導員,2012年調(diào)任漳州市公安局薌城分局副局長;2016年9月提調(diào)任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政委,分管直屬大隊,也就是人們熟悉的“漳州110”。
在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吳榮輝說,110像一所學校,我19歲入伍,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教育、培養(yǎng)下,在同事們的支持幫助下不斷成長,在打擊犯罪的過程中自己的人生也得到升華。他由衷地說,沒有黨的教育,沒有同志們的幫助,就沒有我吳榮輝的今天。
在回顧自己在110工作的歷程中,有幾件事情,讓他終生難忘。
第一件事情,大約是2000年的一天,一位老奶奶拿錢要給李鐵軍(當時110的大隊長),說,這是她平時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錢,給110買裝備。李隊長當然不會收,但她一定要給,說,你們一心為老百姓辦事,沒好裝備不行,這錢多少能幫一點,收下吧。
事情還得從前一天說起。
一天前,一個冬天的清晨,她在南門溪邊洗衣,聽聞有小孩子落水,卻一直找不到,就報警。其時,吳榮輝正與他的戰(zhàn)友們在街上巡邏,接警后立即趕到現(xiàn)場。他們發(fā)現(xiàn),溪邊的群眾,分兩攤,一攤?cè)嗽谙厪埻?,一攤?cè)藝粚δ贻p的夫婦,不停地勸說。原來,這對夫婦正是落水小孩的父母,他們執(zhí)意要下水去救孩子??墒切『⒙渌呀?jīng)快2個小時了,顯然是救不過來,好心的群眾拉住這對不幸的父母不停地勸說,又拉又勸,又勸又拉。看到這種情況,吳榮輝當即決定自己下水去找小孩。他迅速卸下裝備,脫得只剩下一條短褲,一陣江風吹來,渾身打了個冷顫。那可是冬天啊,顯然,溪里的水比岸上的風更冷,但他還是跳入水中。他潛到水底,沒找著,上岸,再下水找,反復三次,終于找到了溺水的孩子。他明知孩子已經(jīng)沒了生命的體征,為了安慰孩子的父母,讓他們有心理上的緩沖,他還是為孩子做了急救,并通知120。他希望,時間能讓這對不幸的父母的情緒有所緩和。
在下水之前,老奶奶對吳榮輝說,先往水里扔一塊石頭,再下水。他笑了笑。他是漳州人,知道這是本地一種迷信的說法,扔了石頭,水鬼就跟著石頭跑,不會找你麻煩了。吳榮輝體會到老奶奶的一片好心。啊,人民心里愛護著自己的警察。人民警察愛人民,人民也時時愛著自己的警察啊。
沒想到,第二天,老奶奶來找上門來了,還帶了自己的積蓄,要獻給110買裝備!她說,我們每個人都為自己的孩子著想,警察也是人,也是別人家的孩子啊!吳榮輝說,“當我聽到老奶奶的這句話時,我的血一下涌了上來,平生第一次體會到‘熱血沸騰。只要我們真心為老百姓辦事,百姓永遠把我們記在心里,他們會像愛自己的孩子 一樣地愛護我們!”
這件事情,其實還有一個小插曲,在吳榮輝下水救人時,他的母親也在岸邊,她親眼看到自己的孩子幾次冒險下水,作為母親,有誰會體會到她此時的揪心啊!可她沒說,她就是用她那天下母親最寬大的胸懷,默默地支持著兒子的工作!
第二件事情。有一次,吳榮輝接到報警,說虎爬嶺發(fā)生搶劫案,有人受傷。當他趕到現(xiàn)場時,發(fā)現(xiàn)一個中年男子,靠著一棵樹干,坐在地上,他的身下是一大灘血。血流在地上,有的已經(jīng)結(jié)成小血塊了。那男子臉色蒼白,微張著嘴,已經(jīng)說不出話來了。救人要緊,吳榮輝二話沒說,抱起那男子就跑,上了車,以最快的速度沖向市醫(yī)院。在這緊要的關頭,時間就是生命!當時是雨后,車過東坂后時,由于速度快,在一路坑中濺起水花,把路邊一個人的衣服弄臟了,那人不依不饒,破口大罵。要是平時,他會停下車來道歉,但此時,救人要緊,車速不減,由他罵去吧。
過后,吳榮輝愛人在浸洗他的衣服時,發(fā)現(xiàn)水全是紅的,大驚失色,以為他在執(zhí)勤中受傷了。抓住他說,傷哪里、傷哪里,怎么不說,上醫(yī)院了嗎?吳榮輝笑著說,那是當事人的血。并說了救人的情況,她這才放下心來。從這里,吳榮輝深切地體會到,“我們的工作是有危險性的,家人時時提著心,為我們擔驚受怕。正像一首歌唱的,‘軍功章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這一輩子,還有一件事情,讓吳榮輝不能忘懷的,那就是1999年的10月10日,在薌城公安分局,他入黨轉(zhuǎn)正時的情形,他剛出差回來,風塵仆仆,面對著莊嚴的黨旗,面對著黨支部的委員們,手捧著申請書,念著早已寫好的稿子,激動得雙手發(fā)抖。
從1999年到現(xiàn)在,吳榮輝已有20年的黨齡了。共產(chǎn)黨員吳榮輝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做“人民的保護神”。
生活中的吳榮輝為人低調(diào)。他說,平淡是他的追求。好好上班,把家庭安排好。全家人一起吃飯,時不時陪父親喝點小酒,這就是幸福。
說起15年前那場成功的抓捕行動,吳榮輝微微一笑,說,“那其實沒什么好說的,只要情況熟悉,有責任心,誰都能做到,而且會做得比我更好。”